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天,姜沐都在家里刺绣,心里也对风陌保持着戒备。
她可没那么容易就相信风陌的话,他身上的布料哪里能是普通的士兵。
然而风陌这几天都没有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更别提对他们不利的事了。这长相倒是挺正人君子,姜沐慢慢地也放松了点警惕。
三天后,风陌就跟他们他们道别了。
“萧兄弟,嫂子。多谢你们的照顾,这几天打扰了,我也该回去找我的兄弟了。”
“莫兄,你的伤还没好,怎么这么这么急着走?”
越和风陌相处,听他描述边关的趣事,打仗时的凶险和军营里兄弟的团结,萧杨想当兵的欲望就愈加强烈。
他也有保家卫国的梦想,如今边关正是需要人的时候,他敢说,若是他没有娶媳妇,他一定跟着风陌进军营,可现在,他还有些犹豫。
萧杨关心地问道,这几天下来,他们两人相谈见欢,萧杨听风陌的描述,也了解了不少战争的事,同时他也把风陌当成了好兄弟。
“这是我的信物,我在军营也有一点小威望,若是萧兄想当兵的话可拿着信物到军营,会有人接待的。”
“据我了解的消息,朝廷可能很快就要征兵役了。萧兄若是不想去,也可上交十两银子,可免去兵役名额。我多说一句,这兵役的待遇并不好,所以萧兄若是想入军营的话尽量不要走兵役这条路。”
风陌叹了一口气,说道。
如今边关告急,突厥来犯,偏偏他父皇还是个不分黑白的,听那些贪官大臣在耳边忽悠。分给边关的银子都被贪官给吞了多少,可如今却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
军营里不可一日无主,他受伤了这么多天,边关估计也乱得一团糟,他需要赶紧回去主持,重振军风。
“多谢莫兄的提醒。”
风陌强行要走,萧杨也挽留不住,他备了一点吃的,放了一些银子在包裹里,给风陌。
“一路保重。”
“保重。”风陌抱了抱拳,上了马。这几天在这个农家小院里,让他感受到了他这二十多年来都感受不到的温馨。
萧杨夫妻间的相处,让他很是羡慕。他们之间只要一个简单的眼神,就能知道彼此想要什么。
静谧的院子,女人清脆悦耳的笑声,男人宠溺的眼神,这种相处,是他一直所向往的。若不是边关告急,他定要在这多待一阵子。
萧杨虽说是个普通的农家汉子,却有些大志向,满怀保家卫国的热血,一身正气。他很欣赏这样的人,所以这几天他有意跟萧杨提军营的事,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将萧杨收在他的靡下。
风陌走了,萧杨夫妻又回到了日常的温馨生活。
只是风陌的话还是在萧杨心里留下了痕迹。
果然,没有几天。边关告急,人手不够,朝廷开始了征役征兵,普通百姓每家都要上报一个名额,也可以用十两银子免去名额。
这一举动轰动了不少百姓,朝廷征兵可不是什么好事。
征兵和自动参军并不一样,待遇是完全不同。只有在打仗时朝廷缺人时才会征兵役,这个时候征兵,代表着朝廷的人手,粮草不足,这个时候的兵,是最苦的。
有些去冲了兵役了人,可能战争过后连骨灰都找不到,也有回来的,但整个人也都瘦了一大圈,反正都不会太好。
萧家村今年征兵还好,大多数的都是交了银子免去名额,也有家里穷的,只能去征兵役,走之前,家里人都哭不成样子。
这些免去名额的人也更感谢姜沐了,因为姜沐,他们这几个月挣了不少银子,虽说交十两银子很肉疼,可比上家人,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到萧婆子家交钱时,她肉疼得嗷嗷叫了半天,想要撒泼。然而朝廷的人可不比村里人,要么交人要么交钱,根本不给她撒泼的机会。
过后,萧婆子像是被霜打的茄子一样,在一段时间后都是厌缺缺的。
这些都是姜沐听江婶子提起的,姜沐只是笑笑,萧婆子怎么样都与她无关。
晚饭过后,姜沐抱抱萧杨。
这段时间,她能感到他有心事,却一直没有说。
“你最近怎么啦?心不在焉的。”她摸摸他的头,问道。
“媳妇,我,我想去参军。边关正需要人,我想去保家卫国。”
“可同样的,我也放不开你。”
萧杨最近一直关注着边关的消息,虽说战争还波及不到萧家村这边,可他心系这边关,心系着国家。
若他是孤身一人,他定毫不犹豫地去往边关,可他有媳妇,他有牵挂,这也是他最近一直在纠结的心事。
“你…”姜沐惊讶地看着他。
古代的当兵可不是现代,现代是和平的年代,可这古代可是实打实地打仗啊,一个不小心就要人命,姜沐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有的这种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