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多尔衮怎么忽悠的,来了这么多路帮手。
多尔衮的反击,的确够犀利。
但是没吓到李贝,反而激起李贝的斗志。
这样的多尔衮,才像另一时空历史上,一统天下的豪杰嘛。
多尔衮,果然名不虚传。
好吧,既然多尔衮憋出大招了,李贝也要出招了。
既然,瓦剌三部、叶尔羌汗国、南明也上杆子找死,一并成全了你们。
他多尔衮可以忽悠瓦剌三部、叶尔羌汗国、南明,一起攻击新唐。
老子也不是孤家寡人。
新唐也有盟友啊。
原先等着关键时刻,给清廷致命一击的,那么,现在提前让盟友出手吧。
李贝在战前早就联络了郑家。
郑家的兵力可不少,据说水陆两军至少二十万大军呢。
郑家会和李贝达成同盟吗?
郑家投靠李贝或许很难,组成攻守同盟,以前或许会迟疑。
但现在,李贝只能说,此一时彼一时,今时不同往日。
在南明隆武政权时。
郑一官和郑鸿逵兄弟,拥立皇帝有功。
郑一官简直是位极人臣,掌军政大权,控财政命脉,受封平国公,加封太师,妥妥一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嘴脸。
郑家众人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受尽皇恩荣宠。
郑家人人做官,兄弟、子侄个个封爵。
郑一官的弟弟个个显耀,郑鸿逵封定国公,郑芝豹封澄济伯……
郑一官的儿子,郑森受封忠孝伯,隆武帝爱其才,赐皇家姓“朱”,更名“成功”,寄希望他北伐胡虏马到成功,从此有了“朱成功”。
之前,郑家志得意满。
但现在,情况发生变化。
清廷扫荡东南后,郑家的根据地大部分丢失,只剩下闽南一小块。
郑家陆地上的赋税来源直接没了,郑家的货源直接断了。
没了根据地,郑家马上窘迫起来。
闽南狭小憋仄、穷乡僻壤,如何供养二十万大军和众多部属?
郑家越来越依靠海上贸易获取财富,越来越依靠新唐的货源。
这时的郑家,还没完全占下大员岛(tai湾)。
另一个时空历史上,就为了解决根据地问题,朱成功才不得不死磕荷兰人,攻占了大员岛。
如今,靠着新唐的货源,郑家很滋润,完全没想着去死磕荷兰人。
不知不觉,郑家的财路,已经完全依赖上新唐。
郑家跟李贝结盟,或许之前还会有疑虑。
现在就是铁杆盟友!
郑一官几乎上杆子求结盟。
虽然郑家名义上是南明的官僚,可是与桂林的永历帝,隔着千上万水。
南明永历帝与清廷同流合污的消息,不管传到郑家没有,反正郑家可以无视。
对于郑家这种军阀来说,啥都是假的,只有钱粮和武力,才能保证他们的地位……
李贝打个招呼说,郑家的好机会来喽!
我新唐军攻打清廷,吸引了清廷大军,东南必定空虚,咱们南北夹击一下呗。
后面的话都不用多说。
郑家的野心也不小。
把东南揽入怀中,这是天赐良机啊。
郑家迅速集结水陆大军十五万,气势汹汹连下福州府、延平府,攻入台州府。
水陆并进,兵分三路,一路北伐直指浙江杭州府、绍兴府;一路冲向江西南昌府、九江府。
还有一路,向南攻陷潮州府,兵锋直指广州府。
看起来,那是要一口吞下东南的架势!
新唐西北告急的时候。
清廷也不好过,东南五省大乱……
当然,李贝的底牌不止这一个。
李过、高一功可是带着一支大顺余部,足足有六七万人。
本来要北上投奔李贝,希望新唐军能在河南地界接应一下。
不过跟李贝取得联系后,李贝只是让商人秘密支援物资,并没有让他们突围北上。
这部分大顺军,跟投靠南明的郝摇旗、刘体纯那部分截然不同,
李过和高一功那两万精锐,可是得到过新唐军的训练。
以那两万精锐为基础,他俩整编的大顺军余部,得到新唐军火支援,战斗力已经不同往日。
李过和高一功的大军,如今在哪里呢?
暂且在神农架西北部山区,减少活动潜伏起来,静待时机,等待暴起发难。
……
不管李贝怎么布置,西北危急需要马上处理。
在这之前,东线战事,稍微做些调整。
玄武军两个独立团,不在跟多铎纠缠,千里跃进大别山。
不为别的,就是搅乱清廷大后方。
邵伯棠部青龙军,留下两万人与鳌拜大军周旋,主力向怀庆府、晋南迅速运动。
青龙军主力,盯上阿济格大军,敌不动我不动。
王子垓部朱雀军,火速向西渡过黄河,出现在陕西韩城。
朱雀军,以攻击犀利著称的第二师扩编而来,即将承担这次战事的尖刀任务。
“老大,你这样安排,还是没解决西北问题啊?”
葛小强疑惑道,瓦剌突进漠北,漠北已经烂成一滩,前方急报一封接一封送来。
宁夏卫和鄂尔多斯的驻防军,已经遭到叶尔羌汗国骑兵的冲击,八百里求援信,一天比一天急迫。
南明军也挺进庆阳府,对延安府虎视眈眈呢。
“西北么……路途遥远,让子弹多飞一会儿,让敌人再靠近点。”
“告诉各地驻防军,坚壁清野,周旋即可,不要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
李贝很清楚,新唐军的敌我对比的优势和劣势。
哪儿来敌人,就去哪儿救火?这只会让兵力不充裕的新唐军疲于奔命。
打蛇,就该打七寸。
关中,就是多尔衮大联盟的七寸。
新唐军只要迅速拿下关中,就能截断多尔衮与瓦剌三部、叶尔羌汗国的联系。
至于,那三万南明军,李贝根本没看在眼里。
不知道南明和多尔衮达成了什么协议,南明居然出兵了。
可是很明显,南明出兵只是意思意思的成分,要不然以南明的兵力,起码能派个十来万出来吧。
南明只派三万人,还慢吞吞龟速爬行,丫是来打酱油的吧。
李贝手点地图,赫然是,吴三桂大军严防死守的长安城。
“告诉王子垓,给他十天时间,干掉吴三桂!”
巧合?还是,命运之战?
在即将爆发的长安城争夺战。
两方主帅,吴三桂和王子垓,一个是陈圆圆的前夫,一个是陈圆圆的现任。
吴三桂肯定已经知道,爱妾陈圆圆被王子垓撸走。
嘿,接下来可就好看啦。
长安城争夺战,同时还成了,吴三桂与王子垓的情敌决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