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廖不知道问题出在他和老婆谁的身上,这种事太敏感了,他本不想直接和老婆明说,也更不愿意承认毛病出在自己的身上。和老婆旁敲侧击地暗示过几次后,老婆也都没有领会,索性就不再提起这个话题了,就像面对生活的态度一样,他觉得顺其自然算了。
这天下班后,老廖在小区外绕了两圈才终于找到了一个停车位,旁边那个价值不菲的越野车还压着他这个车位的线,所以他把车停的小心翼翼的。他并不抱怨对方把车停得不规矩,而是愤恨地想,等有一天他要是能买得起这么贵的车,也要把车停得这么肆无忌惮。想归想,他还是担心会蹭到这台车的车漆,因为那样就意味着这个月的开销又要增加了。
停完车,老廖在车里坐了好久,不知道是不是他这个年纪的又一个通病,他越来越不愿意回家了。可是就算再不情愿他也还是要回去的,毕竟那是他的归宿。话又说回来,他不回家的话还能去哪儿呢?
老廖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家走,如果用哲学的角度来看待他的方向和轨迹,他其实也是在一步步走向人生的终点。
在楼下,老廖下意识地抬起头向上面看了看,他的家住在二楼。抬起头就看得到,在他家阳台隔壁的那个窗户是邻居刘伟的家。邻居是一对小两口,两个人搬进老廖隔壁刚刚一年多,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刘伟倒是很喜欢和老廖聊天,可老廖却不是很爱说话,其实他对谁都保持着一种礼貌又冷漠的距离。现在的城市里,人们的头上住着人,脚下也住着人,大家都习惯了盯着头上的人,提防脚下的人。人情世故被钢筋和水泥包裹着,彼此之间的关系都隔着厚重的壁垒。
刘伟的阳台上一周之前安装了一个很文艺的灯,亮起来会有一种很柔和的光,会把外面一小片的范围照得如梦似幻,老廖虽然古板又无趣,但也明白那个灯应该不会太便宜,也只有年轻人才会舍得买那种并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
打开门,扑面而来的还是那种十几年如一日的味道,老婆早早就把饭菜摆在了桌子上,这种味道就像是余生,一眼就能望到头。像老廖这种人的生活不能算得上是生活,只能算是活着。他只是生活了一天,但重复了三百六十四次罢了。
吃饭的时候,老婆很随意地问:“对了老廖,书房的等坏了有些日子了,节能灯你买回来了吗?”
老廖听完直拍脑门儿,懊恼地说:“我给忘了。”
老婆只是哦了一声,就不再说什么了,反正坏的是书房的灯,又不是卧室或者客厅的,并不会影响她看电视剧。
老廖回头看了一眼书房的门口,天还没有彻底黑下来,可书房里面却显得阴恻恻的。老廖的心里忽然那一动,他问老婆:“这灯是什么时候坏的?”
老婆说:“一个礼拜喽,都提醒你好几次了,可你总是忘记。”
老廖心里咯噔一下,连老婆后面都唠叨了什么都听不见了。一个礼拜之前?他想起来那不就是邻居刘伟的家里按了那个阳台灯的时间吗?
邻居家安了一个灯,他家就坏掉了一个灯,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想着想着,老廖就笑了,他笑自己实在太幼稚了,这能有什么关联呢?根本就是毫无科学根据,更没有逻辑道理可言。
不过有些事就怕琢磨,这个头就像是河提上的一个小裂缝,口子一开,缝隙就会越来越大,直到堤坝溃散为止。
老廖忽然想起一年之前,刘伟刚刚搬来的时候。刘伟和他的媳妇带了一些水果来串门,说自己初来乍到,所以来拜访一些邻居。
老廖虽然觉得有些突然,但总不能把这个新来的邻居拒之门外,所以就把他让进家里然后简单地聊了起来。
在交谈当中老廖得知,刘伟和媳妇都是公司的职员,两个人在这个城市里打拼了很久,现在终于可以买一个自己的房子了,可是装修是个大问题,两个人又是对装修一窍不通,所以就冒昧地过来想向邻居请教一些装修的经验。
坐在老廖的家里,刘伟还直夸赞老廖家的装修考究,他很喜欢。
老廖倒是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这房子还是几年前装修的,当时老廖也是下了很大工夫的,从装修材料的挑选,到装修工人的安排都是他一手操办的,只要有空他都会亲自过来监工,总之他自己也很满意装修的效果,老婆一直对装修什么的不太感冒,她觉得房子只要能住人就足够了。
既然有人欣赏,老廖的态度也发自内心地真诚了,他带着刘伟夫妻俩仔细参观了一些自己的家,从厨房到卧室,从书房到卫生间,就连阳台的布置和规划老廖都仔仔细细地讲解了一遍。
送走刘伟之后,刘伟的家就开始装修了,年轻人的素质毕竟还是高,他避开了邻居们休息的时间,只在工作日里紧锣密鼓的装修,等到放在装修完之后,老廖甚至没听到过几声噪音,这让他也对这个新来的邻居多少产生了一些好感。
还记得有一次老廖一大早准备去上班,正巧刘伟也刚从家里出来。刘伟和老廖打着招呼,可老廖却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刘伟家里的装修风格,他意外地看到客厅的装修简直和自己家里的风格一模一样,就连墙上挂着的那副壁画也和自己家里的那个是同一张,都是临摹的梵高的作品,虽然都是仿制品,但刘伟家的那副看起来尺寸更大一些,颜色也更鲜亮。
这件事让老廖的心里有些不怎么舒服,这完全就是抄袭了他的装修设计,还有那幅画,简直就是对他的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