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丽梅接着说道:“你可能还不清楚这里面的情形,多铎那天这么失常也是因为他心里喜欢你,多尔衮后来回来与我说了,多铎在第一次遇见你的时候对你就一见钟情了,他听到你要嫁给秦玄一时气愤不过,所以才会这么冲动的带人想与秦玄一较高下,可惜他也没想到姐夫的人马可不是明朝其他那些怂包军队,一下子就将多铎的六百人马吃个精光。”
海丽华听到多铎也喜欢她,并没有流露出那种喜欢之情:“他喜欢我就去找别人麻烦,那只能说多铎此人还不成熟,如果任何一个男人看上我,我就得做他妻子,那岂不是乱了套了吗,如果真的要这样,我为什么不直接找皇太极呢,如此还能与妹妹天天见面呢。”
海丽梅这时说道:“姐姐,我想请你一件事情,你无论如何都要答应我。”
海丽华说道:“妹妹,你可是皇太极的贵妃,你还有什么事情办不成的吗,你请我也没用啊。”
海丽梅说道:“姐姐只要你肯帮忙这件事肯定行,姐夫在明朝的前景姐姐也是知道的,他如今冒天下之大不韪娶了你为妻,这以后的日子定然不好过,与其如此不如到后金,只有后金才能给姐姐锦绣前程。而且我们姐妹也可以每天都能相见,永远不离不弃。”
海丽华知道她绕来绕去还是为了让秦玄投奔皇太极,她真是三句不离本行,但是她又岂会答应呢:“妹妹,你对此事还是念念不忘啊,你真是为了皇太极操碎了心。”
海丽梅说道:“姐姐,你这话就说错了,我也是为了你和姐夫的未来着想啊,而且姐姐你有没有想过,姐夫现在是有精良的装备,如果他没有拿出来自然不要紧,可是他已经向世人亮相了,你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得到这些装备吗,姐姐现在虽然有实力但是也是实力有限,他这时就应该找一个有实力的人加以庇护,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海丽华叹了口气,海丽梅和她是青梅竹马的好姐妹,但是如今为了皇太极的利益,真是不遗余力的想将秦玄收编,其实海丽华今日与她谈心,就是不想谈到利益,只想谈谈家常。
可是海丽梅一味的将姐妹之间的亲情于不顾,只是想法设法的劝说她让他再做秦玄的思想工作,投奔后金,这些都是让她太过失望。:“妹妹,以前我听父亲说结了亲就换了心,以前这话我还朦朦胧胧的,有点听不明白这其中的意思,现在想来这是一点都不错的,你现在可是为了他鞠躬尽瘁啊,样样都只顾他的利益,很好。”
海丽梅又准备辩解,可是海丽华却说道:“妹妹,你不说我也知道你心中到底是什么心思,但是我可以直接告诉你我不会如此做的,皇太极是你老公你自然处处都是向着他,为他争取利益,那我呢,我也是这样,我现在已经是秦玄的女人,我和他到了明朝之后,我也要将秦家整个家庭都照料好,这是我的职责,就如同你一样,我们都是各为夫君着想。你现在为了皇太极对我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无非是想让秦玄这些装备自以及人马收编到后金旗下,这样后金就可以如虎添翼,而我也得为了秦玄考虑,他投奔了后金难道真的会比在大明好吗,至少我不这么认为。”
这样说过之后,两人都睡觉了,不再谈家常话了,可以这么说她们两姐妹心中现在是各怀心事,但是注定她们不是走在一条道上的人。
到了第二天早晨,秦玄他们的车队也该出发回去明朝了,寨和同为海丽华送行,此时的寨和同再也不是以一个头领的身份为她送行,而是一个父亲:“海丽华,今天你随秦玄一起回去了,你可要好生照顾好夫君的家庭,对秦玄的奶奶孝顺,还要为他添子,你这些能够做得很好吗?”
海丽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说道:“父亲您就将心放在肚子里吧,我们达科文尔部落的女人都是很争气的,不会让坏了部落的名声。”
寨和同说道:“你这个人是很聪明的,我对你向来很相信,我没有其他什么期望,只希望你能在那里过得幸福我就放心了,记得将来多给父亲写信报平安。”
海丽华点头称是。她此时很是很伤感的,毕竟她在这个部落生活了这么长时间了,从来没有出过部落,而且他也舍不得父亲。父亲平日里对她虽然很严厉但是她知道父亲在内心里还是很疼她的。十年前的时候皇太极就想来和亲,当时海丽华年龄最大,本来按照规矩就是应该派她去的,但是父亲却甚是舍不得,这才让海丽梅代替她前去和亲。海丽梅当时内心里还是很有委屈的,怪父亲太过偏心,同是女儿为何要如此。
这次父亲为了她的幸福,毅然将她许配给秦玄。这里面固然考虑到秦玄有钱,以后达科文尔部落里的物资也就不成问题了,但是考虑到秦玄这小伙子是个能对女儿好的人,这也是很大一方面。不然的话,父亲大可以将她许配给皇太极,这样还不得罪他,就是因为父亲考虑到秦玄是个最适合的人选才顶住后金的压力,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
寨和同说道:“女婿啊,今日我的掌上明珠可是就托付给你了,我这么跟你说吧,她是个很好的姑娘,人美性格更是非常好,你虽然富有,但是她的自身条件可是一点也不缺你,她是蒙古人,到了明朝人生地不熟的,你无论如何都得对她好,若是让我知道你敢欺负她,或是做出对不起她的事情,我寨和同绝不会放过你。”
秦玄听着寨和同的“恐吓”自然不断点头,并且再三向寨和同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关心海丽华的,绝对不会让她受到委屈的。
寨和同说过这些之后接着说道:“女婿啊,我们这里可是苦寒之地啊,日子不比你在大明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