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瑾看了杨慎一眼,杨慎的脸上仍是毫无表情。
杨瑾问道:“父王,您深夜唤孩儿们前来,有何事交代?”
贤王叹了一口气,问道:“今天,王妃见你,你发现什么不对没有?杨瑾摇摇头,说:“孩儿不敢说。”
贤王问:“有什么话尽管说。”
杨瑾说:“在外面,孩儿和杨慎一起去迎接母妃,母妃说,杨慎比孩儿出色。不知道她什么用意。”
贤王一震,差点从座位上掉下来,随即大怒:“这个毒妇!竟敢这样侮辱我儿?一见面就挑畔。她这是故意挑拨你们二人的关系,因为你们两个是分不开的。”
杨瑾说:“所以,杨慎回了她一句,男儿的出色不在皮相在内里。”
贤王赞赏地看了杨慎一眼:“慎儿,你们俩一起长大,你可千万别听别人挑唆。”
杨慎躬身应是。
杨瑾问:“母妃为何对孩儿如此大的敌意?”
贤王愤愤然:“这个毒妇,仗着有皇后撑腰,不把我贤王府放在眼里。她嫌弃父王是个瘸子,贤王府是个闲王府,不能给她带来她想得到的繁华。
她生孩儿难产后,以后,伤了身子,再也怀不上了,她就嫉妒所有的侧妃,她们先后一个个流产,这个毒妇,本王恨不得将她千刀万剐。”
杨瑾惊讶地睁大眼睛:“那孩儿?”
__是怎么逃过的?
贤王说:“你母妃环侧妃原来是你王祖母房里的一个丫髮。
父王一次酒醉就后来,她怀孕后也不敢说,直到三个多月了,你王祖母才发现问题,问过父王,父王
才想起此事,所以,你王祖母就将你母妃安排在她的身边,这才躲过她的魔爪。”
杨瑾听得一身冷汗,问道:“父王将孩儿送到法隆寺也是这个原因?”
贤王点头:“是的。她管理着这府中的中馈,所有的人事都由她来安排,父王有时候也管不到那么多,最后,只能将你送到法隆寺。还好,你们长了这么大了。”
杨瑾感激道:“父王为孩儿操碎了心。”
贤王问:“你去见过你母妃环侧妃吗?”
杨瑾说:“父王没有吩咐,孩儿不敢自作主张。”
贤王说:“明天去见过皇上,回来就去见她。她为你也吃了很多苦。”
杨瑾连忙应是。
贤王问:“本来说好十八岁以后再下山,不知道住持方丈为什么让你们提前下山?”
杨瑾说:“孩儿也不明白。住持方丈说,让我们一直往东,去原来的赵地,去看看大海,然后再回来。”
贤王问:“方丈还说什么了没有?”
杨瑾说:“方丈说,凡事顺着心意去做,不必想得太多。”
贤王笑问道:“那你顺着心意做了哪些事?”
杨瑾说:“路上,遇见欺男霸女之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贤王笑道:“只是,做这些事的时候,还要量力而行。”
杨瑾说:“是啊,可也有没有量力而行的时候。”
贤王眉毛一挑:“还有这事?”
杨瑾笑着说:“您问问杨慎。
贤王笑着问道:“慎儿,是怎么回事?
杨慎躬身回道:“当时,在蓬莱,遇到人牙子在贩卖奴隶,一个小女奴不肯跟人走,人牙子就要打死她,那小女奴见了小的,就来抱住小的腿,求小的买了她。那原主却不肯放手。”
杨瑾接着说:“我让他不要管闲事,因为这些人牙子都是地头蛇,我们两个惹不起。慎那个时候固执劲上来了,就是要管。”
杨慎说:“就像方长说的,我只是顺心而为。”
贤王笑着问:“后来呢?”
杨慎说:“后来,我打趴下他们所有人,带着小女奴走,小女奴说要找她哥哥,原来,他们只是流落在此地的人,并不是奴隶,哥哥去外面干活挣钱,哪知道,妹妹一个人在一个破庙里,被别人拐过来卖。
哥哥到处找,有人给他出主意,最好到奴隶市场去寻寻,只怕有人将你妹妹拐去卖了。他就马上寻来了。没想到,就遇到我们。”
贤王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做得好。怎么没将他们带回来?”
杨慎说:“小的问他,是愿意自己走,还是愿意跟我们走,那哥哥听说我们是京城人士,说什么也不肯跟我们走。小的就问他,想到哪里去,蓬莱是绝对不能呆了,那哥哥说,想到南边去,离赵地越远越好。
刚好,有海船到南边去,小的就将他们送上海船,至于最后到了什么地方,小的也不知道了。”
贤王说:“还好,有惊无险。”
杨瑾说:“也不算有惊无险。小的发现,周围有暗卫。他们都在观察,估计,如果小的打不贏,或者,还有什么势力,他们会出面的。”
杨瑾惊讶,问:“那时就有了吗?我还以为,我们回来时才出现的呢。”
贤王笑道:“这也算是量力而行,也算是顺心而为了。明天,见过皇上,慎儿,你去见见你父母亲。”
杨慎应声是。
次曰一早,贤王带着儿子杨瑾去见皇上。
由于贤王腿脚不便,皇上特许他每次到皇宫可以坐轿子。
到了外宫,杨瑾和杨慎便下马,将马拴在宫墙外,贤王府的小廝看着。
早就有太监迎接着这父子俩。引着他们往垂拱殿而来。
杨瑾和杨慎一左一右跟在贤王的轿子旁边。
到了垂拱殿宫门口,杨慎便停在这里不动了。
贤王下轿,杨瑾扶着一瘸一拐的贤王往宫殿内走去。
太监高喊:“贤王见驾!”
皇上端坐在龙椅上,见贤王被一个少年扶着,一瘸一拐地走来,忙从龙椅上走了下来,笑容满面地说:“皇侄,皇侄孙,你们可算是来了。”
贤王一条腿跪下,一条腿只能弯着,倒头便要拜下去:“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旁的杨瑾生怕贤王倒了,只顾扶着他。
皇上嗔怪:“皇侄,你腿脚多有不便,朕早就免了你的跪拜礼,你怎可每次都不听朕的话?”
贤王说:“君臣之礼,万万不可废!皇上已经准许侄儿每次进宫都坐着轿子,这个跪拜大礼是万万不能省的。快,瑾儿,快来拜见皇上。”
杨瑾连忙在旁跪下,行叩拜大礼:“臣杨瑾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端详着杨瑾:“这就是瑾儿?都长这么大了?”随即又感叹,“好啊,真乃翩翩美少年啊!”
杨瑾恭敬答道:“谢皇上谬赞!”
皇上说:“快扶你父王起来。”
杨瑾赶紧扶父王站起来。
“赐座!上茶!”皇上下令。
一旁的宫女太监早就搬座椅,上茶。
皇上问道:“瑾儿昨天才从外游历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