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还会这个呢。”
“那是。”
秦树伸手从薛梨手里拿起一个小土块轻巧的往水里扔去,顿时一连串的水窝子在河面上泛起涟漪。
“哟,你这是高人不露相啊。”
“哈哈哈哈哈……”
秦树大笑起来,又捡了几个土块和薛梨比赛看谁漩起的水窝比较多。
眼看天边最后一丝橘红消失,整个大地漫上暮色,远处有孩童在村子里的欢呼声,近处有农忙劳作一天的人们或抱或拉的带着收获,走在田间地头朝着家的方向赶去。
薛梨扭头看着秦树,“我们啥时候去,你饿不饿?”
秦树看了眼远处,“等等吧,你饿了么?”
“也不是很饿。”
秦树看着薛梨低笑了一声,“走,去吃饭。”
薛梨有些惊讶的看着他,“去哪?临河县吗?”
“不去县里,去老乡家里,我带钱了。”
“去老乡家里?会不会不太好意思?人家会不会不愿意啊?”
“有啥不好意思的,咱又不是不给钱,而且,肯定要去愿意的人家啊。”
秦树说着,又朝水里扔了一个土块,“走吧,咱们去找找。”
薛梨挑了下眉,这年头是有在老乡家里吃饭的,可她这还是头一次,有点不好意思但又挺好玩的,便跟着秦树真的去到河对面的小村子里去找吃的了。
秦树带着薛梨穿过小桥又经过一大片的芦苇荡,此时的芦苇已经过了最青翠的时候,但仍然在微风中摇曳。
“这边环境真不错,有桥有水的,就是不太安全,万一有个坏人打劫啥的,都没人知道。”
秦树没好气的嗯了一句,又补充道,“你这丫头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还是对浪漫过敏呀。”
薛梨知道浪漫这个词,但是听人直接对她说还是第一次,心里有些不一样的感觉,又有些羞涩,咕哝着不知道该怎么接这句话。
“什么浪漫呀。”
秦树一听她这个声音就知道小丫头不好意思了,笑笑没说话,从河对面骑到这边大概也就二十来分钟,秦树看着这个村子不大,房屋也都和其他村子一样有些破旧,好在都错落有致很是干净整洁。
“去哪家呢?”
“先转一圈看看。”
两人推着车子转了一圈,最终在一户没有院墙的人家停下,秦树刚走进去喊人,旁边低矮的茅草屋里便走出来一个伛偻着腰的老奶奶看着两人。
“你们是谁?有啥事?”
秦树忙笑着回道,“奶奶,我们是路过这儿的,现在天晚了,想找些吃的,不知道你能给个方便不?”
老奶奶瞬间脸色有些为难,秦树以为是老奶奶不愿意,又笑着说道,“我们出来的匆忙也没带什么,你要是不嫌弃,我用钱来换你看行吗?”
老奶奶更是一副拒绝的样子,连连摆手,“不是不是,我不要要钱,是家里……”
薛梨往老奶奶身后看了一眼半开着的堂屋,除了一把椅子和墙上挂的破旧的陈年贴画,在没有其他,便从后面悄悄拉拉秦树的衣襟。
“奶奶,不方便的话,我们再去其他家看看,打扰你了。”
老奶奶一听更急了,有些难为情的说着,“不不,不是那个意思姑娘。”
薛梨有些疑惑,那是啥意思呢,疑问的看着老奶奶,秦树也有些不明白。
“我们家吃的有,不过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粗粮杂菜,怕你们吃不惯。”
老奶奶说完还打量了一下秦树两人的衣着,薛梨这次明白过来,原来人家不是没吃的,是怕他们嫌弃呀,要不说这年头的人普遍淳朴呢。
“奶奶,你说的啥话呀,有口吃的不饿肚子就行了,那还能挑三拣四的,以前饿的时候树皮都啃了,现在吃的已经好很多了。”
老奶奶一听薛梨这么说,脸上的为难之色也褪去许多,多出了些笑意,看着薛梨张罗招呼着。
“既然你们不嫌弃,那就进来吧,我正好在做杂菜懒豆腐,你们一人吃一碗,在吃个窝窝头,别的我也没啥好东西了。”
薛梨听的出来,老奶奶的声音里仍旧带着一丝羞意,便大步跟着进到灶房,这时候薛梨才看到,蹲坐在柴垛上的小娃娃,看到有陌生人进来,怯懦的往旁边柴垛上缩了缩,薛梨笑着站在旁边没过去,这么小的孩子很容易被吓哭。
老奶奶看到孙子害怕,赶紧快走两步过去摸摸他的小脑袋,“宝宝不怕,这是叔叔和姨来咱家吃饭的。”
小孩子好像能听懂似得,没有了刚才的怯意,反而多了一丝打量的意味,睁着大眼睛看着薛梨和秦树,秦树也说这个娃娃长得精神,以后肯定是个有用之才。
“希望是那样儿吧,这个年岁,只希望他长大有口饭吃,不要像我们这辈儿人一样为了一口吃的天天操心发愁。”
薛梨理解的点着头,接过老奶奶递过来的碗,“以后会越来越好的,肯定会事事如意的。”
“但愿吧。”
秦树坐在小马扎上,接过饭碗看着里面粉糯的豆腐渣和有些微黄的杂菜,其中有些许的黄豆,问着一股清香味儿,尝一口还不错,很水有嚼头,“这挺好吃的,以前还是小时候吃过,后来没人做也就没吃过了,这一吃还真不错。”
薛梨也附和着,“是挺好吃的,这个也看怎么做,之前我奶做过几次都一般,这个做的干吃起来有豆香味儿。”
老奶奶本来还担心他们吃不惯,看他们的穿着像是吃细粮的,听他们这么说,那股子担心消失的荡然无踪,热切的招呼着他们。
“好吃就多吃些,别的没有,这个管够,我还怕你们不爱吃呢,对了,这里有辣椒,放点更好吃。”
薛梨一听有辣椒,马上抬头,“对,放辣椒更好吃,奶奶,给我来一点。”
老奶奶乐呵呵的端过一个小碗,从里面用勺子弄了点辣椒放到薛梨碗里,“够不?”
“够,闻着就香。”
秦树看薛梨吃的香,也伸出碗,“奶奶,给我也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