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各地将差的税款给补交完整,因为大明无论要剿灭贼寇还是要与后金作战都离不开钱,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钱什么仗都打不起来:“那个秦玄还真是可惜啊,如此人才却在功名上面失了手,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沈大人,我这次来到这里除了来看看剿灭贼寇的事宜之外,皇上还交代我一件事,让我无论如何都得办理妥当,沈大人,不知此事你落实得如何啊,这件事皇上可是很着急的。”
沈大钧一听钱永发提到了这件事他顿时心都悬了起来,看来这件事是无论如何也逃不了的,这次皇上交派的让各省将税银给收缴完毕这实在是一件不好办的事情,那些盐商可都不是吃素的,平日里让他们吃点亏,他们都怨声载道现在让他们交这么多的银子他们哪里肯交呢,而且皇上催的很紧,这才多少时日,钱永发都过来问道此事了,真是令人着急万分啊:“这件事我正在加紧前去办,皇上此举是好的,但是就是催的太紧了,因为这件事情里面可是矛盾重重啊,皇上让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此事办理妥当,我……”
沈大钧边说边摇头,说实在的真的让他太为难了,他也不知道如何是好。钱永发心想皇上交办的事情哪里能讨价还价,这差事是不好办,但是皇上的话就是圣旨,就算办不起来也要想方设法的把它办出结果:“沈大人,这件事的严重性不用我说你也是知道的,皇上现在还有耐心给时间让你去办这件事,等到他皇上恼怒起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是要丢脑袋的事情,因此还请沈大人无论如何都得将银子筹齐,完成任务,我也好回去向皇上交差。”
沈大钧心想话虽然说如果收不上来的话皇上一旦怪罪起来那是不得了,可是他也是没有办法,那些盐商一个个都把钱看得比命还重要,要想从他们手里拿到银子无异于火中取粟,他虽然是巡抚,但是也不能来硬的,因此这个税银并不好收:“钱公公的话我当然明白但是我也有我的难处,那些盐商的钱并不好收,他们能跟你谈一大堆的话来说自己身无分文,你就算明知道他们说的是假话也无可奈何。”
钱永发一听沈大钧如此说,心里真是凉了透顶,若是这个事情办不好,皇帝追查下来自己可是吃不了兜着走,而且现在距离崇祯给的时限是越来越近了,他正在那里苦恼这事到底该如何善后:“那可如何是好,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皇上对这件事是非常重视的,曾经三申五令要求我们办好此事,如今收不起税银,将此事办砸了,皇上一定对我的印象非常差看来之后要想再得到皇上的赏识也是很难的。”
沈大钧只有默不作声,其实他已经让自己师爷周玉建亲自跑一趟汴州去收税银了,只是不知道他将此事办得怎么样,不过他还是很信任周玉建,他给他办事情从来没有空手而归过。
就在沈大钧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名衙役有事来找沈大钧,而且是十万火急的事情沈大钧接连了他,原来他是奉周玉建的委托而来,周玉建写了封信给沈大钧,说里面有件大事,沈大钧心想难不成那件事没有办成,他也知道此事的难度,所以才让周玉建亲自出马。当沈大钧将这封信打开之后顿时喜出望外,钱永发当然发现沈大钧的变化,能够让沈大钧这么喜出望外肯定是有什么好的消息,否则沈大钧不会如此的,忍不住问道:“沈大人,你如此高兴,难不成有什么喜讯吗?”
沈大钧终于松了口气刚才与钱永发聊天的时候他还担心不已,因为皇帝收缴税银这事催的实在太紧,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皇帝远在深宫,他是不知道要收个钱是多么不容易,那些盐商平日里就是一毛不拔的人,你现在让他一下子叫这么一大笔钱他们会交那才怪呢,但是皇帝却催个不停,这也难怪,皇帝实在太过缺钱,现在做什么都离不开钱,贼寇现在闹得厉害,四处作乱,朝廷要想将他们剿灭必须要出动人马,但是人马未动,粮草先行,每打一次仗那可都是少不了要钱的,没有钱怎么打仗,现在随着贼寇不断闹事,各地的税收少了不少,再加上明朝这几年年年大旱,很多老百姓都颗粒无收,朝廷为了能够将李自成之流消灭掉只有不断提高税收,可是那些老百姓哪还有钱,而这时关外的后金又蠢蠢欲动他们的铁骑天下无敌,明军与他们作战往往吃尽了苦头,后金军也时常南下对明朝进行洗劫,带走了大量的财富与人口,皇帝没有办法这时想起了盐商,这些盐商一个个都富有得流油,可是他们平时上交的钱却少得可怜,这让皇帝非常生气,心里极度不平衡,于是这才下令让各地限期将盐商没有交的税银如数补缴完整,沈大钧接到皇帝的旨意的时候知道此事非常难办,现在收钱可不是一个好差事,但是他通过旁敲侧击了解到,这次皇帝也是实在太缺钱了,才会出此下策,而且这是绝对认真的,这样沈大钧才入神,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好消息终于传来,周玉建写封信中已经告知沈大钧这税银已经如数交清,这都是秦玄的功劳,那些小盐商跟他们要钱也很难,但是秦玄却很爽气,一口未阻就答应了此事。
沈大钧说道:“钱公公,我终于不负皇上所望完成了任务。”
而且沈大钧一时高兴起来,直接要给钱永发看信,但是钱永发规矩还是懂得,他在官场摸爬滚打已经有了十几年的时间,人情世故之类的可谓了如指掌,他当然不会去看沈大钧个人的信,人家信里面万一涉及到一些机密如果他看到了那怎么办,那就说不清了,而且沈大钧将这个信要给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