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得理不绕人,要不是上堂有人坐着,恐怕早就喊下人直接动手了。
然而,徐老太太并没有接话,锐利的目光挪看过来,她沉声问道:“明丫头,你刚才所言可是属实?”
“自然属实,宫廷宴会上那么多世家夫人,祖母真相探究,寻一两个问问便知道了。
“您倒是不用怕,明儿会买通这些人,明儿还没有如此手段,那些世家夫人各个可都是眼高于顶!”
徐明仪此刻如实解释,因为这时候再多的辩驳,都显得苍白无力。
既然杨氏要污蔑,那就直接摆证据说话,很显然她拿不出来,而自己却有人证,赢面自然是在她身上。
果不其然,徐老太太听到这话后,紧绷的神色也缓缓松了下来,但声音依旧严厉。
“祖母不管你与秦王之间,到底是如何相熟的,有一点你得牢记,切莫给徐家惹来祸事!”
“秦王府,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的。”
徐老太太活了这般岁数,京城中的事,她看得很多,但凡牵扯上皇家,绝对是有诸多秘辛。
而且秦王当初手握重兵,那场战役更是五万精锐对阵六千散兵,如此无悬念的一战,偏偏是满盘皆输。
天下人都不傻,不难猜出来这其中的猫腻,但无人敢说,因为动手的多半就是龙椅上的那位。
徐家与秦王府结为姻亲,往后也算是成了那位的眼中钉。
这些权贵斗法,光是卷起的风浪便能淹没徐家,容不得她有丝毫大意。
“是,明儿谨记祖母教诲!”徐明仪闻言,心下顿时明白,祖母这关是过去了。
其实这本就没什么悬念,因为太后都亲自下旨了,徐家可没胆子抗旨不遵。
之所以有此次训话,不过是要自己明白一点,不要太过高兴,免得成了别人的棋子还不自知。
“娘,您就这么信了她?她这惹祸精就该狠狠罚啊!”
如此息事宁人,杨氏最先憋不住了,急急地开口,可语音未落,就被人直接打断了。
“不然你还想怎么样?真给明丫头上家法?你就敢保证,秦王不会把娶亲的日子定在几日后?”
“到时候新娘子身上有伤,惹恼了秦王,整个徐家都得跟着吃不了兜着走。”
徐老太太浑浊的老眼瞥了过来,那种冷意以及警告,让原本跋扈的杨氏心头一震,随后连连后退。
“你快闭嘴吧!”徐啸沉声呵斥一声,他是徐家二房的家主,也就是徐明仪的二叔。
五官生得并不是很好,真说起来有些肖似祖母的父亲,也就是已故镇威将军戚洵,浓眉大眼却一身文人青衫。
如此打扮,怎么看都很是别扭,眼看杨氏还要发作,他连忙起身捂住人的嘴。
“深宅妇人胡说八道之言,还请母亲还有明丫头勿怪,我这就带人回去!”
“嗯,你媳妇这张嘴也该好好管管了,什么话都敢说,也不怕祸从口出。”
徐老太太见两人争执不休,神色顿时有些难看,她脸色冰冷地摆了摆手。
随后将人连拉带拽地,直接拉出花厅,这一幕看得徐明仪颇有些好笑。
要知道自己二叔这人,胆子很小,总的来说这也怕那也怕;其中最怕的是祖母,这不祖母开口,他就落荒而逃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少了杨氏的聒噪,花厅里也安静下来,徐老太太这时才看向三房。
“如今亲事已定,此次是我徐家高攀秦王府,你二人是忠勇侯府的当家人,必得好好筹办,莫要让我徐家丢人。”
“是,儿子/儿媳肯定不会让您失望的。”三叔徐晸还有林氏,两人对视一眼后,跟着齐齐应声。
如今,继承爵位的是他们,真正的当家权,也是在他们手里,徐明仪出嫁这么大的事,自当得他这侯爷出面。
“好了,你也下去吧,我老婆子还有些话,要单独同明丫头说!”徐老太太交代完,便就不再留人。
两人相继起身离开,尤其是林氏,眼看就要踏出门槛,她突然回身扫看了徐明仪,那眼神满是探究。
不过,碍于还有旁人在场,她不得不先压下这份疑惑。
而一同出去的还有苏氏,她本想留下来的,可婆母发了话,她也不敢违逆,只能拍了拍闺女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