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多铎是多尔衮的弟弟,也是个贝勒爷,这次我妹妹到我们部落来探亲,他们弟兄俩是专门护送我妹妹的。”
秦玄听到多尔衮也是一怔,这人在历史书上名气可是非常大的,清朝能够入主中原这人可是头等功劳,但是自己和他们又不相识他们兄弟俩为什么要针对他呢,他还是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
“那个多铎你不会将他杀掉了吧?”海丽华看到秦玄无恙那么多铎也就危险了,多铎是后金的贝勒,身份很是尊贵,若是他死在达科文尔部落那么后金定然誓不罢休,那么他们部落也就危险了。
秦玄说道:“他还没死呢,不过再过一阵子那可就不好说了。”
海丽华与阿柯木来到这里,徐峰见到他们来了暂时停止了猛攻,不过就算如此,多铎也是樯橹之末,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多铎还是很神气的,仿佛后金就是战神一般无坚不摧,对于明军是嗤之以鼻,认为他们是不堪一击的。多铎这次没有带太多的人马也是由于轻敌,认为若是人带得多了反而显得自己窝囊,几百人就足以消灭明军几千人了,谁成想这帮明军与他以往遇到的明军那可是大不相同,武器装备实在是他闻所未闻啊,后金骑兵的优势在他们先进武器面前根本是一无是处。
徐峰这时将他们围得水泄不通,让他们插翅也难飞,并且派出一些人马盯着对方以防敌人从后面进攻。
海丽华见未婚夫安然无恙也就心安了,刚才她之所以这样快马加鞭,甚至骑这么快的速度赶来,就是生怕秦玄出事,毕竟多铎能征善战非常厉害,自己的未婚夫哪里可能是他的对手,顶多是顶一阵子,只是没有想到秦玄这么厉害竟然安然无恙,还扭转了战局将多铎给打败了,还彻底包围了他。
海丽华对秦玄说道:“秦玄,你不能杀了多铎,不如放他一条生路,我知道他做得很过分,甚至杀了他都不为过,但是多铎是个贝勒爷,他若是现在死在我们部落里,我父亲和全族的人都难逃后金的攻打,我相信通过这一战多铎下次肯定不敢如此莽撞的做事了。”
秦玄听到饶他一命有些迟疑,毕竟这事是多铎引起的,他可从来没有主动进攻多铎,是多铎自不量力,内心里对汉人仇视,非要置他于死地,只是多铎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秦玄向四周打量了一下,寨和同此时也在不远处,他的身后站着武装整齐的蒙古骑兵,如果形势不利的话,寨和同无论如何都得出手,将双方人马给拉开,绝不能让任何一方受损。而多尔衮也在不远处,后金骑兵整装待发只要秦玄的人马继续进攻多铎,这些后金骑兵必然与他誓死征战。秦玄知道多铎是多尔衮的弟弟,二人感情很深,若是秦玄真的非要杀了多铎,多尔衮绝不会坐视不理,一定会更他拼命决战,到时候自己这方人数虽多但是输赢是谁,的确难以预料。
秦玄在心里想了一会儿,既然自己这场仗并没有把握,何必非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呢,何不给海丽华一个面子,这样海丽华内心里也会感激他的:“那好吧,本来我是非取他性命不可的,但是既然老婆说了放他一马,老婆的话我还是要听的,算了,就饶他一条狗命。”
海丽华激动的点了点头,内心里对秦玄又多了一份好感,毕竟这时秦玄处于优势,他若是要杀了多铎,就算多尔衮再怎么相救都来不及,秦玄这么做是给他天大的面子。
秦玄一声令下明军给了多铎一条生路并没有对他赶尽杀绝,多铎一看可以不用死了,激动的连忙跑了出来,此时的多铎一脸狼狈,刚才那番高高在上的神情已经荡然无存,此时的他哪里像个后金的贝勒爷简直就是一只丧家之犬。身上脸上都是泥土,头发都已经被汗水浸湿了。
多铎一回到多尔衮的阵营这时心中大石才放了下来,终于不用死了,刚才自己虽然嘴上说不怕死,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与其做了明军的俘虏,然后受尽凌辱,不如给个痛快,但是若是有了活路他当然不愿意去死了。
多铎说道:“哥哥,你可得替我报仇啊,这帮杀千刀的差点要了我的性命。”这时他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如同黄河之水滔滔不绝,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英雄气概。
多尔衮见自己的弟弟当场就哭了下来,而且在场的还有蒙古人,这不是把后金的脸面都丢尽了吗。
多尔衮这时气不打一出来说道:“你还说,你厉害你怎么不把对方给灭掉了,你知道吗就因为你的冲动我们后金这次可就成了整个蒙古草原的笑柄了。”
多铎这时哪里敢解释,毕竟此时自己是败军之将,能够捡回一条性命就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而且他知道这时哥哥肯定是怒不可揭了,没有打他一巴掌就是好事了,哪里还敢多言,只有小心翼翼的站在多尔衮身边不发一言,跟先前的神气模样简直是判若两人。
多尔衮看着不成器的弟弟,内心里很复杂既对弟弟有点舍不得,同时又恨铁不成钢。他从小就和弟弟相依为命,在努尔哈赤去世之后,皇太极用了矫诏杀了他的母亲,这件事对他们的影响极大,由于从小就没了父亲和母亲,他们受尽别人的欺负,还好多尔衮足智多谋,平日里韬光养晦,在战场上屡立战功,皇太极见他们兄弟还是有一定用处的,因此没有对他们痛下杀手。不过皇太极也绝没有相信他们,就在之前皇太极就鸡蛋里挑骨头找了多尔衮哥哥的麻烦,趁机将他的旗主之位给拿掉了,他们看得很清楚,就是怕他们势力壮大之后,会危及到皇太极的统治。后来还好多尔衮由于在战场上功劳很大,名声也很不错,很多人对多尔衮很支持极力推荐多尔衮做旗主。皇太极见群臣的呼声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