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他放在和巡抚一个档次上,钱永发说道:“我算是明白秦大人的意思了,我们这次来看来视察是不成了,现在要做起力气活了。”说着笑了起来。看到钱永发也是满心欢喜,现在他们身旁的周玉建以及罗群看到秦玄很会做人,都是会心一笑,脸上满是赞许之色。
这个在古代春耕可是头等大事,人人都非常重视,因为这是一年的开始,别说其他人了,就是有时就连皇上都得自己带头亲自上阵。秦玄现在请沈大钧以及钱永发这样做实在是抬举他们,因此他们内心里是非常高兴的,这马屁是拍得刚刚好,这件事若是传到朝廷,就会有很多大臣上书表扬他们能够与民同乐。因此周玉建以及罗群才会会心一笑,从内心里为秦玄这一行为叫好。
在沈大钧,钱永发他们牵牛耕地的同时,身边人已经将鞭炮响起,这时田地间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这日在紫禁城锦衣卫指挥使宋友好前来面见皇帝。崇祯说道:“宋大人,朕前些天指派你暗访的事情如今查的怎么样了?”
宋友好说道:“皇上,经过臣派人缜密的调查,汴州府大丰收这件事确无虚假,而秦玄此人确实可造之材,他能文能武,在前面只身只带了百人就将上万人的贼寇打得落花流水,而且他在上任千户和守备之职他就更加派兵清缴剩余贼寇,如今已经没有贼寇敢到汴州作乱了。六华镇这次大丰收之后,由于那边的老百姓生活富足,很多生意人就到六华镇去做交易了,那里现在可是十分繁华,人山人海,就是开封府也及不上。”
崇祯老早就看过沈大钧以及钱永发他们写的夸赞秦玄的奏折了,那上面可是不吝赞美之词对秦玄那是大加赞赏,崇祯这人本来就是疑神疑鬼的,看到他们同时都十分看好秦玄,担心他们与秦玄相勾结,来忽悠他,因此特令锦衣卫指挥使宋友好前去调查此事,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作假,现在听到了这个汇报,心中大石方才放下。
崇祯问道那些大臣:“你们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吗?”
户部尚书陈海清心想那河南根本不比江南地区,那里是鱼米之乡,产量高那是因为水土好,可是这个小小的汴州府,向来都是收成很差的地方,怎么突然间收获如此大的丰收,甚至比苏州府还要好,这里面肯定是有什么蹊跷:“朱指挥使,我不是怀疑你的调查结果,我只是心中很是疑惑不解,按照常理来说汴州并不是什么风水宝地,而且以前一直粮食欠收,可是怎么会突然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要知道这种产量就算鱼米之乡的苏州府也做不到啊,这实在是有悖常理,你能够将这个疑问给我解解惑吗?”
陈海清的这番言语也是朝廷里的很多人的想法,当沈大钧以及钱永发上过关于汴州形势的奏折之后,朝廷里就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都认为这二人肯定是收了秦玄的礼才会这样为他说话,可是这二人也不能昧着良心说出这些有悖常理的话。就在这些天很多御史们就准备下笔进行向皇上谏言,说这二人与秦玄私通蒙蔽皇上,但是他们又转念一想,写这封奏折的可是巡抚大人,以及皇帝亲派的监军太监,这二人可是位高权重,若是说这件事是那个秦玄弄出来忽悠皇帝的这还有很大可能,但是这二人身份在那呢,怎么可能信口开河呢,于是他们有些人将写好的奏折都已经扔了。朝廷里明面上没有任何风吹草动,但是在私下六华镇以及汴州的这些神奇事迹已经成了京城里很多人茶余饭后的大家都喜欢聊的话题。甚至很多人都通过各种渠道都想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看看六华镇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
而锦衣卫自然也不会闲着,他们使出了各种情报网来打探有关汴州府以及六华镇的情报,顿时汴州府周边的各种情报人员都应声而动,因此京城里才会有这么详细的消息。
崇祯在听到宋友好的铿锵有力的回答,他的心里顿时有了底气,同时心中可是非常高兴,他听着宋友好不断向他汇报有关秦玄的消息,同时在看着这些大臣的反应,特别是那个户部尚书陈海清。其实每天一上朝崇祯就会听到这些人在那里不断诉苦,这个陈海清喊得特别厉害,总是说现在收成不好,或者就是旱灾不断,因此现在每日国库都是不断亏空,他这个户部尚书可是越来越难做了。现在好了,六华镇是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可是人家的不是一样大丰收吗,可是那些鱼米之乡比如像苏州府照理说应该不比人家差,为什么却老是不断欠收呢,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你说是天灾,可是六华镇今年也遇到了旱灾人家收成还创了新高,说明这就是人祸,是这些大臣们无能所致,若是自己手下的大臣多几个像秦玄这样的能臣他会有这么辛苦吗。
崇祯一想到这里心里就特别解恨,他就要看看这些人听到这些是否还能坐的住,他现在就是要让这些大臣们听听人家秦玄是如何将一个不毛之地变成了遍地都是富庶之地,也好让他们学学经验:“宋友好,各位大臣都在这里,你就讲讲,那个秦玄他到底用的什么方法使得六华镇变成了一个富庶之地的,要讲详细一点,让各位大人都听听。”
宋友好虽然不懂什么管理之类的,但是皇帝既然让他直接言明他也就直言不讳了:“我只是一介武夫,对于如何管理确实是一窍不通,而且有诸位大人在,本不该班门弄斧但是既然皇上让我将自己所见所闻说出来,那我就直言了,秦玄的功名并不好,他只是一个秀才,家里虽然有些田产,但是太汴州他们家还说不上是名门望族,只能说一个有点钱的家庭,但是他在一年多前发生了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