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叫小邓的年轻人正在细细摩挲观看着一扇木质雕刻镂空的屏风,听到女人的喊声走过去弯腰俯在椅子上细嗅一下,果真有淡淡的木香飘出。
“这是什么木?像是自然散发的木香!”
薛建洪有些得意笑着摩挲着同组的椅子说道,“这是黄檀木,也就是大家说的黄花梨木,木头自身带着清新的木香,久而不散,时间越久越漂亮。”
女人心里有点小激动,脸上也浮现出惊喜,她是听说过黄花梨木的,但是没想到会在这么一家新开的店铺里能见到一整组的黄花梨木椅,还是这么大件的东西,实在太难得了。
“老板,这套椅子多少钱?单卖吗?”
平心而论,家具既然做了就是要卖的,但是这个黄花梨不管放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珍贵的,小物件就算了,这么大件的黄花梨太师椅还是整组的就很难得,而且价格也会很贵,如果他们是普通买家就算了,可他们是县里的工作人员来订家具款式的,这怎么回答都有些不妥。
女人看薛建洪没说话,便笑着开口,“老板这是不舍得呀,放心,我不要,就是好奇问问价钱,花样和材质都这么好,就想知道这组椅子卖个啥价钱。”
薛建洪挠挠头笑了笑,“不是怕你要,这套椅子说实话挺贵的,但是价格还没定,没想到刚开门就碰见你这么识货。”
小邓笑着抚摸着椅子,又看向那扇屏风,“你这店里好东西还真不少,这紫檀的屏风可是做的精美绝伦,木活儿做到这程度可是相当细腻了,而且一点不落俗套,连上面的花纹都是对称的。”
“那扇屏风原本是给我闺女做的,后来搬到这来做生意,便一起拉过来放着当展示,是不卖的。”
小邓点点头,仍旧爱不释手的摸着屏风,或许是读书时候接触的知识不同,他更能看出做这些家具的工艺差别,虽然那么大件的黄花梨椅子难得,但是这扇屏风更是珍贵,这要是放上些年头,绝对比现在贵好几倍。
秦树早就知道那扇屏风做的好,不过再好也只是一扇屏风,比着他见过的那些好东西也没啥区别。
“两位对木材都挺明白的,那咱们定做的椅子是重新挑选花纹,还是在店里选做好的?”
女人看了一圈,现有的是很漂亮,但她仍旧觉得薛建洪能做出更好看的椅子出来。
“要不在看看花纹,让薛师傅定做?”
小邓也觉得可以,便点点头,“这样也行,花纹样式和上次给会议室做的差不多就行了,我过去看过,给他们做的挺好的。”
“行,那就重新挑选花纹,木材要什么样的,有讲究么?”
女人看看小邓,“木材倒是没啥讲究,耐用就行。”
秦树点点头看向薛建洪,薛建洪点点头,“行,我这有个图册,你们挑选一下,要是没有喜欢的,也可以说下你们想要的,我给你们画出来,可以修改的。”
“没想到现在做家具都这么讲究了,果然是家具店可以定做,看来算是来对了,秦树你介绍的还真可以啊!”
秦树谦虚一笑,“嗐,那也的师傅手艺好,不然我介绍了也没用啊。”
“既然大家这么熟,那价钱上可得给优惠点。”
“放心,绝对质优价廉,都是到底的价格,你放心好了。”
女人听秦树这么说,满意的点点头,“那行,今天就把花纹款式给订了吧,赶到下个月上面来检查之前能换上新的。”
薛建洪一听,赶紧去拿图册,招呼着两人过去桌子上坐着看花样款式。
小邓刚坐下,便又起身往外走,女人只顾低头看图册,秦树瞅了眼过了两分钟跟着走出去,只见小邓在小吃店旁边观望,秦树略一思索,走上前去。
“饿了?”
小邓看是秦树,便不好意思的笑笑,“没有,里面太闷出来透透气。”
秦树看小邓不像是太闷的样子,家具店凉爽的很,哪里来的太闷呢,便笑着走过去。
“过来这边坐坐,有树有河偶尔吹过来一股子风还是挺惬意的。”
这个时候薛梨和薛杏正在睡午觉,小吃店只有张狗子在坐着看门,看到秦树领人过来,起身打着招呼。
秦树把人领到树下坐着,让张狗子端来茶水,小邓环顾四周,喝了口茶。
“这里确实不错,环境挺好的,不知道这家店和家具店是同一个老板吗?”
秦树点点头,“不算是同一个老板,但是一家的。”
张狗子只觉得这人有话要说似得,秦树带过来的肯定是有事的,怕自己在场他们不方便,把茶水放下便回了店铺里面坐着。
小邓看张狗子离开,又看了看店铺上的招牌,和她说的一模一样,应该就是这里了,但看不到人,又不好贸然询问,本就是来订家具的,这样攀谈好像拉关系让打折似的,他也怕一起来的同事知道后在出口要折扣,哪自己就尴尬了。
秦树看着小邓脸上变化的表情,几乎可以肯定他想要问的话,便笑了一声。
“你认识薛梨?”
淡然的一句话,让小邓瞬间坐立不安,像是被人捅破了小心思一般有点尴尬又有些拘谨和窃喜,原来这真的是她的店铺。
秦树淡然的笑看着小邓,小邓一瞬间的紧张过后也淡然的笑了起来,点点头开口。
“认识,这就是她的店吧,她给我说过,只是我没来过。”
秦树点点头,“嗯,是她的店,旁边那两家也是她的,没想到你们竟然认识。”
邓清年笑了笑,“我和她认识的比较早,还是开春的时候吧,那时候天还是有点冷的,她一个小姑娘提着一篮子蘑菇在集市上卖,刚好那天上面下来检查,我帮食堂去看看有啥新鲜菜,凑巧碰见她,便告诉她可以去县里门口试试,这一来二去的便熟了。”
秦树点头听着,表面看不出什么,邓清年说的也没啥,但是这最后一句一来二去的便熟了就很有意思了,既然前面都说的那么详细了,后面的说一下也不耽误啥,一来二去搞得跟两人来往多密切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