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糜烂,福建已经全境被流贼军占领,三边总督不知所踪,陕西总兵阵殁,宁夏总兵被擒。
福建就不用说了,总兵尤实录因为周浩宇失踪躲在建州关根本不敢出城,稀奇的是流贼兵马居然也没有去攻打。
这些死了、被擒、失踪的都得重新挑选人员赴任,两个尚书还需要会同众臣们廷推。
可就这个局面,不论户部还是兵部,如今都成了烂摊子,福建巡抚恐怕更是人人避之不及。
这一副泼天的烂摊子就劈头盖脸朝着温体仁砸了下来,搞的他根本没有心思体会走上大秦文臣顶峰的快乐。
一脑门盘算着就快步走出了御门前廊,连众臣向他行礼也没注意到。
大臣们倒是也没有介意,这样一个烂摊子,谁遇到都是焦头烂额,大家也不好出声交流,等看着两位阁臣走远,才交换着眼神鱼贯离开了皇宫。
“东翁,这时候升任首辅真不是什么好事啊?”
周延儒去职当场就被内侍除去冠冕逐出朝堂,原本这样做法一向被大臣们看做耻辱。
可今天,不光温体仁,连满朝的大臣们看着周延儒离开竟然有些羡慕。
大家都知道皇帝到底还是喜爱周延儒的,毕竟他做首辅以来还是为朝廷做了些大事,只是不巧遇到了流贼大起。
当下这样的局面固然有外朝赈济不利,以至于山陕糜烂成这副模样,可内廷舍不得出内帑,也是不小的过错。
太仓里又几斤几两,大臣们多半心里有数,可内廷还有多少钱粮,除了司礼监和皇帝的贴身内侍,外朝的大臣是不知道的。
北方糜烂至此,单单只罢黜一个兵部尚书是不够的,作为首辅,坐看北地糜烂,罪责当然不小。
可外朝钱粮具无,也确实想不出其他办法,于是首辅就被皇帝皇帝当做鸡来杀了。
早朝散朝,温体仁叮嘱吴宗达在内阁坐堂,他自己匆匆赶回了府邸,现在这个局面他需要和几个心腹赞画好生谋划一下。
才刚刚把今天早朝的情况和几个赞画叙述了一下,一个随他多年,从家乡带来的赞画就出声表示了忧虑。
“无可奈何啊,倒是便宜了何芝岳、钱麟武,可早朝时却也容不得我推拒,当时情形,怕是但凡露出半分犹豫,即刻就是下狱的结局了。”
想着早朝时的情形,温体仁就又出了一身冷汗。
梁廷栋本来在本兵位置上做的不错,可惜他根基太浅,身后又没有得力靠山,看似和周延儒走的很近,但终归不是东林一脉。
熊明遇是江西人,一向倒也有知兵的赞誉,可归根结底还是东林党人,急匆匆被推上了兵部尚书的位置,不想屁股还没坐热就被下了诏狱。
倒是毕自严颇为可怜,户部要不是有他左右遮掩,早就不知道要烂成什么模样?
可这样的人物却还是东林一脉,如今浙党式微,前辈钱麟武(祥坤)又不愿支撑,他温体仁绝不能看着东林继续做大,指使黄承吴参劾也是他和赞画们早就谋划好的。
几个人一番交谈,眼见着天色居然都暗了下来,想想一天下来,除了用了些茶点竟然粒米未进,温体仁这才招呼几人一起用餐,吃完还得继续计较。
本来新任首辅上任,温体仁的宅邸应该宾客盈门才对,可整整三天,除了一些低品级的官员来上门道贺,大臣们都只是按常例派管家从来了贺礼,人却一个也没到。
祖龙立志是要中兴大秦的,只有两位阁臣的内阁显然不能让他满意。
可除了已经七十多岁的徐光启,凡是被他点名进入内阁的大臣要么坚辞,要么就生病了。
两部尚书倒还不至于有人推辞,毕竟不是翰林出身的文官,尚书就是仕途的顶峰。
侯恂是东林推举出来的新任户部尚书,本就在朝中有着善于理财的声名,也容不得他推拒。
可兵部尚书此时真是坐在了火堆上,温体仁倒是希望梁廷栋重新出山,因为梁廷栋没什么根基,上任之后也只能依附于他。
可派人去沟通之后梁廷栋却坚辞不就,和吴宗达、吏部尚书闵洪学多次商议后,不得不推荐了前宣大总督张凤翼。
尚书的人选经过廷议后立即就得到了皇帝的诏准,可三边总督的人选却又争执不下。
就在这样的争执中,宝鸡失陷的消息又传来了,这下皇帝再也容不得大臣们继续争吵,直接任命前兵部尚书梁廷栋挂着尚书衔职赴任三边总督。
大秦三边总督驻节地在陕西固原州,可自从陕西流贼起势以后,多半驻节西安府,以便调配粮秣、兵马。
梁廷栋得到任命后哭笑不得,陛见时痛哭流涕的向皇帝请求,调漕运总兵张佑的一营兵马给他他才愿意赴任,任否则要么皇帝当即下令让他下狱,要么他回家就上吊自尽。
梁总督也是可怜,因为连丢了泽州、平阳,在他任兵部尚书期间还死了一位总督,两任巡抚。
原本还有遵永大捷和平定西南大功傍身的他,瞬间就被打回了原形。
被罢黜后,他本应该回河南老家闲住的,可想着周首辅还在任上,凭借两人之前的密切合作,指不定哪天就有起复的机会,因此就没有回河南。
不想短短半年时间,周延儒却倒了台,福建失陷,陕西糜烂,看着这样的情势梁廷栋感觉朝廷越发的艰难,本已熄灭了起复的心思,准备回老家了。
哪里想到这样一口飞天大锅直直向着自己的头上砸下?
现在的陕西是什么地方?南部已经全部失陷,陕西总兵、宁夏总兵麾下的精锐尽丧。
虽然还有甘肃、县安城的精锐,以及一些副将、参将、游击的兵马,可洪承畴带领的兵马比起现在还剩下的只强不弱。
这三边总督的位置现在就是一座火坑,那是人人避之不及的职司,总算梁廷栋脑子还算清醒。
接到圣旨的当天就去拜访了已经在收拾东西准备老家的前首辅周延儒,结果前首辅大人给他出了这条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