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在港口事务所整理财报时,裴云倩跟几个码头负责人请我吃了顿饭。
为了庆祝财报成绩斐然,这顿饭局开了好几瓶洋酒,几杯酒下肚,意识渐渐涣散的瞬间,我才发现那天身着白色包臀裙的裴云倩长得格外动人。
自从陈嘉琪怀孕后,我就没跟她在床上做过,也没碰过其他女人,一心只扑到事业上。
如今在酒精的影响下,裴云倩满足了我对女性魅力的幻想。
我知道,所谓幻想,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可那次饭局散场时,裴云倩把我送出事务所,在海边的夜幕下,裴云倩双手插兜,面颊微红,吐出一道裹挟着醇香酒气的问题。
“媒体猜测我跟你有一腿,顾总知道这事吧?”
“知道。”
“顾总既然知道,怎么对此没有回应?你没想澄清吗?”
“澄清?”我耸了耸肩,“如果咱俩真有那种关系,我才需要澄清,但事实是,你我之间只有事业合作关系,我们是清白的。”
“我单身,外界猜测我对你有意思,我无所谓,可是顾总不一样,你有家室,你不怕那些绯闻对你的家庭关系造成不良影响?你的太太不会不开心吗?”
“我跟孩子她妈结婚这么多年,同床的次数我掰指头都数得过来,我说到这份上,你应该知道我的家庭关系有多薄弱了?”
“为什么?”裴云倩睁着美眸,诧异地打量我,“顾总对女人没兴趣?”
那时,我感觉她问的,不是我对女人有没有兴趣,而是对她有没有兴趣。
冰凉的海风如嬉戏的小孩扑面袭来,裴云倩的围巾被吹飞,我下意识抓住围巾,重新围在裴云倩的脖子上。
两秒后,一枚意外的激吻,发生在喧嚣的海风中。
哪怕到了多年以后,我都想不起来,我究竟是怎么跟裴云倩亲上的。
我甚至都记不起来,究竟是我先亲的她,还是她先亲的我。
我唯一知道的是,裴云倩唇舌甘甜,裹挟着酒气的淡香,柔 软得就像上了毒药的棉花。
这很奇怪。
跟老婆之外的女人拥吻,如此出格的行为,没让我产生罪恶感,反而让我尝到久违的温柔。
我忽然有点理解陈嘉琪了。
古板的夫妻关系,只会让人无聊。
原生婚姻只是一个表面形式,真正让人愉悦的,是野花的香味。
不知过了多久,坐上常亮的车回家的路上,我才缓缓清醒回神,意外发现自己脖子上挂着裴云倩的围巾。
围巾残留着沁人心扉的芬香,光是闻着这股香味,就能让我想起裴云倩那张羞红的面庞,以及那枚清甜温柔的香吻,记忆犹新。
之后的一段日子,裴云倩都没再联系我。
每次我心血来潮,去港口视察航运工作,也没碰到裴云倩。
直到当地再次降温,我才收到裴云倩的慰问短信,嘱咐我注意保暖。
说实话,我产生过主动联系她的念头,但在拿起手机之后,又放下了。
一方面,我觉得不妥。
另一方面,我没精力去应付这段关系。
降温后的日子,正式迈入年底时分。
正值年货热销的时节,当地各个企业都在赶着卖货。
方宇也不例外。
临近圣诞的时候,方宇主动联系我去他家做客,请我喝了几杯普洱的同时,也给我传递了一个商业信号。
他跟我说,港澳台多个年货大牌盯上了大陆市场,他准备代理销售渠道,并逐步将渠道从实体放在直播卖货。
只是在直播这一块,他不像年轻人一样有经验,只能希望我扩宽直播业务,一起合作拿下年货市场的份额。
回公司后,我连开了三天的会,跟张彭恺常亮他们敲定了直播业务的扩张事宜。
从联系供货,囤货上架,推广平台,人气营销,再到招聘主播,一气呵成。
开播初期,销售成绩还算不错。
港澳台方面已有多家年货品牌,将不少产品委托我们直播销售,实实在在吃上了直播红利。
市场一旦出现红利,那就一定会滋生竞争。
几乎是在我们上线不久,另一个直播业务的对手应声而起,甚至逼迫品牌方只能二选一,将近七成供货单位放弃了我们,转而选择另一个。
我了解到,那个对手隶属一家名为浩荡商业的企业,老板名为陆永浩。
我原以为,这个陆永浩将是我强劲有力的商业对手,我与他之间必有一战,可我万万没想到,他的商业手腕已经浸透到我的人脉网里。
我与陆永浩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方宇的家里。
那天方宇叫我去他家,我刚到场,就撞见方家客厅茶桌旁,已经坐着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男子。
“顾总,久违大名,初次见面,我就能感受到你的气场,你果然不同凡响!”
男子友好的态度本让我有所好感,但当他介绍自己名为陆永浩的时候,我就意识到他不怀好意。
果不其然,他给我递了根荷花烟后,竟是直言不讳。
“常言道,有竞争才有进步。”
“咱都是直播业务的佼佼者,一家独大并不有利于市场发展,相互竞争才是大势所趋。”
“方总手头握着代理渠道,我本想跟他合作,一同拿下市场份额。”
“只是他跟我说,你跟他已经敲定合作业务,为了尊重你,我就征询下你的意见,反正直播这块我更熟悉,顾总要不介意,放弃代理权,把直播业务让给我?”
陆永浩这话,说的理所当然,好似已经预见到我的放弃。
我转头看向方宇:“方先生对此作何看法?”
方宇淡漠地摇了摇头:“我只代理,不做决策,何况直播这块我没什么经验,合作业务方面,还是交由你们两位年轻人商讨出结果。”
方宇事不关己的态度,让我意识到,商人本就是追逐利益的野兽群体。
明明方宇是先跟我谈好直播业务的,但现在陆永浩一来,他就改了口,硬是说他不参与,只把业务选择的问题交给我跟陆永浩商量。
我由此便能猜到,陆永浩一定给过方宇好处,要不然后者不会这么轻易改口。
一念至此,我便给了一道明智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