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大国重器”勋章(三更)
尔朱少帅2021-06-10 12:342,098

  151

  这个冬天。

  新唐境内一时,吏治整治风风火火。

  叶天德骂骂咧咧重新开始了,新一笼的筛选官吏。

  李贝号称有一千个发财法子。

  官吏们一个个薪水比南明、清廷高出三五倍,哪好意思找李贝要发财的主意啊。

  倒是有一个人找来了。

  少帅府收到一封信,永宁府中级书院的在校一个学生,说是发明了一个代步工具,要跟李贝合伙做买卖。

  信里还附了一张图纸。

  李贝一看乐了,别人估计看不懂,他可一眼就认出来。

  呦呵,这尼码不就是自行车么,虽然样子怪异,跟后世的自行车很大不一样……没有脚踏板,没有刹车,两轮一大一小。

  看起来,完全靠脚搓地往前滚动,但是,车把、车架、车轮……该有的有了。

  说起来,自行车就是个创意,没技术含量,但是,有时候创意的一小步,就是科学的一大步。

  要是没这档子事,李贝差点忘了自行车这个物件。

  这个合伙买卖,李贝决定做了!

  “打个招呼,把这个人特招到龙城的高级书院。完了去盘古科学院开大会,我要亲自去。”

  “这学生信里写啥了,值得老大这么大动干戈?”

  葛小强好奇不已,拿着那信看来看去,看的也是云山雾罩的,诶呀,咱就不费这脑子啦……

  那学生很快找来,才十六岁的年纪,瘦小的个子,满脸青春痘。

  一问这学生叫夏完淳,秋季才从南方来到永宁府,没读初级书院,直接就考入了中级书院。

  “夏完淳?”李贝听着这名字好像哪儿见过:

  “你是从浙江过来的?”

  “是的,我偶然看了龙腾周刊,才知道整个华夏只有你们能暴打清廷,跟老师陈子龙辗转千里,慕名而来。”

  “你老师陈子龙……你父亲可是夏允彝?”

  “咦?少帅怎知我父亲?”

  “你父亲夏允彝可安好?”

  “父亲已于去年殉难。”

  “你父亲是英雄,节哀啊!”

  诶呦,没想到啊,没想到!

  李贝让龙腾周刊号召天下有识之士,加入新唐大家庭,真有大才来了,却差点被埋没。

  这夏允彝和陈子龙在南明弘光朝,组织“几社”英勇抗清。(“几社”跟“复社”差不多的社团)

  另一个时空的历史,夏允彝、夏完淳一门英烈,抗清先后殉难。

  别看夏完淳年纪小,却早已是南明的“中书舍人”。是南方出名的神童,五岁能读经史,七岁能做诗文,号称“江左少年”。

  嘿嘿,这个神童“江左少年”,如今来到自己跟前了。

  “你怎么想起进入书院的?”

  “我倒是想加入新唐军,痛击清虏,人家嫌弃我瘦小啊。”

  李贝看看他这瘦小个头,倒也是,新唐军不是谁都能进,征兵标准还挺高。

  拍拍小伙子的肩膀,哥们绝对把你这个神童,培养出科技天才。

  “走吧,跟我去科学院,科学同样可让你大放异彩。你的那个东西还没名字吧,就叫自行车吧。”

  盘古科学院。

  等级最高的“求是”讲堂,夏完淳给一帮子大佬,讲解了“自行车”的构想。

  人们发现,少帅居然也来了,听得津津有味、满面笑容。

  夏完淳讲完,李贝上台宣布一个震撼消息:

  夏完淳发明的自行车极具前途,少帅准备跟他合伙做生意,投产售卖。

  有人异议了,这自行车能比马跑得快吗?

  科学技术就要敢于质疑,李贝嘿嘿一笑:

  “自行车没有马跑得快,可是也不慢,人步行一个时辰十里,自行车起码达到三十里,关键是不吃草料……”

  这话逗乐了众人,不错,不错,一个时辰三十里,还不用像马匹一样伺候。

  李贝的话,让不屑一顾的众多科学院大佬,一下来了兴致。

  “当然,夏完淳的初步设想还不完善,完全可以一步步改进啊,比如,加个链轮、加个脚踏板就可以更省力;加个刹车,就可以减速;把前后轮造一样大,就可以更平衡……”

  天啊,夏完淳惊呆了,少帅居然完全能看懂他的设计,还能提出很多自己也想不到的主意。

  后来他才知道,少帅早就是新唐的智商和科技担当,新唐的发展真的缺不了少帅。

  盘古科学院。

  少帅宣布,建立“大国重器”勋章。

  各行各业,各种设备、工艺的改进和发明,都会获得奖励。

  首批获得“大国重器”勋章的是:

  延川星火石油厂,一百二十米钻探设备的改进小组,五名工匠。

  饮马池农业试验田,十二名农民和农业秀才,对粮食育种做出贡献。

  龙腾钢铁厂,搞出不锈钢的八名生产工人。

  盘古科学院,勘探到镍矿、铬矿的勘探小组。

  制造出钟表和新式机床的汤若望、雅各罗工作室。

  天啊,少帅出手太阔绰了。

  建立“大国重器”勋章,可不止是荣誉,后面还有巨额的奖金啊。

  提到的这些人,最少的获得五万龙币,最多的获得了二十万龙币……

  没错,以往“奇技淫巧”的工匠、手艺人,在新唐被李贝捧成了香饽饽。

  就是要引导人们,重视科学,关注技术,只有匠人和科技工作者,才有资格成为全民明星。

  通过龙腾周刊,哦,现在销量大增,变成龙腾日报,大肆宣传下,新唐再次涌起一股追捧科技的热潮。

  “老大,郑家来了!是不是要投靠咱们?”

  少帅府,葛小强一脸兴奋,聆风者报告,两百多只大船泊在了大沽口,郑鸿逵正在往龙城过来。

  “你想多了,想投靠的话,这不是这点阵仗了。”

  李贝摇摇头,郑家现在应该是最后的嘚瑟,还没到投降的时候。

  “宁为鸡首,不为凤尾,人家郑一官在南明隆武朝就是九千岁,干吗要投靠咱们。”

  葛小强不解,那郑家派郑鸿逵过来什么意思?

  “他们仅仅是做生意?”

  李贝可没心情猜来猜去,大不了就是看上新唐的商货呗,做做生意发发财,谁不喜欢。

  至于还有什么心思,见了面自然分晓、

  南明弘光帝被清廷杀掉以后,隆武帝朱聿键在福建称帝,全靠着郑家的扶持。

  南明隆武朝,郑家多人占据了朝中显贵位置,掌握了朝廷军政、财政大权,实际上已经架空朱聿键。

继续阅读:第152章 海洋的野望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明末豪横首富炼成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