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催命怨灵
李南寻2025-10-31 11:023,375

第一百六十五章:催命怨灵

殄文,又名水书,亦称鬼书、反书,是写给死人看的文字,传说殄文是一个叫陆铎公的人创造的。

鬼话连篇这个词之前也曾提起过,其中的“鬼话”也就指的是殄文,之所以连篇,正是因为殄文冗长复杂。

在以前,修道之人都能看懂殄文,甚至还能用鬼话来和鬼物交谈。但在时间的长河中,许多的东西都遗失了,以至于现在的我们根本就不懂这些。

我是第一次听到这种鬼话殄文,根本不懂刚才这段殄文的意思,看陈雪的样子也是同样如此。倒是陈雷,一直若有所思。

我想着既然他知道这是鬼话殄文,想必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于是抱着期待对陈雷问道:“雷哥,既然你能知道这是殄文,那是不是能明白意思啊?”

陈雪一听这话,也是急忙说道:“是啊,师兄,要是知道赶紧给我们说说,刚才这段殄文到底是什么意思?”

陈雷见我们都是非常期待的看着他。无奈的笑了笑说道:“以前师傅他老人家倒是给我说过一些,但当时我没太在意,刚才的殄文其实我也就听明白了一句,所以才能判断出这是殄文。”

陈雷说完,我有些失望,刚才电话里的殄文复杂冗长,光能听懂一句话估计很难猜到这段殄文的全部意思。

陈雪依然兴致勃勃,她急切的问道:“师兄你听懂了什么啊?你赶紧给我们说说。”

陈雷的目光转向了秦女士,神色有些复杂,他犹豫片刻这才说道:“我能听懂的一句殄文,意思是说杀人偿命,你们全家都跑不掉,全都要陪葬。”

陈雷的话音刚落,秦女士的脸立刻变得很难看,如丧考妣一般。闻听此言我立即想起了刚才的男鬼所说的话,它当时确实说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话。

想到这里,我也看着秦女士,带着审视的目光问道:“秦女士,俗话说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厉鬼不会无缘无故报复你们。你们是不是做了什么事,惹到厉鬼来报复你们?”

在我问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们三个人都盯着秦女士。现在的她快要哭了,一脸的不知所措。过了好一会儿,她摇头说道:“我一直在家带孩子,我丈夫在政府部门工作,我们从来都没有得罪过任何人啊。”

秦女士说话的时候,目光同样和我们对视,丝毫没有躲闪。从她的表情,我感觉她并没有撒谎。现在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有些事情只有秦女士的丈夫知道。冤有头债有主,厉鬼不会无缘无故的缠着这一家人。从最开始的鬼面藓,之后的鬼舔头,现在的鬼话殄文,这一切都不会是巧合的。

就在这时,我的脑海里灵光一闪,想到了爷爷曾经告诉过我的一种鬼物催命怨灵。我立即说道:“刚才说出这段殄文的应该是催命怨灵。”

陈雷和陈雪闻言,立刻看向了我,我再次说道:“催命怨灵这种鬼物在死前一定会对某人恨之入骨,带着怨气而亡。我爷爷说过,这种厉鬼报复人的手段很特殊,在以前,催命怨灵会以黄纸写上殄文,内容无非就是极尽恶毒的诅咒鬼话,然后每晚子时送到人的家中。

以殄文书写的黄纸带着怨气和阴气,时间长了,活人的阳气一点点消磨殆尽,最后就会如同诅咒的内容一样痛苦的死去。

这是一种非常不详的厉鬼,只要出现,受到诅咒的人都不会善终,就像是地狱中的催命使者一样,所以才被叫做催命怨灵。”

话说到这里,我再次看着秦女士,一字一顿的说道:“如果我猜的没错,你们家应该就是碰到了这种厉鬼,只不过是催命的方式不同罢了。”

言尽于此,秦女士早已经是面无血色,胸口剧烈的起伏着,显然我的话让她无法接受。

陈雪在这时问道:“催命怨灵为什么要如此多此一举,既然心中有怨气,为什么不直接报复,反而要搞出这么多事情?”

我没有回答她的这个问题,反而是给他们说了一个关于催命怨灵的故事。

在旧社会,官场是很黑暗的,说是十官九贪也丝毫不为过,官官相护,官匪勾结,这更是常有之事。

明朝年间,皇城之外的五十里,有一个县城,名叫做清风县。清风县里有一个小村子,住着不过几十户人家。

一日午间,村子里的一个农户老徐正在田间劳作,没想到一锄头挖下去,竟然听见了“砰”的一声响。老徐一愣,心说估计是挖到了石头,当即便翻开了地里的泥土。

哪知埋在泥土中的并不是一块石头,而是一个石像雕刻的蛤蟆。老徐见这只石像蛤蟆大张着嘴,瞪着眼睛,显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就将其带回了家中。

老徐只是觉得这只石像蛤蟆有趣,带回家里之后便放在桌上也没再去管,甚至都没给这只石像蛤蟆洗干净,蛤蟆身上都是泥巴,就连大张着的嘴里,也都是泥巴。

第二天,怪事就发生了,老徐的女儿徐巧早起打扫桌子,看见了放在桌上的这只石像蛤蟆。她当时觉得脏,准备将其扔出去。

可在徐巧拿起石像蛤蟆时,突然看见蛤蟆大张着的嘴里掉落了什么东西在地上。她当时也没看清,只知道是黄色的。

徐巧心中好奇,急忙蹲下身子查看,这一团黄色的东西就在她的脚边,她定睛一看,却不由有些惊讶,因为这掉落在地的东西有些像是一块碎金子。

徐巧捡起之后,掂了掂重量,差不多有好几两,拿在手里仔细查看,越看越觉得这就是金子。

徐巧立即惊喜的出声喊道:“爹爹,你快来看看。”老徐闻声,以为女儿出了什么事,急忙过来查看,却见女儿一脸的不可思议,眼睛紧紧盯着手里的东西。

老徐当即也看到了这块金子,他疑惑的问道:“这是碎金子?巧儿,你这是从哪捡来的?”

徐巧立刻把手里的金子递给老徐,经过查看,二人确认这就是一块金子。老徐喜出望外,激动的问道:“巧儿,这是哪来的?”

徐巧说是从蛤蟆嘴里掉出来的,老徐当时不信,开口说道:“昨天带回来蛤蟆的时候嘴里有土,不然我再塞点土看看吧。”

当即他又将蛤蟆放到桌子上,在蛤蟆嘴里塞了土。第二天一早,果不其然,蛤蟆嘴里的土又变成了一块金子。

一家人是非常的高兴,日子也因此过得好了起来。但是好景不长,蛤蟆的秘密被有心之人发现了,很快县太爷于海就知晓了老徐家里有一只口吐金子的石蛤蟆。

于海心思活络,想出了能够将石蛤蟆据为己有的办法。他知道老徐家里只有一女,尚未婚配,便带着许多的礼品亲自上门提亲,想要娶了徐巧做二房。

来到老徐家中,于海绝口不提石蛤蟆之事,只将来意告知老徐,并承诺等到二人成婚之时,将老徐接到县城府内居住。

于海长得仪表堂堂,又巧言妙语,老徐觉得自己女儿若是能嫁县太爷,自然是天大的好事,徐巧也对于海是满心欢喜。

没过多久,于海便迎娶了徐巧,将老徐一家接到了自己府内居住。老徐这破屋里的东西自然都没带走,唯独带走了石蛤蟆。这一切,于海看在了眼里。

于海心里看不起农家出生的徐巧,觉得徐巧配不上自己,但为了那只石蛤蟆,于海仍然对徐巧是百般呵护。

徐巧心里甜蜜,很自然的就将石蛤蟆的事情全都告诉了于海。之后于海对于徐巧更是爱护有加,徐巧于是便将父亲房中的石蛤蟆亲自拿给了于海。

于海如愿以偿的得到了石蛤蟆,自然撕下了伪装的面目。为了不走露消息,于海心中又想出了一条绝妙之计。

他先是找来了那个向他告密的人,用毒酒药死了这人。然后他摆好酒宴,与老徐一家人同吃,在酒中又下了毒药,一夜之间,老徐一家暴毙而亡,所有知道此事的人,就只剩下于海了。

他向外宣称老徐一家得了怪病,一夜之间全都死了,之后假惺惺的将老徐一家风光下葬。至此之后,于海终于是心中大定,口吐金子的石蛤蟆终于是完全属于他一个人了。

但没过多久,于海家中就出现了怪事,每日早晨起来,于海的床边都会出现一张黄纸,黄纸之上还书写着一种奇怪的字体,于海不懂其内容,也没有在意。

可黄纸每天都有,纸上书写的字体也都是一样,这就让于海非常奇怪了。更诡异的是从于海收到黄纸的那天开始,他就得了一种怪病,身体每况愈下,寻遍名医也束手无策。

这种怪病闻所未闻,于海每日晚上,全身如同是被虫啃鼠咬,痛不欲生。一年之后,于海卧病在床,此时的他,模样根本不像是一个活人,全身上下都没有一块好肉,有的地方甚至露出了森森白骨。

于海的家人一直四处求医无果,便觉得这可能是被脏东西给缠上了。经过多方打听,请来了一位道士。

老道士听闻此事,觉得事有蹊跷,来到于海府上看到于海时,老道士当即就倒吸一口凉气。心中叹道:“此人额头黑气冲天,必将命不久矣。”

于海家人拿出每日都会出现的黄纸,老道士一看,当即露出了惊骇之色说道:“这是催命怨灵以黄纸书写的殄文诅咒。”

随即老道士将殄文的内容告知了于海的家人,虽然殄文内容很长,但意思却只有寥寥几句。于海,枉我对你痴心一片,你竟然为了那只石像蛤蟆害我全家。我要你死无全尸,所有的血肉都被鼠蚁啃噬干净。

所有人听完之后,无一不是吓得亡魂皆冒。老道士看着床上痛苦不堪的于海说道:“善恶到头终有报啊。”

说完之后,老道士便离开了,于海没撑过几日,真的死无全尸,所有的血肉都被啃噬的一干二净。

继续阅读:第一百六十六章:事出有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鲁班奇书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