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第一章
秋高气爽,天空中不时有雁群向南飞过,林子里各色的果实挂在枝头,少有人摘。
任凭七国征战连年,战火纷飞,巴山楚水之间,却呈现出难得的安定祥和,宛若不在这个世间,而山民们除了年比年更重的赋税,和越来越频繁的征召之外,生活一如既往。
除了徐福这种行遍七国,闯荡于战火之地的江湖中人,以及经营于各国的行脚商人之外,寻常百姓,并不知道今天哪国与哪国开战了,明天哪个国家又被灭……。
徐福一个大男人,带着梅绢、吕臣和姬如三个不满十岁的小孩,已经从梅城向北走了三天了,这时已经穿过梅山的山区,来到巴郡与梅山交界的乾埠渡,也就是当初丁义救助吕蜴的地方。
从这里渡江,就可以到达巴郡,是秦国的地界了。徐福因为带着三个小孩,不方便走崎岖的山路,更不用说经过原始森林和大雪山,直接到达昆仑了。
所以他们选择的是一条相对来说比较好走的路,就是从巴地,经汉中,再到咸阳,从咸阳往西,经河西之地,穿过西域诸国,最后到达昆仑山。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一路走下去,又何止万里,非三两个月不能到达。
吕臣和姬如都是腰间挂着一把小剑,背着小弓,腰挎箭囊,梅绢没有带弓箭,腰间同样挂了一把小剑。三人也没带什么行李,每人只带了一身换洗衣服,都给徐福背着。
这三个人的装束,如果是大人,自然没什么问题,但放在三个不满十岁的小孩身上,让人看了多少有点突兀。
相比三个小孩,徐福则是游走各国的士,或是江湖游侠的标准装束。这个时代的侠和士一样,都是峨冠而袍,腰悬三尺之剑,故后世把侠和士并列在一起,称之为侠士。
徐福一个侠士打扮的青年人,带着三个侠士打扮的小孩子,在深山中自是没有什么问题,出了山就有点打眼了。
在乾埠渡,往来客商居多,他们虽对徐福一行四人有点好奇,不免多看几眼,不过是好奇而已,也就看个稀奇。
过了乾埠渡,一路往北,行不到一日,徐福带着三个小孩来到巴郡重镇涪陵。
徐福带着三人正在街道上走着,碰到一个少年男子骑着一头小马,马后带着一行十几个家丁模样的人,高声朝他们喊。这少年男子见了梅绢等四人,用马鞭指着走在前面的吕臣叫道:“咄!兀那小孩,你那弓箭好生奇怪,拿来一观!”
徐福一路上都是走在三个小孩的后面,走在前面的一般都是吕臣或者梅绢,此时正是吕臣走在最前面,梅绢走在吕臣之后。
吕臣本是贵族出身,自有一股傲气在,听到这个少年极为嚣张无礼的口气,眼角也没抬,当作没听见一般径直往前走去。
谁知这少年见吕臣不理睬他,自感丢了脸面,朝吕臣迎头一马鞭抽了过来,如若抽实了,虽不致命,皮开肉绽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吕臣不曾想这个少年如此肆意妄为,而且他进入童子军不过三五个月,身手还不如小他两岁的姬如,眼看就避不开了,徐福又在最后面,在此大街之上,也不好显露太过骇世惊俗的手段,这就有点应付不过来了。
吕臣眼睛一闭,身子一挺,准备硬受这一鞭,可过了一会,鞭子还没抽到他身上,他以为那少年收手了,睁开眼一看,却见那个少年手中的鞭子只剩半截,梅绢手握小剑,站在他身侧,显然是梅绢用剑将鞭子削断了。奇怪的是他似乎没怎么听到声音。
梅绢虽然不到三岁,但他几乎是一生下来就开始修练道家至高无上的玄牝功,后更得黄石道人传予玄牝真功,已经成功激活了上中下三个丹田,步入了先天之境,他还自练了太极拳和太极剑,除了年纪小点之外,武术一途,几入宗师之境,此时出手,除了徐福能看清他的动作之外,其他人只觉得眼前一花,吕臣身旁就多了一个人,少年的马鞭就被削断了。
大家只知道这马鞭是梅绢削断的,至于他是如何削断的,对不起,没看清。
那少年呆呆地望着手中的半截马鞭,张口结舌,不知所措。
“你这小孩,怎么如此无理,平白无故削断我家少爷的马鞭?!”这时马后走出来一个二十多岁腰挂长剑,身穿皂色衣服的青年,张口对梅绢斥道。听他口气,应该是这个少年的仆从或者是护卫。
姬如在那少年用马鞭抽吕臣的时候,也已经把小剑拨出来,准备上前相助,只是她身手不如梅绢,还没做出动作,就被梅绢出手解决了。此时见这青年强辞夺理,不由自主地回头看了徐福一眼,在她的观念里,这时应该轮到徐福出面解决争端了。
徐福此时反复不着急了,显得无动于衷,好象他根本就不认识这三个小孩一般,眯着眼睛,面带微笑,如局外人一般看热闹。这十几个人在他看来,都不过普通人而已,他应付起来轻松得很,若真的威胁到梅绢三人,他随时可以出手阻止,徐福刚才看到了梅绢的表现,现在就想看看他们如何应付眼前的局面。
梅绢此时调动了全身的感官,周围的一切全在他的感观之中,徐福的神情自然逃不过他的目光,对于徐福此时的想法他自是明白,他自己初入江湖,也想试试身手。
梅绢面对这个青年狡辩式的责问,并没有作声,只是用嘲讽的眼光瞟了他一眼,嗤笑一声,一边小心戒备,一边招呼吕臣和姬如朝街道旁边的一个店铺退去,拉开和这伙人的距离。
“怎么,削断我的马鞭就想溜吗?”马上那个少年见梅绢没有出言反驳,以为他们是怕了他们人多,从被削断马鞭的惊惶中清醒过来,一边招呼手下人围上来,一边得意地叫道。
“我们要溜什么?你自己不讲理,随意拿鞭子打人,没砍断你的手就算客气了,削断你的马鞭算的了什么?”梅绢不答话,姬如早就忍不住了,头一抬,手中小剑往胸前一横,反唇相讥。
“哟,这小丫头好生厉害,还要砍本少爷的手,来,你来砍一个试试。”马上少年戏谑地对姬如笑道。
姬如手中剑朝少年一指,还要回话,梅绢却将她拦了下来,示意她靠后,徐福早就站到了街边梅绢他们的身后一点点,这个位置,只要这些人出手,他一个闪身就能上前挡住。
梅绢让吕臣和姬如稍稍靠后,离徐福更近些,确保他们的安全,自己上前半步,双脚不丁不八地站了个桩,手中提着小剑,对少年说道:“多说无益,你待如何?”
“你家大人没告诉你吗?损坏东西要赔!”那少年一边说,一边看看徐福,他对徐福一直在一旁看热闹的态度有点捉摸不透,小孩子吵架,大人早就该出面了,怎么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难道他们不是一起的?可他又隐隐地护着这三个小孩,这也是很容易就能看出来的。
“呵呵,损坏东西要赔不假,不过我这不是损坏东西,而是教你怎么做人,你大人没告诉你,受了教,就要交学费的吗?”梅绢见他一副吃定自己一行人的样子,也不示弱,嘲讽道。
“少废话,把你们的玩具弓箭交出来,当作赔偿,这事就算了结,否则,别怪我们以多欺少,大人欺负小孩了。”那少年见斗嘴讨不了便宜,便沉声放狠话。——也不是狠话,估计他真能做的出来。
“你确定要我们的玩具弓箭?”梅绢不急不恼,反而微微一笑道。
“我看你们这玩具弓箭倒也别致,勉强抵得上我的马鞭,就便宜你们了。”少年哪能没看懂梅绢的嘲弄,不过他当成梅绢是同意了,就是想假戏真做,来个硬抢,硬抢之后还能用话堵住别人的嘴。
“也罢,你既说这是玩具弓箭,不妨让我们用这弓箭射你一箭,你要是躲的过,便给你也无不可。”梅绢说完便示意姬如把弓箭取下来给自己。梅绢虽是三岁不到,但身高已不输吕臣,力气更是比姬如和吕臣都大,而且此事既已出头,便由自己来操刀解决更好。
这少年当然知道这不是玩具,而是铁弓,只有用天外陨铁才能打造出来的铁弓,不然他也不会眼热,要想方设法弄过来,他知道这种铁弓威力尤胜硬木弓,虽然对方是小孩,他也不敢让对方向自己射一箭啊。
见梅绢铁弓在手,张弓搭箭,作势要射自己,这少年吓得慌忙跳下马来,躲在马后面,大声对手下喊道:“还愣着干什么,去把他们拿下,弓箭和剑都缴了。”
这下十几壮汉拨出长剑,便朝徐福等四人逼了过来,还好梅绢一早就叫吕臣和姬如向街边靠,这时后方是店铺,不至于四面受敌。
吕臣见状也拨剑在手,和姬如一左一右护在梅绢身前,梅绢则张弓搭箭,不过他并没有将箭射出去,而是朝街对面酒楼的二楼上的一扇窗户叫道:“尊驾是要见了血才肯出面吗?”
梅绢声音未落,便见这扇窗户吱地一声打开,一个中年男子威严的声音传了出来:“都住手!”这十几个壮汉听得喊声,便一齐停了下来,退了回去。梅绢也把弓箭交给姬如收好。
少顷,从酒楼走出一对中年夫妇,那妇人朝少年佯怒道:“林儿,你又惹事了,回去好好收拾你。”那中年汉子则上前和徐福等人见礼:“在下唐康,见过先生。”又朝梅绢点了点头,用赞赏的眼光看着他道:“小公子好生厉害,有勇有谋,眼力更是非凡,你怎么知道我和他们的关系,又怎么知道我会出面阻止他们?”
【作者题外话】:本章为第二卷第一章,从这一章开始,梅绢要从梅山走出来,在江湖上行走了,后面会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