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明末三国时代(三更)
尔朱少帅2021-06-10 12:332,188

  李贝看着地图,呵呵直乐。

  没想到自己的蝴蝶效应下,如今也成了另类的三国时代。

  新唐,在北方就像那曹魏。

  目前虽然没向曹魏那样达到淮河流域,但是,比曹操的魏国地盘大多了。

  新唐在占据晋冀、陕北之外,还有辽阔的东北、漠南、漠北……

  清廷,占东南就像那孙吴。

  却比孙吴的地盘也大多了。

  清廷的目前地盘,从黄河以南,一直延伸到湖广、江西、广东……东南除闽南外,全归清廷;西边还有关中、部分甘肃、和川北。

  算是最精华、人口最多的区域,都让清廷圈走了。

  南明,就像那蜀汉。

  也比三国刘备的蜀国也不小。

  多半个四川之外,南明的地盘还包括了,广西、贵州、云南。

  说起军队来,这明末版三国,都可不弱。

  人家清廷和南明,各有五六十万常备大军。

  新唐军地盘最大,主战兵马也才十五万左右,不过新唐军的战斗力高呀。

  话说,战争是科技最好的催化剂,此话不假。

  原本,没那么看重火器的清廷,被新唐揍过以后,清廷也学精了。

  清廷是下了大功夫琢磨新唐。

  清廷花了大价钱,到倭国和澳门葡萄牙两地,到处招揽造枪造炮工匠。

  一方面大量仿造燧发枪、红衣大炮、弗朗机炮,一方面也从倭国和葡萄牙大量购入火器。

  如今八旗军正在迅速向热兵器演变,军队已经大量装备火枪火炮。

  根据聆风者的情报,清廷的精锐部队中,装备火枪起码在十五万以上。

  以清廷目前的国力,没人会怀疑清廷能办到。

  一个小小的棒国李朝,因为受到倭国威胁,大力发展制作火枪,都能有五六万支火枪的储备。

  清廷目前的国力,岂止是棒国李朝的五倍十倍,只要他们想干,装备十五万火枪很正常。

  南明吃了八旗军的亏,也不自觉地,在提高火器装备。

  聆风者在南方活动,当然,清廷在新唐的探子也不少。

  青龙军在京师、朱雀军在晋南、白虎军在延安府,三大军团,集结待命。

  清廷在新唐的探子,很快就发现新唐军异动。

  很快,清廷的兵马,也调动频繁。

  嘿嘿,少帅的心思。

  别人怎么能随便猜得到。

  就在清廷在黄河沿岸,陕北、关中交界,严阵以待的时候。

  没想到,最先发难的却是玄武军。

  李岩玄武军,本来驻扎关外。

  骑步兵三万多,忽然出现在山东海丰、乐陵一带。

  从武定州、滨州、青城方向强渡黄河,向清廷黄河沿线守军,发起攻击。

  清廷马上如临大敌。

  派出多铎为主帅,带领敬谨郡王尼堪、靖南王耿精忠,统兵八万大军迎战玄武军,企图阻止玄武军渡河。

  却不想,玄武军两个独立团近万人,从辽东金州乘船渡海,猝不及防在山东莱州府登陆。

  新唐海军的首次亮相,虽然只是给玄武军做了一次运输,却给清廷带来很大难堪。

  玄武军两个独立团,抢滩登陆后,迅速向山东腹地挺进,措手不及就拿下兖州府,从背后窥探济南府,威胁多铎大军。

  清廷大惊!

  最主要的是多尔衮大惊。

  丢失济南府他们可以忍受,多铎大军不会受困,西面开封一带还有鳌拜的六万大军呢。

  大不了,大军鏖战济南府,重新夺回来就是了。

  可是,兖州府距离徐州府,如今清廷的临时国都,太近了,不到三百里地。

  这让多尔衮有了诸多联想。

  既然新唐军可以在莱州府渡海而来,那么,新唐军再派一支兵马也有可能啊!

  如若淮安府,也渡海来一支兵马?

  天爷啊。

  去年,京师被东西夹击的困境,多尔衮还历历在目。

  如今,清廷挺下来了,好容易在徐州府落脚。

  新唐军又要上演黑虎掏心,南北夹击吗?

  多尔衮不敢想了,大军都集结在前线,国都又是空虚,新唐直捣国都,清廷又将陷入困境。

  那个恶棍少帅,哪来这么多主意?

  多尔衮越想越不对。

  一定要料敌先机。

  一定要未雨绸缪。

  他可不敢赌,那恶棍少帅向来胆大妄为。

  多尔衮立刻把文武大臣招入宫中,宣布了一项决定:

  这徐州府,本来就不适合做国都,去年选择徐州府做国都,本来就是暂驻。

  湖广熟,天下足,都听过吧。

  没错!

  现如今,湖广已定,迁都荆州府正在此时。

  一众王公大臣面面相觑,这摄政王是搞哪出啊,徐州靠近江南繁华,不也挺好么。

  “哼,我意已决!”

  多尔衮根本不给众臣商议的机会,他是在以摄政王的权威在命令他们。

  “众卿家,湖广钱粮丰裕,也可以更方面剿灭明朝余孽,大家体谅摄政王的一片苦心。”

  端坐在上位的布木布泰皇太后,大玉儿也发话了,明摆着支持多尔衮这个小叔子么。

  其实,多尔衮第一时间,就说服了大玉儿,连说辞也是大玉儿提前想好的。

  当然了,多尔衮总不能明说,迁都荆州府,是被李贝吓怕了,是怕新唐军再突袭一次国都吧……

  那不是长他人志气,没自己威风么。

  多尔衮也得要颜面啊,清廷的颜面也不能再丢了。

  众臣一看这情形。

  得,明摆着,人家皇太后、摄政王早就商议好了,咱们废话什么,搬家迁都呗,赶紧回家收拾细软。

  也有聪明人,看懂了多尔衮的真实意图,不过,看破不说破,这事当然不能瞎说,嫌命长吗?

  在多尔衮亲自督管下。

  清廷迁都事宜,很快安排下来。

  前方,大军鏖战的时候。

  大后方,清廷却在忙忙碌碌迁都……

  这么大的事,怎么能瞒得过聆风者的眼睛。

  消息传到新唐。

  一大堆人大喊:看不懂多尔衮的套路。

  李贝盯着地图看了半天,一开始也没明白。

  忽然想起,自己当时想过一个黑虎掏心的打法:

  派两路大军,海上突袭清廷国都。

  一路直接攻下南京城、扬州城、淮安府一带,隔断清廷跟江南的联系,同时向北威胁徐州府。

  另一路就是莱州府、安东卫登陆,直接向南挺进徐州府。

  后来因为海军运力不够,难以同时运送两路大军,就无奈放弃了。

  估计那多尔衮,也想到了这个法子。

  嘿嘿,多尔衮呐,这是知己啊,越来越了解哥们的套路了。

  只是,新唐海军成军以来一直低调,驻地都是极为保密,多尔衮不知道新唐海军的虚实。

  一旦想到李贝可能的行动,马上胆寒不已。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不外乎如此。

继续阅读:第158章 多尔衮的反击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明末豪横首富炼成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