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过了,这条街上卖竹筐的人还挺多的,价钱都不一样,离咱们这不远的那个摊位一个筐二十块钱,再前面那个是三十一个。”
“那有点难办了,我们定多少合适啊?”
任琪有些沮丧:“这条街那么多人卖竹筐,竞争力是不是有点大?”
苏宁沉默了一会,说:“要不我们不摆摊了,换一个方式卖。”
“什么方式?”叶晨问。
“我们把和当成艺术品买吧。”苏宁拿起一个竹筐:“咱们编的这些,比平常家用的竹筐都要小,实用价值不高,但要是改造一下,说不定能成为艺术品。”
任琪来了兴趣:“那苏宁姐,你想怎么改造?”
苏宁看着面前这五个筐,问他们:“你们有谁学过美术吗?或者画画功底比较好?”
赵兆眼前一亮:“我之前参加过一个综艺,就是跟美术有关,还学了一点。”
“那就好,我先去买点颜料,赵哥,你来搞个彩绘。”
十分钟后,苏宁捧着一堆颜料回来了,她把颜料全摊在赵兆面前:“赵哥,你开始画吧,最好画人物,一个系列的那种,让来买的人觉得必须买全了,少买一个都不行的那种。”
三个人听了,都觉得苏宁的这个办法特别好,这样一下子就能把五个竹筐全都卖出去了。
赵兆专心的画画,就在街头,苏宁他们往后站了站,尽量把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在赵兆一个人身上。
很快,就开始有人注意到这里了。
一个小集市,谁见过这样卖东西的,来赶集的人都觉得挺新奇的,买不买的先不说,但是围观的人是真的不少。
苏宁见靠近的人越来越多,满意的点点头,很好,这就是她想要的效果。
见围上来的人数量达到一定之后,苏宁给叶晨塞了一张纸:“你现在上前,把纸上的内容念给大家听。”
叶晨接过去,大致扫了一眼,点点头。
任琪捅了一下苏宁的胳膊,有些不高兴:“苏宁姐,你为什么叫叶晨,不叫我啊,我也可以念的。”
苏宁神秘一笑:“因为叶晨长得帅啊,又年轻又是男生,用他不是正好可以刺激女性的消费?”
这个世界上,若说冲动的,还要数女人,女性买东西的理由往往都是很奇怪的,有的为了实用,有的为了好看,有的为了撑面子,还有的纯粹是为了代言人。
叶晨这长相,小奶狗一个,乖乖的邻家男孩形象,往人堆里一站,随便开个口,就不愁吸引不来买东西的人。
任琪很快就想通了苏宁的目的,坏笑的冲着苏宁眨眨眼:“苏宁姐,你好坏啊,我好喜欢。”
叶晨觉得,苏宁和任琪看你他的眼神都有点不一样,就像是青楼里的老鸨推销自己家的姑娘一样。
他上前走了一步,先对众人扬起一抹阳光的笑,然后开口。
“各位姐姐们,大家好,这位画画的是我的哥哥,这些竹筐都是我们自己编的,要是你们觉得好看的话,欢迎大家前来购买,当然,我建议大家买的时候最好五个都买了,因为这是一个系列的,少一个就不好看了。”
围观的人大多都是妇女,看见这么一个帅哥推销产品,就算她们对那个什么竹筐不感兴趣,但看见这个帅哥,也没有不买的道理。
人群中有人道:“我们买东西,你能不能跟我们合照?”
叶晨有些为难,回头看了苏宁一眼。
节目组的要求是要嘉宾们对自己的身份保密,所以他们几个都很低调,松县又是一个小县城,来赶集的都是大爷大妈们,认识他们的人很少。
其实拍照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有一就有二,到时候场面会控制不住的。
苏宁上前,笑着对刚才提出问题的大妈说:“不好意思,拍照的话可能是不行了,如果大家不介意的话,只要是买筐,我们可以送货上门。”
竹筐是占地方的,来赶集的人都是从小地方来的各个村子里的人,有的骑摩托有的骑电动车的,五个竹筐确实不好带。
围观的人一听不能拍照但能送货上门,想一想也觉得挺划算的。
人群中又有人问:“你们这些竹筐多少钱啊?”
苏宁想了想,伸出手指比了一下:“三百块。”
“三百?”
有人一听,顿时就不想买了。
“这三百是不是有点贵了,这筐再怎么样也值不了三百块啊。”
“就是,姑娘,你们到底会不会做生意啊?三百块,在别家,我都能买十几个筐了。”
任琪也觉得这个价格确实有些高,他们的手艺什么样,自己心里都是有数的,除了苏宁的竹筐还能看得上眼,其他人的,也就只能看看,装稍微重一点的东西都会漏。
她拉拉苏宁的衣服,小声道:“要不,还是便宜一点,好不容易来的客人要是再走了,多可惜?”
苏宁拍拍任琪的手,让她安心,对着人群淡笑,也不解释。
这时,赵兆那边的画也已经画好了,他把五个竹筐放在一起,问苏宁:“你觉得这样可以吗?”
苏宁不用回答,光看群众的反应就知道,可以。
赵兆在竹筐上画的是动画片人物,前段时间火起来的小猪佩奇一家四口,外加一个小羊苏西。
赵兆的绘画功底确实不赖,画这些人物也不是多难的事情,小猪的娇憨可爱,小羊的绵软呆萌,赵兆都很完美的展示出来了。
赶集的人里有带着自己的孩子的,一看到喜欢的动画人物,立刻就缠着大人要买。
还是那句话,有一就有二,其他孩子看见别的小朋友找自家大人要,他们也缠着大人要买。
这个时候,苏宁又上前适时说道。
“我承认,我们的东西是贵了那么一点,但是它的艺术价值很高,光看这个画,大家不觉得很可爱吗,竹筐你们买回去之后,跟自己的家人一起拿着出去,不觉得很有爱吗?”
苏宁这么一说,刚才反对的人声音确实少了很多,虽然还是有人觉得东西华而不实,但拗不过自家孩子想要,最后还是有人花钱买了,而且愿意出钱的人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