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鸷“嗯”了一声,僵硬的坐在一边。打量了一周这草屋子里面,虽然小,但是家具是有的,床、小桌凳,还有洗脸盆架,杨大胆说杨奔会做些木匠的活计,看来这都是他做的。
巧娘衣着朴素,看起来有些老相,含笑对着杨鸷行了礼,杨鸷含蓄的点点头。
巧娘做了个手势,三个孩子立即坐去小桌前,巧娘盛了满满一碗,先端给杨鸷,杨鸷摆摆手,说吃过了。巧娘便给孩子们每个人分了一块排骨和一小碗米饭。
孩子们吃的津津有味,连碗都舔的干干净净。巧娘则是和杨奔坐在榻上一人一碗吃着,杨奔把自己碗里的肉夹给她,巧娘红着脸摇头,不肯吃肉,只肯喝汤。
两个人你谦让我我谦让你,让原本敝塞的小草屋里充满了家的暖意。杨鸷咳嗽了一声,站起身出了屋。
等他们吃完了,他回去,拿匕首割开衣角,取出了一张银票,塞到杨奔的手上。
“大哥,这,这……”杨奔吓了一跳,这可是一百两的银票!是他一辈子都赚不来的巨款。
“给你你就拿着,放心我没当土匪……明儿去镇上,好好治一治你的腿,不能再耽搁了,再置办个像样的宅子。”杨鸷淡淡的说道。
杨奔手有些抖:“那爹娘那边……”
“不告诉他不就完了。”杨鸷瞪了他一眼,这呆子从小就是太老实,估计杨大胆一问,他就把实话说出来了。
“村子里上了冻,恐怕没法儿盖房。”杨奔听大哥的话,把银票交给巧娘,巧娘小心翼翼的收好。
“没让你盖,去镇上买一处。”杨鸷看了他一眼说道。
杨奔“哦”了一声,连连点头。
“可家里的地怎么办呢?爹他不爱干活,三弟又不会干,四弟天天不着家。”杨奔又叹了口气惦记家里的地。
“你不是被分家分出来了吗?操心这些做什么!”杨鸷没好气的骂道。
杨奔这般愚孝,又何曾得到他们爹的青眼过?还不是被扫地出门了。
杨奔有木工手艺,在镇上反而更容易生活下去。巧娘又会养蚕织布,两个人以后赚了钱,依着杨大胆那种势利眼,反而觉得他二儿子出息了。
而不是守在这一亩三分地。
杨奔还在犹豫,巧娘急的脸通红,她是很想去镇上的,以后织了布就可以直接卖到布庄,不用每次都要步行走老远了。
“爹,去镇上,是不是可以进学堂了?”最小的娃娃奶声奶气的说道。
巧娘闻言,眼睛亮了亮,使劲点头。他们三个孩子年龄都是相隔一年差不多大,老大七岁,过了启蒙的年龄了,小的也该进学堂了。公公婆婆可舍不得束脩银子,就只能耽搁着。
“对!这是大事,咱们听你大伯的,搬家去镇上。”杨奔从小目睹了爹爹对老三的偏爱,知道念书的人才有出息,于是一下子就不顾虑别的了。
杨鸷挑了挑眉,看着四五岁的奶孩子,心道没想到这呆子还生出了个机灵猴来了。
杨鸷办完了这件唯一算是让他惦记的事,回去正要叫明雅意走。
“哎呦,彘儿你不早说,原来这位小姐就是你三叔家的那个在京城的外甥女呢!”邓氏一手拉着明雅意,一手激动的大嗓门喊道。
杨鸷:“什么三叔?”
杨大胆也笑眯眯的开口:“你可能不记得了,以前是住在咱们村子最西头,宅子最气派的的那家啊。”
一说西头,杨鸷就懂了。这杨家村村子大,西头住的是村子里的有钱有势的,东头则是穷人佃户之类的。
一个村子姓杨的,多少沾点亲带点故,但是杨鸷这种每天放牛赶鸭的愣头小子,不认识东头的富户也正常。
“这按辈分算啊,明小姐得管我叫声三外公,你就是她表舅。”杨大胆乐呵呵的说道。
表舅……
明雅意有些凌乱,杨鸷更是咬牙切齿。
去他娘的表舅!
在杨大胆笑眯眯的期待注视下,明雅意没了法儿,开口喊了声:“三……”
“艹!”杨鸷扔下了锅和盆:“还不收拾收拾,走晚了镇上的客栈都打烊了。”
“你们要去镇上住啊?”邓氏正愁着他们人多,住在家里住不开呢:“那明天一早就回家,来吃早饭哪!”
明雅意说只留下油和盐,就当真只留下这两样,那半袋子米又收了马车上了。
不为别的,邓氏就惦记着那半袋儿米。今儿才吃了一碗,就被杨彘那败家子就给带走了。
明雅意点点头,有关外祖家的事,杨大胆透露说他知道一些,今天有些晚了,待明日再来问清楚。
他们在镇上找了家客栈住下,当天夜里,气温骤然比白天的时候又冷了很几分。明雅意她们跟店家多要了好几床被。
“几位客官,小店里多余的被子就剩下这几条了,外头店里的棉花和炭火都卖出了天价。实在是这天气太冷了,是一天比一天冷啊。”店小二愁眉苦脸的,每天都有客人来要被子和炭火。
这被子稀缺,炭火就更不用提了。
明雅意给了几个碎银子,店小二又烧了好几壶热水过去。
哎,今年这冬天恐怕难捱啊。
明雅意泡了个热水澡,钻进冰冷的被窝里,听着窗棂外面结冰的声音,好一会儿身上才暖和过来,然后沉沉的闭上了眼睛。
意识进到了扶桑地,收了一波稻米,打理了一下那些药材之后,她看着随着种的东西越来越多,凭空多出来的空地也越来越多,心里多了一丝安全感。没有找到外祖一家的失落,也微微减少了一些。
明雅意做完了供奉任务,就去了小竹屋。
她发现了,她去到一个地方,这联络任务里面联络的也是这个地方的亡人和未亡人。
在这里,她还发现有冻死的,家人给烧了纸钱和衣裳。
明雅意心里暗惊,竟然开始冻死人了。
这几个年头,百姓的日子一直不好过,朝堂尔虞我诈,不少站错队的大臣都丧了命,比如说她爹明侯爷。北方战乱不休,南方天气异常。
如今只是个小老百姓的明雅意,也只能随波逐流,只求活下去,找到亲人和根,让她不至于如同一片漂泊的浮萍。
天还未亮,杨鸷和柳陌白出去买了热乎乎的大包子。
明雅意小口小口的吃着,吃完了商议杨鸷:“咱们先去你家吧?杨……三外公他说他知道我外祖一家的事。”
“咳咳咳!”还没等杨鸷瞪眼,柳陌白差点被包子馅儿给呛死:“这三外公可不兴叫啊,那明小姐岂不是以后得喊咱们老大,一声表舅了!”
这叫什么回事啊,来到家乡,两人成舅甥了。
明雅意踯躅了一会:“我姨娘曾经说,你们家乡这边,家族对辈分上很讲究,乱不得的。”
杨鸷嗤笑一声:“走吧,大外甥。”
明雅意被这声大外甥给噎的半天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