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听里面的程二公子转移了话题:“刺史大人,陈兄可有消息?”
“唉,搜遍了所有可以搜的地方,没有半点音信,不知我儿如今是死是活……”
“大人不必担心,没有消息也是好消息。如果真的出了事,肯定早就有人传消息回来了,可能陈兄只是贪玩,忘记给家里报信了。”
“但愿吧。”刺史声音沙哑中带着几分沧桑。
“咚咚咚”南篱敲门,随着里面的应许,她推门而入。
南篱低着头,恭恭敬敬把茶杯放在他们面前,就听主位上的刺史问道:“荷香呢?”
南篱微微福身:“回老爷的话,荷香刚刚肚子疼,奴婢代替她来给您送茶。”
刺史很是警惕:“新来的,怎么没见过你?”
“奴婢一直在厨房做事,刚刚荷香她急着去茅房,才把送茶水这种美差塞给奴婢……”南篱说着,朝刺史眨了眨眼睛。
陈刺史看她一双清亮而深邃的眸子很是吸引人,只是脸上的胎记太过醒目,他一挥袖子:“赶紧下去。”
旁边坐着的年轻公子不觉笑出声:“刺史大人魅力不减当年啊?”
南篱忍着恶心,忸怩作态,似是很不情愿走出了书房。
她随手关上书房门,隔绝里面的嘲笑,迅速闪身进了旁边的空房间。
南篱又快速进入画境,她先找到万科,让他帮忙雕刻一个石人,后面再刻上字。
然后又打扮了一番,南篱再从房间里出来时,她一身中年贵公子打扮,直接推门进了刺史书房。
南篱看着趴在桌面的两个人,手里的茶杯掉落在地,她轻扯嘴角,没人能躲过她的无色无味的迷药。
南篱从刺史身上摸出腰牌,随手拿了一把折扇,大大方方地走出了书房。
她迎面正好碰到走过来的管家,管家看到她不禁一愣:“这位公子是?”
他怎么没看到这人是什么时候进来的?
南篱低低咳了两声,亮出太子和刺史的腰牌:“本监察右使受太子和你家大人之托,追查陈大公子的行踪。现在,你带本官去他的居所看看。”
管家微微蹙眉:“请大人稍等,我有事情和老爷禀报过,再带您过去。”
南篱怎么可能同意,她轻挑眉梢,沉声道:“你是想跟刺史大人禀报乡民围堤筑坝的事?”
管家微微一愣,他也是刚刚得到消息,河道被疏通了。
南篱语气云淡风轻:“本官刚刚已经和刺史大人禀告过此事了,刺史大人此时正在跟贵客商议,管家就不用进去了。”
管家见她确实是从书房里出来的,不疑有他,忙躬身在前面带路。
南篱在陈公子住所转悠了半晌,这里明面就摆着几件奇珍异宝,奇南香、祖母绿、舍利子等,各类名家书画随意摆放在桌子上。
南篱转悠了一圈,翻弄了一下,道:“走吧。”
管家在后面跟着她出来,小心翼翼关上房门,轻声问:“大人可有发现什么?”
南篱想说,发现他家公子挺富有。
她摇了一下折扇,不答反问:“大公子平时可有与人结恶?”
管家如实道:“我家公子平时还是与人为善的,可再怎么样,也不可能交下所有人……总有那么几个嫉妒公子权势的。”
南篱嘴角轻扯:“这些事,你可有报给郭知州?”
南篱可没耐心听他说,陈大公子跟谁有纠葛,又跟谁抢了妓子。
“报了,报了。”管家可不敢隐瞒,这关乎他家公子的性命。
“行,你去忙吧,我再转转。”南篱把管家打发走,她明目张胆在刺史府内转悠。
南篱确定四下无人,立马瞬移回陈大公子的房间,把奇南香、祖母绿、舍利子和各类名家书画通通收进画境。
南篱又在他书房的暗格里发现几箱金银珠宝,她挥了挥手镯,瞬间摆满金银财物的地方空了。
一件不留。
南篱又搬空刺史大人自己的私库,他虽然没有他儿子那么大肆敛财,但也给自己攒下了不小数额的养老金。
南篱毫无负担地收下,又顺便把厨房里储备的米面粮油及各种厨房用具都收了。
他们不想让老百姓吃饭,南篱就让他们自己先喝西北风去吧。
南篱大摇大摆走出了刺史府,她回头看看,嘴角扯出一抹嘲讽的弧度。
她快速瞬移到了那座大桥下,十几个乞丐冻的瑟瑟发抖,他们看到南篱,眼底瞬间有了亮光。
“活菩萨来了……活菩萨来了……”
南篱走到他们面前,有几个人明显已经病了,他们没地方可去,也不敢随便闯入空宅子。
被人发现了,会被打死的。
南篱淡声道:“你们跟我来。”
转瞬间,穿着蓑衣斗笠的南篱身后跟着十几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他们大的背着小的,年轻的背着年老的,暴雨打湿了他们的衣衫,却没有一个人落下。
南篱找了一座空宅子,她打开大门:“大家暂时先在这里躲躲暴雨,等天气好了,再想其它办法。”
再在那个桥洞待下去,他们会冻死的冻死,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
十几个乞丐犹豫了一下,还是迈步走进去,就算被打死,他们也要先暖暖身子。
这处隐蔽的空宅子不知是什么人的,厨房里面有柴火,所有人动起来开始烧水。
南篱拿出一些生姜:“每个都喝点姜水,去去身上的寒气。”
她又给他们一一把脉,留下一些中草药,告诉他们怎么熬药。
每个人都对她感恩戴德,千恩万谢。
南篱叫来那个老乞丐:“老人家,这里有一些粮食,你们做了吃,再洗洗澡换身干净的衣服。”
她把从刺史府偷来的衣服拿出来,给大家发下去,都是下人穿的,不会引起注意。
老乞丐早就泪流满面,扑通一声跪下:“多谢活菩萨救我等十几条贱命……”
南篱拉起他,低声说:“老人家,这里有一百两银票,等天气好起来,你去郊外买栋宅子,再买几亩地……”
她这也是锄强扶弱,取之于官用之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