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绯自幼在京城长大,跟太平县的人自然大不相同,能够见识到的东西也天差地别。
至于说自己卖给武馆的一批武器,杨辰自己也承认那并不是多么上等。
“受限于工具跟手艺等等条件,想要打造出更好的武器还是比较困难的。”杨辰心中无奈,“不过要真是难得一见的上等神兵,武馆想以这么低廉的价格拿到手里也是不可能的。”
这种话杨辰当然不会说,对方虽然言语间并没有太尊重自己,可毕竟是程光的熟人。
现在程光是自己的合作伙伴,山寨还要靠着他来赚钱呢,杨辰不想损失这位朋友。
“哼,被我戳穿你没话说了吧?你骗骗其他人还行,想要骗过我根本不可能。”
柳绯自以为看穿了一切,向程光劝解道:“程叔,这种人就想着占你便宜,年纪轻轻的不走正路,以后还是不要跟他多来往为好。”
程光无奈发笑,向杨辰道歉。
不过这道歉的行径却是让柳绯更加不悦,她听说了程光以二十两的价格购买了大批劣质武器之后,可谓是无比生气。
现在看到杨辰更是毫不在意的模样,心中的恼怒更甚。
程光跟她的父亲是世交,虽说平日里并不能见到几次面,但每年总是会有一段时间相处,感情也是极好的。
柳绯怒气冲冲的,她双手叉腰,瞪大眼睛看着杨辰。
逼人的气势呼之欲出。
“你没话说了是吗?”
杨辰叹口气,“柳绯姑娘,你说的这些我都承认,我也知道那是一批质量不算多上等的武器,你想让我说什么呢?”
“你……”
“而且买卖如何,不只是要看我这个卖家,也要看程馆主这个买家不是吗?”
程光忙解释道:“绯儿,你就别添乱了,大人的事情你这个小孩子不要参与。”
柳绯不服气,“我就说你的武器是劣等货,这就是事实。”
“其实,我手里倒是有一把不错的武器,不过嘛……”
杨辰话说了一半,没有继续说下去。
程光一听却是无比好奇起来,武馆被武装完毕,继续购置更多的刀也是为了兜售给其他人从中赚取钱财。
但如果有机会让武馆发展壮大,他当然不会拒绝。
“杨兄,不知道是什么武器,能否让我见识一下?”
柳绯则不屑一顾,“我看他就是在这里信口雌黄,那刀就一般般,他还能拿出什么东西来呢?”
杨辰摇摇头,“倒不是我不想拿,不过这位柳绯对我的恶意有些大,我觉得还是之后我们私下再说。”
“如果我也想看呢?”柳绯追问。
“你也想看?那我更不能拿出来呢,你从京城过来见多识广指不定要如何数落我的武器,还要影响到我之后的生意。”
“你!”
柳绯有些生气,杨辰这样子的人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京城里柳绯受到一家宠爱,平日接触的人对她也无不嘘寒问暖,一瞬间,她从京城里耀眼的明珠变成太平县不受重视的存在。
“杨辰,你别太过分了,就算在京城,也没人敢这么跟我说话!”
杨辰笑道:“可这里是在太平县。”
“就连当朝丞相秦达的儿子秦元冰见了我也是客客气气的,你一个太平县不知名的小角色,竟然还看不起我!”
这一点让柳绯无法接受。
习惯了高高在上的被人追捧,现在面对杨辰的无视,让柳绯十分受挫。
不过杨辰却是从她刚才的话里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秦达?”
胸腔中突然涌起一股怒火,杨辰险些丢失了理智。
不错,丞相秦达正是害死原主一家,让他们彻底覆灭的罪魁祸首,杨辰也背负着帮他们报仇雪恨的命运。
既然柳绯跟对方的儿子交好,倒不如趁此机会跟她拉近关系。
一番思索之后,杨辰走到柳绯面前,他微微颔首,致歉一番。
“其实我并不是看不起你,只是你不懂太平县的情况,这里不同于京城,无论是材料还是手艺都十分落后,即便在你眼里还十分糟糕的武器,放在这座偏远县城之内也已经是上好的武器了。”
杨辰道歉之后柳绯火气消了一点。
这一点得到程光证实之后更是如此。
“既然你想看,那我到时可以给你看看。”
取出此番带来的改造之后的小型弓弩,那是他跟鹤峰二人共同商讨后精进过的版本,更加小巧便于携带,同时威力并没有太大的减弱。
程光跟柳绯一看这把小型弓弩,顿时双眼亮光。
尤其是柳绯,她简直是爱不释手,不停地观察着,想要研究如何使用。
“使用的话很简单,只需要简单学习一下就懂了。”
杨辰本就是为了讨好柳绯拉近关系,因此教学也更加细致,几乎是手把手在教导。
二人几乎紧紧贴在一起。
弓弩对准院外竖起的木杆,随着杨辰轻压柳绯的手指,几根箭矢疾驰而出。
“好强大的力量,让我的手都有些发麻。”
柳绯感慨了一句,这才意识到自己跟杨辰贴的太近,显得十分暧昧。
她红着脸退开一步,故作镇定地说道:“如果我打算买你这把武器,你打算定多高的价格?”
“买我的弓弩?”
“对,这一次到太平县我就是为了打猎而来,京城的弓弩虽然强力,但是要么太过巨大,要么威力不足,像你这种小巧便携又威力十足的基本没有,我很喜欢。”
杨辰为难道:“这,这武器恐怕不能卖给你,这是我们的珍宝,我一个人也做不了主。”
柳绯一听顿时有些失望。
见状杨辰抓住机会,说道:“不过既然你只是为了打猎,我倒是可以给你借用几天,只需要我在场就行。”
“太好了!”
柳绯兴奋地直接蹦了起来,她取出随身携带的几张银票塞到杨辰手里。
“这就算做是报酬,我柳绯也不是没用其他人东西的人。”
说完她便不停把玩着弓弩,仔细研究了起来。
杨辰看了眼手中的银票,足有五百两之多,他不由感到震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