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李川带着贪狼去了星宸山。
不知为何,星宸山的星星似乎总是这么明亮和闪烁。
“星主,今日朕有一事想来询问你。”
李川与星主对坐喝茶。
半响,他终于说出了这句话。
只是还未等他开口呢,星主便摇了摇头。
“皇上,皇后腹中的龙嗣是真的留不住。”
星主待在星宸山中,对后宫的事情灵通的很。
在刚传出来皇后怀孕的消息时,他就已经感觉到了不对劲。
因为皇上现在还没有要子孙缘到的时候呢。
果不其然,这孩子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场空罢了。
“真的没有什么办法了吗?”
李川放下茶杯,激动的心情致使茶水溅出来了一点,在桌子上留下了圆圆的水渍。
虽然这孩子的出现并不是遂了他的意愿。
可说什么这也是一条小生命啊,总不能连世间都见不到吧?
“皇上,那不是孩子。”
星主的眼睛黑沉沉的,如同没有星点的夜空一般。
看着这双眼睛,再听了星主的话,李川感觉自己的背后都有些无端端的发凉。
“那是赵家野心的具象化,和太后以前宫斗的映射罢了。”
是了,太后做这件事情似乎很熟练的样子。
故意诱使赵依欢怀孕,然后用药材让她腹中的孩子畸形。
这恐怕已经不是太后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了。
“这胎,是国之浊气。”
和星主聊完后,李川觉得自己的心情很是沉重。
从他穿越过来到现在,还没有大半年的时间,便已经有两个孩子胎死腹中了。
即便他这个人并不是很在意子嗣的传承,现在也有一点触目惊心之感了。
“楚荀,送皇上出去。”
可能是聊天有些耗费心神,星主挣扎了几番都没有成功坐起来。
他的年纪真的已经太大了,别人活两辈子都活不到这么悠长的岁月。
最后便只能歉意的笑笑,让他的接班人,楚荀送皇上出去。
今日的楚荀穿了一件红色的螺裙,裙边有着黑色的纹边。
如今,她的气质已与之前有了很大很大的不同,几乎可以说是判若两人。
曾经的她,只是一个失去了家人的小可怜。
可现在再看,竟有几分星主的大气和恢弘以及浅浅的神秘。
她很敏锐的发现,李川的心绪似乎不高。
和星主比起来,身为女孩子的她更加敏感,也更加能感应到人的情绪。
“皇上无需自责,自无爱则人无爱,此事与您的态度和行为没有任何的关系。”
在星宸山前,楚荀说罢这句话后才转身离去。
赵依欢从一开始想要孩子的时候,便从没想过关于那孩子本身的事情。
她想的从来都是这孩子,能为她和赵家带来些什么。
而如今,她和赵家仗着那孩子干了那么多的事情。
别说孩子本就先天有缺,即便是个正常健康的孩子,福分也要被败完了。
自从李川赐婚之后,箫家便开始张灯结彩的准备起了婚事。
对于这场婚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说不看好吧,倒也不是。
毕竟这是西南王府的事情,和寻常人又没什么关联。
更多的都是觉得荒唐。
那所谓的长相相似一说,不过是为了给世俗一个搪塞的借口罢了。
大家都不是傻子,谁还能想不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一个女子,跟完了儿子之后跟老子。
败坏风气,破坏礼法。
然而在箫家的压迫下,这种话大家也都只敢在心里说说。
没有什么人敢将这话往外说的。
而别人怎么想的,和之前的赵贪欢,现在的杨鸾无关。
和箫庆也无关,和箫家更是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箫笙命人给箫府挂上大红色的灯笼,并在墙上都贴上喜字。
在他看来,不管这杨鸾究竟是谁,只要父亲能有个伴就好。
至于自家那可怜的弟弟箫勤,还是乖乖窝着吧。
谁让他整日不着家的往青楼跑,吃些教训也好!
虽然这教训着实是有些大了点。
杨鸾还没有正式成为箫庆的夫人,因此她还不用去管箫府里的事儿。
但这也并不代表她能清闲下来了。
最起码,试嫁衣还是要自己去试的。
结婚是女人一辈子的大事儿,箫庆陪她试好衣服后日头便已经西下了。
而今日,箫庆还得去京郊看一趟那群跟来的将士们。
“不然明日再去吧。”
箫庆抿了抿唇,自从出了倭寇的事情后,他便不大放心杨鸾自己待着了。
“夫君不必担忧妾身,这儿是京城,妾身自己回去便可。”
这军队里的事情,怎么可以随便耽误呢?
见杨鸾神情淡定自若,似乎真的没什么害怕的,箫庆这才上马向京郊而去了。
天色已晚,街道上也没几个人。
大家都脚步匆匆的向着家的方向赶去。
忽然,一匹枣红色的骏马挡住了箫家的轿子。
“大胆狂徒,还不快些让开?”
跟在杨鸾身边的婢女皱了皱眉头,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她坐好后便下去查看。
这轿子上可是有箫家家徽的,而在这京城中,有资格拦箫家轿子的可没有几人。
“赵贪欢,你给我出来!”
赵枞沉着脸骑在马上,心中不爽极了。
赵贪欢不过死一个小小庶女罢了,去了一趟西南回来后竟是连家门都不认了。
还要嫁给箫庆这个老男人做续弦,真是丢尽了赵家的人。
“这位公子怕是拦错人了吧,我家主子名叫杨鸾,是杨家的庶小姐。”
婢女皱着眉头,心中在想赵枞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她依稀记得,赵贪欢在赵家并不怎么受重视。
甚至在之前的婚约上,赵夫人简直在拿她当个物件随意拿捏。
为何现在又跑来拦轿子呢?
“别给本公子扯大旗,也别装疯卖傻!赵贪欢你快些给我滚下来,去宗祠跪着认错!”
连娘老子都不要的东西,真是丢人至极!
“赵家公子还是快些让开吧,免得坏了我们杨姑娘的清白。”
婢女此时已经有几分恼怒了。
杨治已经用一封亲笔信将杨鸾给认下了。
杨家老爷又走的早,几乎是死无对证,没有人能否认姑娘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