接下来又接连出场了十几个人。
每一个人都抓住李飞这个痛点,将诸葛亮说的哑口无言。
反正你无论说什么。
我就是一句话,李飞说的。
无论你说什么。
你当初也败在了李飞的手上。
无论你说什么。
你所有在乎的一切在李飞的面前都不过是跳梁小丑。
让诸葛亮恨的发狂,可惜又没有任何的办法,
好在关键的时候黄盖出来给他解围了。
如果再不出来。
他怀疑诸葛亮都要被气死了,甚至可能永远不再进入江东。
作为一个孙家的老人。
自然是不希望自己主公,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落在别人的手上。
所以他也是坚定的主战派。
而现在,无论是想要坚定孙权抗曹的心。
也或者,联合抗曹。
都需要借助刘备和诸葛亮的力量。
自然不能够看到他一直在这里羞辱。
所以当场直接跳出来。
“尔等舌战,可以休矣。”
然后对对着满朝的文武,又是一顿指责。
随后便把他带去见孙权。
与原著中一样。
只不过这次不再是鲁肃带着他。
而是黄盖。
同样是要他说不要说曹操兵多将广的事情。
最好能够低调一点。
但是诸葛亮却反其道而行。
直接就爆出了曹操现在手下的兵力不下200万。
并且还举出了例子。
中原大战之前。
曹操就有兖州兵马22万。
破曹操之后得到他手下的兵马五六十万。
破荆州,一兵未发得到了荆州水陆大军共计33万。
三年修养的时间。
再次招募兵勇83万,
综上所述,曹操手下的兵力不下于200万。
哪怕去除一些老弱病残。
曹操手下的兵力也不下于150万。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兵马的数字会越来越多。
直接就把孙权吓得一愣一愣的。
而到了这个时候,诸葛亮还不罢休?。
还把曹操手下的文武大将一个一一点了名。
什么上将千员,谋士如雨之类的。
看到旁边的黄盖,心中狠狠的一跳。
哪怕到了现在
诸葛亮还是不罢休。
甚至一一为他们点名。
比如说,战将之中,比较牛逼的曹仁曹洪兄弟,夏侯兄弟,许褚典韦李典乐进张辽张和徐晃..........数不胜数。
谋士里面更不用说。
就单单是一个李飞,就足以是整个天下人压在心中的一块巨石。
一块无法逾越的高山。
而这还没有完。
诸葛亮甚至主动说出了江夏城是如何破的?。
李飞借助天雷之力,一到天雷直接炸开了城门。
差点没有把孙权给吓死。
而这正是诸葛亮的计谋。
用激将法来激对方。
甚至不用对方开口,就直接说这场战争没办法打。
最好的办法就是立马投降。
其他的东西想都不要想。
果然,一切都跟诸葛亮想的一模一样。
当他劝孙权投降的时候。
孙权却反问他,刘备为什么不投降?。
而他就说,刘备乃是末路英雄,汉室后裔,天下任何人都会投降,但是他主攻绝对不会投降。
一句话,就直接把孙权说的远远不如刘备。
差点没有气的孙权吐血。
没想到他堂堂孙权连一个织席贩履之辈,也是不如。
这怎能让他不怒?。
而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诸葛亮再次发挥出他三寸不烂之舌,
反正只要不遇到李飞,其他的一些人他都丝毫不放在眼里。
一番激将法,成功的把孙权激的暴跳如雷。
势杀曹操。
...............
事情是这样的。
诸葛亮见到了孙权之后,先是一番夸赞对方的实力。
大肆的贬低孙权。
让孙权暴跳如雷,心中已经已经有了投降的打算。
就在此时,鲁肃奉了周瑜的命令,前来谈论合作的事情。
其实孙权不知道的是。
诸葛亮先来见孙权,之前先去见了周瑜。
毕竟他要进入江东,首先就要经过周瑜的防线。
自然要面见周瑜了。
二人也成功达成了合作。
但是,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那就是这孙权了。
而二人一合计。
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这也是鲁肃为什么会到现在出现的原因。
就是想过来配合诸葛亮一起来刺激孙权。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现在的孙权可不比原著的孙权。
原著的孙权有着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的本事。
可是现在的孙权,周瑜跟他彻底的决裂。
张昭更是带投大哥。
每天在他的耳中忽悠着投降的事情。
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想法。
当然,这都是鲁肃周瑜和诸葛亮三人心中对孙权的评价。
其实孙权心中也想打。
可是他们不知道啊!
毕竟每天跟一群想要投降的人在一起,换谁来谁不慌啊?
所以这也有了这一场戏。
就在孙权准备拂袖而去的时候。
一旁早已等待多时的鲁肃从旁边走了出来。
对着诸葛亮怒吼道。
“孔明,你是来羞辱我们江东的吗?”
虽说现在鲁肃已经跟了周瑜,不再是孙权的手下。
可是说到底还是江东之人。
而且孙权是他的故主,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感情的。
“子敬何出此言?”
孔明假装大吃一惊的说道。
“如果你不是来羞辱我们江东的,今日为何要对吴侯这般........”
鲁肃的话没有说完,但诸葛亮已经知道他的意思,顿时恍然大悟,
“子敬误会了,我早有破敌之策,可是吴候不问我也没有办法。”
诸葛亮假装无辜的说道,
“哦,有何计策?”
鲁肃连忙追问。
和一旁准备拂袖而去的孙权在听到这句话之后,也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
“我有上下两计,定然可以保江东无忧。”
诸葛亮淡淡地说道。
“什么计策?”
鲁肃深吸了一口气问道。
旁边的孙权更是恨不得直接将耳朵都竖起来。
只听诸葛亮不咸不淡的道。
“这下策吗?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亦不须求和;只须遣一介之使,快马送两个人到曹操大营。”
“曹操一得此二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