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确不是举人,但他是来相举人的。”
其实就是有钱,但是没有科举机会或者是没有读书天赋的人。
来投资他所看好的读书人了。
在这个时代,阶层讲究的是:士农工商。
有钱虽然恣意快乐,但并不是高枕无忧。
若是和当官的没有半点牵扯的话,迟早都会被人给坑害了。
比如林家织造局,作为京城最大的织造局,在权利的手下也不过是一只被玩弄的小老鼠罢了。
因此,想要让生意兴隆,富贵长久,和当官的搭上关系可是十分重要的。
而这楼里的举人,指不定哪一个就是未来的状元郎了呢。
“您若是想来相举人的话也可以,但是入这门,便要交千两纹银。”
小二一摊手说道。
刚才也不怪他态度不好,李川的年纪和打扮看上去也不像是来相举人的啊。
一听这话,李川还是觉得先撤好了。
他还要养着天子六率呢,万万没有拿一千两纹银出来看热闹的道理啊。
不过话说,这状元楼可是真赚钱啊。
待日后,自己定然也要开上一家,还可以让状元上去帮自己撑撑场面。
心中盘算着开酒楼的事情,这眼睛也就不再看路了。
走着走着,就撞到了一人的身上。
“哎呦!”
半块儿馒头落在了地上,眼前的人很是珍惜的将馒头捡了回来。
吹了吹上面的飞灰后,就又继续啃了起来。
一边啃,一边还恶狠狠地看着状元楼。
“这位兄台可是举人?”
李川看他衣着打扮也不像穷人,却不入楼中吃饭,只是在下面啃馒头。
心中觉得颇为有趣,便开口攀谈了起来。
“正是,这些兄弟你呢?”
见有人和自己聊天,那啃馒头的人也不再盯着状元楼了。
李川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抛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若是举人的话,兄台为何不入状元楼中美餐一顿?”
就是刚刚,李川才知道状元楼中的菜肴对举人们只收一点点的成本价。
甚至还会送上清酒一壶。
想来也是,收了那么多冤大头的千两纹银,自然也不在乎这一点了。
“他们不让我进去。”
馒头终于啃完了,那人用袖子擦了擦嘴,冲着状元楼翻了个白眼。
似乎是郁结已久,李川才一问,他便将自己的事情说了出来。
“其实小生觉得,小生的文采还是很不错的。”
那人惋惜地拍了拍自己的肚子。
也不知道是在惋惜自己的文采,还是刚刚那个囫囵吞枣的馒头。
“甚至我先生也觉得我的文采不好,但奈何我已经考了四次,都未曾中举。”
那人说着说着竟然笑了起来,不过这笑容之中,却是满满的酸涩。
进士考试三年举行一次,四次未中,已是蹉跎了整整十多年的光阴了。
“想我第一次参加科举的时候才十四岁,世人都称我为神童,可惜可惜啊!”
这就让李川有些疑惑了,十四岁就能来参加殿试,这神童之称自然是名副其实。
如此看来,就算是小时候力有不逮,总不能四次次次和功名擦肩而过吧。
“而状元楼,三次落第便不能再进去了。”
所以此人才会恶狠狠地在状元楼下啃馒头,纯粹是被这世俗给气得。
少年时的神话,终究是成了人生上的一道枷锁。
“世人总笑我痴狂,哪知我生多仿徨!”
那人笑着,伸手拍了拍李川的肩膀便转身离去了。
虽然他的笑声传遍了大半条街道,可李川却总觉得看到了他眼角的泪光。
“贪狼,回去之后查一查他往年的卷子。”
虽说神童也不是没有“伤仲永”的可能。
但看此人的言行举止,也不像是恃才傲物之人。
再想想如今朝中的局势,恐怕真的是明珠暗投了。
才刚说着,忽然听到状元楼门口的小二为来相举人之人介绍着。
“您说刚刚吃馒头那人吗?那人叫白质,投他可不合算,他已经四次落榜了。”
面对着财大气粗膀大腰圆,腰间的香囊都是绣金线的财主。
小二的态度比面对李川的时候可殷勤多了。
“而且那位的家境可不贫寒,只是因为他为科举着了魔,其父为了制止他,便断了他的银钱罢了。”
……
后面的小二还在絮絮叨叨,李川却已经没有听下去的心思了。
这世间,终究还是市侩了一些。
赵府中,赵桐坐在书房中。
凉茶喝了一杯又一杯,可心头的火却是怎么都压不下去。
“父亲莫要气坏了身子。”
见茶杯又空了,赵恒敛眉又续上了一杯。
不过他却按住了赵桐伸向茶杯的手。
这凉茶虽好,可喝太多了终究不妙。
“皇上不过是稍微得势一些,便直接撸了你弟弟的官位,若是手中再握些权势岂不是要直接灭了我赵家?”
赵桐气得鼻子都红了,双手握成了拳头。
不怪他控制不了自己的喜怒。
赵家在短期内已经发生了不少的事情。
先是赵贪欢之事,虽然此事是箫家吃了大亏,可赵家也终究是蒙了羞。
接着便是鼠疫一事,本来消无声息的来去便能万事大吉了。
谁知皇上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竟然开始查起了府中是否有人之事。
结果就胆大包天的将赵家当成典型晾了出去。
接着就是赵海的失踪,以及赵枞被革职。
现在都顾不得去找赵海了,在各种运作,希望将赵枞的官称保留下来。
好歹从革职变成停职,日后也方便重新将其安排回去啊。
只可惜,赵家在使力的时候,箫家和李川也没有闲着。
想要保住赵枞的官位那是绝对想都别想的。
“父亲当初便是太心慈手软了,若是果决一些,如今天下便已经是赵家的天下了。”
赵桓嘴边噙了一抹笑意,温声说道。
当初在赵家权势最鼎盛的时候,整个朝堂可都是赵家的一言堂啊。
谁曾想风水轮流竟转的如此之快,赵家已经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唉!”
赵桐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当初总想着要名正言顺的登上皇位,谁曾想浪费了大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