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踏春
皎月落沧海2021-04-21 08:173,327

  多年以前,夫子曾与坐下弟子论道,那一日春和景明,夫子与四个弟子坐在一棵树下。

  四个弟子分别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那时候夫子还不是稷下学宫的夫子,他的四个弟子也籍籍无名。

  夫子率先说道,“你们四人各言其志,说与我听。”

  子路不假思索地说道,“千乘之国,外忧内患,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接着冉有说道,“弹丸小国,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夫子问道,“公西华你呢?”

  公西华恭敬地说道,“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夫子笑了笑,他问道,“曾皙,你的志向呢?”

  曾皙答道,“我的志向和他们三个不一样。”

  夫子说道,“无妨,各言其志也。”

  曾皙缓缓说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听了这回答,他抚须而笑,他说道,“吾与点也。”

  从那时起,这段对话被写进圣贤书中,很多读书人不能领悟其义,儒家教人入世,夫子志向真的如此?

  多年以后,夫子坐在摘星楼的书房之中,他看到这段记叙,朗声大笑,他自言自语道,“吾与点也。”这四个字,世人解读了百年,其实哪有那么多弯弯绕绕,那确实是他的志向,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圣人无事可做,趁着春景大好,与三五好友踏春出游…

  夫子望了望窗外,年轻时候自己未能如愿,眼下稷下的学生们应该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剑修院,忘剑阁。

  临下课的时候,轻羽对各位学生说,“有一好消息,和一坏消息要跟大家说一下,你们先听哪个。”

  底下的学生不是很有兴趣,轻羽说道,“坏消息是,夫子让你们写一篇文章。”

  底下有人抱怨道,“入学文试不是已经完了嘛。”

  轻羽说道,“不是考试,自由发挥,就写你们最想去哪里。”

  底下学生一头雾水,这样的文章意义何在?

  轻羽接着说道,“接下来说好消息,三日之后,稷下学宫学子出外踏春,至于去哪里,依你们写的文章而定。”

  底下学生顿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每个人心目中都会第一时间涌现出一个地方,或是自己的故乡,或是心中期盼已久之地。

  樱木林最想去的地方是扶桑的富士山,那里樱花盛开,山顶白雪皑皑,终年不散,他跟师父只去过一次,便终身难忘。

  顾礼从小在长安长大,他看尽世间繁华,最想去星岳长城,那里寒风冷冽,剑修如云,他很早之前,就心神往之。

  东方静从小在大唐漠北生活,她最想去的是长安,那里物华天宝,歌舞升平,长安不夜城,华灯锦簇,灯火通明,东方静心里其实特别爱热闹。

  上官燕幼时便随父亲来到长安,她最想去的地方是江南水乡,那是她真正意义上的故乡。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轻羽的话刚说完,众人心目中便有了理想的答案。

  相比与剑修院来说,灵修院算是很热闹的。

  诸葛易将这个消息告诉学生后,刘源高兴地直拍桌子,他说道,“终于能出去透透气了。”

  那时前面的西雨转过身来,她问道,“刘源,你最想去什么地方?”

  刘源说道,“当然是回蜀国皇宫。”他这么说,一点不奇怪,皇宫里面锦衣玉食,仆人成群,供他使唤,比这稷下学宫好太多。

  西雨没有说话,她默默地转过身去。

  刘源有点纳闷,“西雨,你怎么了?”

  “不怎么?”

  刘源继续问道,“那你最想去哪里?”

  “回钱塘县,我的故乡,那里景色特别美,有西湖,有雷峰塔…”

  说了一会儿,西雨就皱起眉头,“大家想去的地方都不一样,夫子最后会如何定夺呢?”

  刘源说道,“没事,反正能出去就行。”

  西雨听了这话,有点失落,其实前几日她就得知了踏春一事,那时她就想,如果全稷下学宫的学子都能去她家乡看一看,那有多好,那样的话她就能给大家作导游。

  钱塘有西湖,西湖有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同窗好友,一定会喜欢钱塘,喜欢她的故乡,可惜她的力量有限,大家的愿望,她一个人怎么能做到统一呢。

  相比灵修院的小热闹,武道院的学生听了这一消息,他们个个兴高采烈,东方耀差点跳到桌子上高歌一曲。

  关坪扯了扯他的衣袖,“你这有点过了吧,不就是出去踏春嘛。”

  东方耀笑着说道,“你不懂。”

  他确实不懂,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一直待在稷下学宫,甚是无聊,他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关坪问道,“你想去哪里?”

  东方耀脱口而出,“长安。”

  关坪说道,“我也是!”

  长安,多少繁华所至,风流汇聚。

  遥想到年,诗仙风采在长安一展无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诗圣杜甫曾在遭受羁旅之苦,他说,“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东方耀最喜欢的一句诗,当属孟郊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天下文运,长安独占一半,李白还曾心心念念的地方,东方耀当然也想去。

  中午在膳堂就餐的时候,大家一起聊天说话。每个人想去的地方都不一样,西雨想要试着说服大家,可后来转念一想,夫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多嘴,说不定惹人厌烦。

  樱木林依旧一个人坐着一张桌子,那时轻羽又拿着餐盘坐到他的对面。

  她笑意盈盈,他冰冷如霜。

  “你想去哪里?”

  樱木林看了一眼轻羽,他终于忍不住问道,“轻羽师尊,你如此这般,到底是为何?”

  轻羽眨了眨秋水长眸,“你这话什么意思?”

  樱木林不耐烦地说,“这里座位那么多,你不能坐其他地方吗?”

  轻羽原本想说,“夫子让我特地关照一下你。”

  话到嘴边,她没有说。

  “你看不出来吗,我喜欢你。”

  樱木林听了这话,嘴里的饭差点喷了出来。

  轻羽笑着说,“我没骗你。”

  世间女子的笑靥,好似飞剑,漂亮的,直击人心,丑陋的刺瞎双眼。

  现在轻羽微微一笑,樱木林就如遭雷击,他起身赶紧走了,此地不可久留,再待下去,这疯婆娘不知会说出什么雷人之语。

  东方耀和关坪对视了一眼,他说道,“我们这里有三个人想去长安,咱们何不统一一下,就去长安。”

  众人没有回答,显然他的这话没有什么说服力,其他学子怎会凭他的三言两语就放下自己的心头好?

  东方耀觉得西雨好说话,他就试探地问道,“西雨,你不想去长安吗?”

  西雨轻轻摇了摇头,“我想去钱塘县,就我的故乡。”

  她说这话的时候,眼里放着异样的光。

  西雨小声地说道,“我的故乡可美了,春天去了,有苏堤春晓,苏子有诗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那时众人都望向西雨,她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她继续说道,“夏天去了有曲苑风荷,杨万里有诗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去了,有平湖秋月,白萍红蓼吸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冬天去了,有断桥残雪,独有断桥荒藓路,尚余残雪酿春寒。”

  西雨的描述绘声绘色,众人听得如痴如醉,其实这些话,她都私下打过好几次腹稿,没想到今天有机会说出口。

  最后西雨很诚恳地说道,“我希望大家能一起到我故乡游玩,我可以给大家作向导。”

  那时,东方耀一拍桌子,他坚定地说道,“还去个屁的长安,我们就去钱塘西湖,怎么样?”

  其他人都纷纷点头,顾礼想去星岳长城,其实只是想想而已,毕竟那里危险,上官燕想去江南水乡,钱塘县不就是嘛,东方静心里还是想去长安,可她愿意给西雨一个面子,至于关坪,刘源,东方耀他们三个完全是被西雨的的话打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他们三个是真想去见识一下。

  那时东方耀说道,“那就说定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各自的人脉,说服其他人,在文章里都写钱塘西湖。”

  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顾礼还有刘源你们两个要多出点力。”

  两人点了点头,谁让他们身份特殊呢。

  那时关坪问道,“你说我们这么多人,学院打算怎么让我们去呢?难不成走着去?”

  众人疑虑之际,一个木偶从膳堂后面跑了出来,他小胳膊小腿,嘴里念念有词,“来追我呀,来追我呀。”

  他的后面跟着一个后厨,后厨举着大勺,他嘴里说着粗鄙之语。

  东方耀看了一眼那木偶,正是机关院鲁佐造的木偶,它有一个特别拽的名字,鲁班七号。

  鲁班七号跑出膳堂,后厨跟了出去,东方耀喟然叹曰“这小鲁班,游戏里欠揍,现实里也欠揍。”

  刘源顿了顿,他说道,“我知道了!”

  东方耀问道,“胖墩,你知道什么了?”

  “墨家飞舟,我们去的时候,一定是坐墨家飞舟去。”

  其他人都秒懂,东方耀有点不解,“墨家飞舟是什么?”

  “就是会飞的船,又大又长,一艘飞舟能载几百号人呢。”刘源说这话的时候,颇为自得,就好像他家有一样。

  东方耀试探地问道,“胖墩,听你这口气,你坐过?”

  刘源挺了挺大肚腩,他说道,“我父皇曾经重金购得,我当然坐过。”

  东方耀微微一笑,可以,又被秀了一脸。

继续阅读:第三十三章 护花使者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一剑成仙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