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的宅子占地不小,后院尤其大,除了坐落在中轴线上的正院余味堂之外,东边还有个大花园,预备
给阿煊住的香雪海就在这里。
香雪海左近便是红梅红杏的住处,这处的名字也雅致,叫做芳满庭。
芳满庭前头遍植竹子,竹林中一处院落叫做碧落斋,这是预备给将来家中的小公子住的。
和碧落斋一湖之隔的染月阁自然就是给将来的姑娘预备的。
而在后门处,挨着姜家的后墙,还盖了一排庑房,这是给那些有家有口的下人们准备的。
另有几处小院子都是空着的,按照许妈妈的话,将来这些院子都是要住满人的。
“家里人口以后会越来越兴旺的,迟早咱们清水县姜家的名头会打出去的。”
房子是盖出来了,但很多屋子还没家具呢。
余味堂和几处空着的院子暂且不管,要紧的是香雪海、芳满庭和前院里的家具可不能空着。
张老头爷孙俩这些日子可没闲着,堪堪把前院的家具做出来了。
至于香雪海里头的家具,洪四海直接从铜雀巷里拉来了。
铜雀巷姜府的家具多得很,洪四海干脆还把芳满庭和染月阁的家具也给包圆了,其余几处就得张老头爷
孙俩慢慢地做了。
姜宅落成这一日,姜家着实热闹了几天,不仅村子里热闹了一番,陆妍伶和九宴还请了秦掌柜和熊人杰
,并且叫了酒楼的大厨来,还从县城里请了一般小戏子,把白家和孙家的人并书院的姜百先季善云都请来热
闹了一番。
众人也都热情地赴宴了,就连得到消息的葛彤都命人备了一份大礼过来庆贺姜宅落成,说改日再来拜访
。
孙老安人再没想到,住在自己隔壁的姜五娘竟然是陆妍伶的小姑子。
席上,她不无感慨地道:“这可真是你我两家的缘分了,谁能想到,那天仙一般的姑娘,竟然是陆娘子
的小姑子呢?”
孙老安人打眼看了看那边席上的九宴,又点头道:“不过你家老爷生得玉树临风,有一个天仙一般的妹
子,也不足为奇,咦,你那小姑子怎么没出来?”
陆妍伶笑道:“阿煊病了,这断断续续的也没好利索,等忙过这几天,她好些了,再去县城里把她接过
来。”
三月底,陆妍伶和九宴去城里看过一次阿煊。
她肩头的伤已经好了,脸色也红润了一些,见到九宴就呜呜地哭,两只眼睛肿成了桃子状,倒是越发可
爱了。
陆妍伶正不知要用何种态度对她,阿煊倒是羞答答地与她见礼,和陆妍伶初见她的时候一样,又天真又
娇憨。
陆妍伶提着的那一颗心就彻底放下了,本来想着房子建好了就把她接过来,不想阿煊又染了风寒,这几
日正吃着药呢。
倒是她的丫头除了那个叫姜草的,其余三个都收拾了箱笼过来了。
陆妍伶也就对那个叫红什么的丫头有印象。
这次来,这丫头又改了名字,叫绿篆,说是主子说了,下人的名字不能和表姑娘的名字犯忌讳。
许妈妈一听,就跟陆妍伶说,这位五姑娘别看年纪小,却是个极懂规矩的人,叫红梅红杏都学着点。
孙老安人听说阿煊病了便道:“你这里只管忙着,你小姑子那里我帮你看着,左右是邻居,我照应她几
分,也不过就是抬抬手的事儿。”
陆妍伶自然感激不尽。
孙老安人笑了笑,忽地和身边的白老太太笑道:“可是奇了呢,这做南北货的姜家我可从来没听说过,
老姐姐听过么?”
白老太太乐呵呵地道:“我一个内宅老婆子,哪知道什么南北货姜家啊,我就听说过一个大儒姜百先呢
。”
隔壁桌上的姜百先心中惊奇比这两个老太太只多不少,他盯着九宴看了半天,越看他,越觉得像是一个
人。
难道真是那个人?
可那个人不是二十年前远嫁他乡就死了么?
后来更是因为这个人,姜家嫡支被满门抄斩,无一存活,兴许只是相像吧。
有些话他这个做男人的不好问,就不停地朝着姜太太使眼色。
姜太太会意,接过白老太太和孙老安人的话头,装作无意地问道:“南国姜姓少得很,出名的,也就我
们姜家了,不过,我们那个嫡支……唉,老安人和白老太太也知道,这种事情说不得,至于做南北货的姜家
,我还真是没听说过。”
她停下了手中的筷子,似笑非笑地望向陆妍伶,“陆娘子,我原先还以为你家老爷和我们这一支姜家有
亲戚关系呢。”
姜太太的眼神让陆妍伶本能地有些不舒服。
这是什么道理?难道天底下之只能他们一家姓姜吗?别人统统都不能姓姜?
亦或是,只准他们这一支姓姜的发达,其余姜姓人家都活该默默无闻穷苦一辈子?
陆妍伶脸上的笑容就淡淡的,“不过是小本生意罢了,不出名也没什么,哪能个个都像姜先生一样闻名
天下呢?”
姜太太识趣地闭上了嘴,席间再无人提起姜姓的话题。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台子上的小戏唱得正好,姜家大门忽然一阵喧哗。
姜家的下人就这几个,还要在席间伺候人,看门的是白二老爷带来的小厮。
那小厮急忙忙地跑进来,说是冀北王府里来人了。
众人顿时惊疑不定,都不住地看着陆妍伶和九宴。
这二人不过是村里的田舍翁罢了,怎么建个房子还惊动了冀北王府?
只有孙老安人略微镇定一些,她小声道:“陆娘子,兴许是你在慈安寺做的素斋太好吃了,容太妃惦记
着呢,赶紧去前头瞧瞧吧。”
众人簇拥着九宴和陆妍伶到了前院,见到了冀北王府来的人。
出乎众人的意料,来的竟然还是个内侍。
这可非同一般了。
九宴作为一家之主,自然要上前招待这位内侍。
内侍是个年轻人,他下死眼看了九宴一眼,才颇为和气地道:“哟,咱家来的巧了,正赶上姜宅大喜啊
,咱家给姜老爷和姜太太道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