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祸起萧墙(1)
忧然2025-11-10 11:345,229

  关中地区,降雨连续不断,便如双方僵持的对峙,持续已有数日,李世民观望着灰朦阴郁的天,心中却豁然开朗……

  “各位,真是天助我也!该是……我们出击之时了!”

  李世民定站在帅座之上,俊冷的眸,流泛出些许耀光,扫视着座下的众位将领……

  众人皆是一惊,望向了他,如此阴雨连绵要如何出击?李世民见人人一幅惑然的神情,便微作一笑,道:“众位,突厥虽是善战的民族,可却多以弓箭见长,现下里,连降大雨,必筋弦松弛、胶性失粘,如此一来,他们……便如飞鸟折翅,其攻击力定大受影响,而我军一直住在幽州城内,取火进食、兵器锋利,此时不攻,又更待何时!”

  众人心下亦顿然通明,是阿,突厥军虽强,却也难抵天不作美,李世民审时度势一向敏锐,此番出战,想也定能一举破之!

  只一席话,便使得气氛悄然改变,众人心中,亦莫名翻腾,皆充盈了跃跃欲试的冲动……

  雨势仍然滂沱,放眼望去皆是伸手难辨的迷雾,但,雷声闷滚,唐军的气势,亦有如声声彻天的沉雷般迫迫逼人……

  突厥倏见此来势,怎不惊慌?万没想到,李世民会在这样的天气下奋然出击,慌忙之间,竟不知该进该退……

  颉利性子暴躁,又争强好胜,自要出迎一战:“同在雨中,谁又怕了谁?传我命令……”

  “且慢!”

  相比之下,突利倒是要冷静许多,赶忙打断了性急的颉利:“依我看……绝不可冒然出击!且看唐军如今气势汹汹,显是有备而来,反观我军,情绪浮动,仓促应战,恐……定不能胜,如此……劳损了军力不说,还挫伤了士气,有百害而无一利阿……”

  颉利犹疑的望了眼突利,眼皮微眨,李世民在河边的一席话,仍盘绕在心里,眼见如今唐军突然来袭,突利又做反对,心中便更加疑虑重重……

  突利亦小心的不露声色,心中也自有一番盘算,他与颉利不和已久,怕终有一天颉利会容不下他,倒不如为自己多寻出条后路来,见颉利犹豫,忙又道:“再说……以我突厥之强,又何必逞一时之能,如此恶劣的条件,也未必能胜,来日方长不是吗?”

  颉利眼眉一结,倒凝出些许然色,望了突利一眼,想来也是,此时唐军显然士气正胜,而自己却是仓促的毫无准备,何必去冒了这等风险……

  颉利沉下声音,叹息道:“嗯,也……确是有理!那么……”

  颉利望了望身边的叔父阿史那思摩:“那么……便有劳叔父走一趟了,去……与那李世民议和!”

  阿史那思摩立忙起身,虽没准备,但也自不好推脱,只得硬着头皮,低低的应了一句,心中一阵乱跳,望了眼凝眉而思的颉利,恍恍惚惚的退了出去,素闻那李世民诡计多端,阿史那思摩心里,着实没有把握,说不定一个不好,便被他设计了……

  压沉的天地间、仍是风雨呼啸,席卷横扫的声音着令人栗栗发颤,那风,裹着刀兵的凶鸣,那雨,倾流着唐军士气如虹的吼叫,乌云瞬间遮笼了整片天空……

  “大……大汗!”

  阿史那思摩急促的声音,带着雨的寒意,直从外面跌跌撞撞的跑回来,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一时说不出话来……

  颉利浓眉一蹙,不耐烦道:“干什么慌慌张张的?有话快说!他李世民还敢难为你不成?”

  再怎样说,如今也还是突厥为上,而唐为臣,颉利倒不信李世民会不给分毫颜面,难道他竟不怕过了这次,突厥便会卷土重来吗?如此考虑不周,可不像是李世民!

  “回……回大汗!李……李世民同意修好,再定盟约!”

  阿史那思摩终喘匀口气,赶忙道:“只……只是……他有一个条件……”

  阿史那思摩的眼,有意无意的偷瞄向一旁悠闲的姬陵,放低了声音,颉利亦随着他的目光望了过去,一时沉默间,自也引得所有人纷纷侧目……

  姬陵心中“咯噔”一声,他也是聪明人,心中又是有鬼,如此明显的暗示,怎猜不到阿史那思摩下面的话语?不禁……便颤抖了身子,脸色煞白……

  不错,李世民唯一的条件便是——要姬陵前去议和!

  阿史那思摩将详细情况报给了颉利,颉利蹙凝着眉,一时不解,但看着姬陵莫名紧张的脸孔,心中亦有犹疑,莫不是出使大唐之时,得罪了李世民不成?但叫他去看看,说不定只是羞辱教训一番,也好解了这眼下之急……

  姬陵虽千万个不愿,但望着颉利沉暗如铁的脸色,却不敢拒绝,想想自己,好歹也是突厥宠臣,前去议和亦算来史,所谓两国交兵不斩来史,凭他李世民万般能耐,还敢杀了他不成?想想倒也松下了心,况,他这个人向来喜欢讨好,若此次之行,能为颉利解了困扰,岂不又是大功一件?想着,竟还生了些许乐意……

  突利望看着姬陵变化的神色,心中亦是百转交集,这个人,他向来不喜欢,只是颉利一直听信重用于他,想李世民何等之人,议和大事,怎会单叫去他?这其中……必有用意!

  于是,突利主动请命随姬陵前去,颉利心烦气躁,亦没做多想,想多一人前去也好,便应了……

  幽州城内,雨亦倾盆,风更加猛烈,雷越发狂放,天地间笼罩着如墨泼洒的黑沉……

  李世民冷冷的坐在帅座之上,低看着下面仍傲目高抬的姬陵,心中翻滚如浪涛湍急,阿利那胭死时凄惨的面容,仿又浮现于眼前,不觉得、便握紧了手指……

  “议和?”

  李世民幽冷的声音,直叫人莫名发寒,他慢站起身来,一步一步、逼近着眉目高举的姬陵:“世事果真难料,没想到……此时再见大人,竟是要与我大唐议和!”

  姬陵心中轻轻一颤,被他盯得毛骨悚然,刚刚还傲慢的眼,立时失了光泽:“秦……秦王殿下特要姬陵前来,真是看得起姬陵,只是不知,秦王……所为何意阿?”

  何意?

  李世民鹰眸一栗,眨眼之间,腰间佩剑便铿然出鞘,迅疾如电闪风驰,剑锋直逼在姬陵脖颈之上,寒如霜雪:“哼!还需本王提醒于你吗?是要自行了断,还是要本王亲自动手!烦劳大人二选其一!”

  突如其来、毫无预兆的举动,令所有人都为之一惊,便连唐军众将都互看着、颇感意外,本来李世民单要姬陵前来,便已令众人不解,如今再见此架式,显是两人之间定有仇怨!

  李世民鹰锐寒冷的眸,扩散出万千光仗,姬陵仿如木雕石刻般早已僵直了身体,唇齿之间,战战发出细微的碰撞之音,身体抖动如筛……

  突利亦感疑惑,自也被李世民此举着实吓了一跳,就说他现在占据着主动,可难道他竟不考虑与突厥日后的关系,不论他与姬陵有何私怨,竟……真敢动手杀了他不成……

  突利黑眸一转,自己与颉利颇有不和,姬陵自“功不可没”,没少尽他挑拨离间之能事,此番他愿随姬陵前来,便是要为自己伸展一条强而有力的人脉,眼见李世民眼风如火,心中到生一计……

  “秦王!秦王有话好好说!不知这其中……别是有什么误会!”

  突利轻按住李世民坚举的手,眼光却柔和,李世民冷看他一眼,却手腕一翻,更贴紧了姬陵僵硬的脖颈:“误会?胭儿之死……本王今日……定要他一个交代!”

  阿利那胭!

  突利心中亦猛然震颤,结凝住眉,厉望向瑟瑟而抖的姬陵,却见他目光闪躲,颤颤的绵软了膝盖,矮下身子,扑通跪倒,李世民的剑亦随之下落,仍架在他脖颈之上,无半分松懈……

  “秦……秦王!公……公……公主……公主之事,实……实是误会,实是误会阿!一切……一切都是……都是齐王的主意,小人……小人……只是……只是一时贪财,便……便助了……助了他,助了他而已阿,杀……杀公主,也都是……都是齐王为了……为了编排殿下,而……而……”

  姬陵紊乱的喘着粗气,冷汗淋漓,竟没能再说下去,哼!小人果然是小人,只需吓吓便什么都说了……

  李元吉!

  李世民果不其然的狠狠一哼,剑锋突横,在姬陵脖颈上划出一条细细的血痕,沿剑流下:“齐王……哼!齐王若无你相助,又如何进得了鸿胪寺!又如何……如何能……如何能伤害到胭儿!”

  阿利那胭冰凉绝望的眼神,仿在李世民眼前来回摇晃,众人见李世民眼中戾气腾腾,都不觉一栗,他每一次用这样的眼神看人,恐都要有一番风雨……

  姬陵颤颤的不能言语,僵硬许久,方才缓过些神志,却麻木得竟觉不出颈上疼痛:“齐……齐王……齐王说……说倾慕公主美貌,可是……可是公主的眼里,只有……只有秦王阿!这便……这便许了我钱……钱财,可我……可我万没想到……万没……”

  “住口!”

  李世民厉吼一声,再被惹起的歉疚之心,椎椎而疼,望着姬陵那张猥琐的小人脸孔,心中更加怒意横生:“休要狡辩!当时本王受公主之邀前去鸿胪寺,你脸上的表情,已经把你出卖得干干净净!本王……永远也忘不了那般可恶的神情!哼!恐怕当时……你是断不会想到今日的吧?胭儿与你向有嫌隙,所以……所以便联合了齐王,一拿钱财、二除心患,你们各取所需,齐王不过就是贪色,而要胭儿命的……恐怕是你吧?还敢说你不知?你当本王是三岁孩子不成!”

  李世民高亢的声音,震得身边之人俱是一抖,姬陵深吸口气,赶忙摇手:“不……不是……不是的!是……是齐王说,说……公主活着,此事败露定无好处,而且……而且……公主那么喜欢秦王,却被拒绝,若说为秦王自尽,定无人怀疑,到时候……到时候……大唐天子便……便会……”

  姬陵微抬着眼皮,没敢说出口来,李世民冷冷一笑,自也无需他说,李渊轻则责他,重则借口罚他,总之,是借此事来使自己被动,李世民眼眸倏的紧收,终还是自己连累了阿利那胭:“哼!你便敢说……你……不想胭儿死!”

  随着声音的重落,剑掠的银芒倏然划起一道刺目的光线,屋外雷声乍起,所有人都睁大了双眼为之失色,但,李世民的剑,却始终没能刺下去,非他有所顾忌,只是……有个人比他更快……

  李世民眼目侧横,长剑停留在半空,突利生冷的面孔,纠结的抖动,手握的两刃长刀,已牢牢扎在了姬陵胸口、准确无误……

  姬陵的眼,只有半分颤抖,唇角欲要牵起,却只剩下倒地的力气,长刀自他的心脏处狠狠拔出,血流如注……

  李世民不解的望他,迎来的却是突利了然的目光:“秦王……都要为胭儿报仇,更何况是我!”

  李世民略一结眉,与他对视,良久,二人皆未曾言语,身边之人亦不作一声,一时之间,似只能听到屋外风雨的呼号……

  突的,突利扯开了唇角,眼纹浅扫:“秦王……无需讶异,秦王不是说过,你我……乃为兄弟吗?”

  李世民亦作一笑,真心假意的倒是很难看出:“不错!兄弟!”

  “呵……”

  突利更伸出手掌,停在半空:“那么……我们便是兄弟!姬陵之事也自有做兄弟的去向我突厥说明!胭儿的事……也自不会再冤枉了兄弟!”

  李世民体思他每一句话语,他向来知道突利与颉利的嫌隙,恐他诚挚的言语中,多是拉拢之心,但,若能与突利站在一起,想也没什么坏处,李世民轻勾起俊唇,亦伸出手去,两手相握,笑容中、却各有心事……

  李世民将突利送至门口,却突觉出了寒意,抬眼望望雷雨交加的夜空,眼神亦倏然空蒙,终是为阿利那胭出上了半口气,而另外一半……

  李世民深深一叹,好累……无忧,真的……好累……

  突利带着议和的新盟给与颉利,又当着突厥众臣的面,将姬陵陷害阿利那胭一事添油加醋的讲了,颉利虽震撼于姬陵的死,但,若如突利所言,姬陵恶意陷害阿利那胭,那么自己若责难于他,恐人心不服,想突利定也是出于私心居多,颉利虽心知肚明,却也不好发难,此次侵唐,真是令颉利苦在心中,郁郁难言……

  李世民再次兵不血刃,无费一兵一卒,只以智勇便令突厥强敌畏惧而退,竟还达成了议和新盟,李渊本该欣喜,但,却莫名的更加焦烦……

  这一次,没有加官、没有封赏,自也在李世民意料之中,一切平静得反令人心浮躁……

  秦王妃夜讨圣旨一事,已在长安城传得沸沸扬扬,说法不一,各种传闻层出不穷,李世民回府路上已听到不同说法,但,无论如何,想无忧定是受委屈了……

  自己刚刚回来,府中亦有诸多事情需要处理,可他却顾不得,心中急切得禁不起片刻等待,只想要马上见到无忧,想知道事情的真相,更……想她……

  天气许是湿沉,无忧的房门半打开着,李世民刚走到门口,便听到一阵孩子的嘻闹声,不由得便放轻了脚步……

  无忧轻坐在紫红梨木的园桌旁,穿着身淡青色织花曳地的裙,怀中轻轻拍哄着可爱的女儿,膝边围绕着玩耍的承乾和青雀,如此一片欢和的景象,实看不出日前竟有一场劫难曾经袭来……

  李世民轻作一叹,烦乱的心,渐渐安宁,心爱的女人、可爱的儿女,他突然感到无比幸福……

  青雀毕竟还小,不过三岁而已,胖胖的、还跑不太稳,一个不小心,便摔在了地上……

  “青雀……”

  两个关切的声音,同时响起,无忧自是一怔,转侧过头去,李世民已冲到了青雀身边,将他抱起:“青雀,摔疼没有?”

  青雀见到父亲,竟抿开了小嘴,搂住父亲的脖子,咯咯一笑:“爹,不疼……”

  李世民把青雀搂在肩头,宠爱的抚蹭着,却责看向承乾:“承乾,你做哥哥的,见弟弟摔到了,怎也不知扶弟弟起来?”

  承乾眨巴着眼,小脸倏的收紧,每次只要父亲的脸色稍变,他都会很怕,不禁便靠到了无忧身边,望着李世民,却不敢说话……

  无忧亦望向他,她知李世民、偏爱青雀和小仙女似的丽质,倒不是不爱承乾,只是相比之下,对这个大儿子,反淡去了很多,无忧也正因为知道,才在这三个孩子中,疼爱承乾多一些,也使得承乾更加依赖于她……

  “你看你,孩子磕磕碰碰的还不是常有的事?承乾也还小,你又冲得比谁都快,如何还责备起孩子?”

  无忧一手抱着丽质,一手轻搂住委屈的承乾,秀眉微蹙……

  李世民也只是顺口一说,见无忧责怪,忙放下青雀,走到了她的身边,无忧向来只着淡妆,不过略施脂粉,原便透润的脸,更托衬得水丽娇秀,李世民心中一动,只数日未见她,竟已觉好久好久……

  俊长的手,不禁便落在了她玉致的颊上,宠溺爱惜……

  “带小王子、小郡主下去……”

  李世民抬眼,吩咐着两旁低下目光的侍女:“没有叫,谁……也不准进来……”

继续阅读:第九十六章:祸起萧墙(2)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唐风月(全三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