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隆奇看到那身影出来,就头也不回的自顾自的往前走,因为他知道,身后的那个人无论如何也会跟着自己过来。
这一走,二人就走到了药堂,一进入熟悉的地方,文隆奇瞬间就掌握了主动权,指了指放在院中的小凳子,开口说道,“坐。”
陆时屹这回也是很乖,虽然看到上面很多灰尘,简单的吹了一下便坐了上去,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可是这个举动在文隆奇看来却是大少爷的金贵,有地方坐就不错了,还没有让他坐地上呢。
“咳。”文隆奇轻咳一声,感慨的同时语气多了一丝的讽刺,“看不出来陆总还是挺讲究。”
“来到我们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倒是委屈你了。”
陆时屹此时已经完全没有了刚刚的戾气,虽然脸上还是看不出来任何的神情,可那说话的态度可比刚刚饭桌上要好太多了,“文师傅,您叫我时屹就好。”
“您是汐汐的师傅,叫我陆总太见外了。”
“呵。”文隆奇冷哼一声,即便是这样,也没有赢得他的丝毫的好感。
两个男人就这样静坐在院子中,谁也不先开口,似乎在比赛谁先沉不住气。
“你看前面那个小药圃。”最后还是文隆奇妥协了,指了指院子旁边,那用细小的树枝围成的药田说道。
药田虽然不大,可是也种植了很多种类的植物,每个都很是饱满,即便是不懂的人也不难从上面的状态看出来,这种植之人对于这片植物的热爱。
看到陆时屹的视线看了过去,文隆奇才轻声的感慨,“我们和你们这些大人物不一样。”
“这里也没有什么灯红酒绿的事情,娱乐设施也几乎是没有,所以村子里的人多数的时候都是在劳作,给自己找点事情。”
“我和汐汐也是这样的。”
听见白汐汐的名字,陆时屹才将视线从那药田中挪出来,似乎不是很明白对方为什么会突然说这些。
他以为白汐汐的师傅,会直接说起来关于流产的事情,甚至于在刚刚过来的路上就已经想好了要如何表明自己的态度。
其实他根本就不在乎文隆奇的看法,可是对方的想法却此时会间接的影响到白汐汐,这让他不得不重视起来。
“汐汐刚刚过来的时候还很小。”回忆起之前第一次遇见白汐汐的时候,文隆奇的脸上就露出了疼惜之色。
“那时候差不多只到我腰部的位置吧,人也很怕生,看到谁都下意识的躲开,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双眼都哭肿了。”
“后来听来看病的村里人说了一嘴,才知道那孩子在母亲离世的当天,就被自己的亲生父亲遗弃到了这里。”
文隆奇说完就重重的叹了口气,“那才多大的孩子啊,就要承受这些不应该由她来承受的痛苦。”
“我以为这孩子本身是不知道的,可还好点,没准儿随着时间的流逝就能忘掉这些不快乐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在赶路的时候,就看到她一个人在河边放着小纸船。”
“那时候我才明白,她什么都知道,只是不说罢了。”
陆时屹听见这话就眉头微微的皱起,他是知道白汐汐的大概经历的,可是却重来没有听她提及过,就连这个师傅都是准备来到村子里的时候,才听她大概说过。
文隆奇这边还在自顾自的说着,可身边人的心却早就揪了起来,“出于好奇,我还是走到了她的身边。”
“你猜她第一句和我说的是什么?”
看到文隆奇脸上淡淡的笑容,陆时屹摇了摇头,依照自己老婆那无厘头的小脑袋瓜,应该会说出什么雷人的话吧。
“她说,大叔也是来祭奠亡魂的嘛?”
“小小年纪,懂得倒是不少,她说只要将自己的思念都放到那个小纸船上面,那纸船就能将那思念之情转给亡人。”
“那个时候啊,我就觉得这个孩子懂事的很,也因为太懂事儿了,让人忍不住心疼。”文隆奇下意识的想要拿酒壶,可是那别在腰间的酒壶在白家院子里的时候就已经空了。
手中的动作一停,他才继续开口,“后来我问她家里的情况,那孩子一开始满眼的失落,可是在下一秒之后就笑着抬起了头,说自己有了新的父母,对她都很好。”
“可是在那双明亮的眼睛中,我还是看出来那孩子的勉强,泪水在眼眶里面打转。”
“一个孩子,即便是都明白,可是又能隐藏到哪里呢。”
旁边的陆时屹思考了几秒钟,想到了什么,才开口,“她,一直都很独立,也很坚强。”
在刚刚遇见陆时屹的时候,白汐汐几乎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动手,那时候的他就觉得这个女人好特别。
随着那感情的流出,他慢慢的变得希望白汐汐去主动依赖自己,即便是进展缓慢,可是却依旧想要保护她一辈子。
刚刚想到这里,陆时屹的脑海中就再次出现这几天发生的事情,那本来就微皱的眉头,此刻则皱的越发的严重。
听见旁边的人开口,文隆奇才很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半响后才继续自己的话说了下去,“只是她不知道的是,那个小白船还没有飘到河中央,就被水打湿,沉了下去。”
“再后来,我每次在村子里看到她的身影的时候,都是在跟着下地种田,不然就是在帮忙做饭洗衣服。”
“也不和其他的小孩子玩,更多的时候就是一个人安静的坐着,看着远处的云彩,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哎。”文隆奇想起来那瘦小的声影,忍不住叹了口气,“或许是心疼那孩子,我就有了恻隐之心,和他的养父母商量了一下,打算收她为徒。”
“一开始她的养父母并不同意,觉得家里好不容易多了一个可以帮忙的人,就这么走了,会加大他们的压力的。”
看到陆时屹露出有些震惊的神色,文隆奇才轻笑了一声,“你是生活在城里的孩子,自然是不知道这村子里生活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