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捐款
青云在眼前2021-06-20 11:572,094

  经过两天思考,周一上午,苏杭没有去上课,来到了辅导员刘成林的办公室,“老师,跟您汇报个事。”

  刘胖子放下手里的笔,道,“苏杭,坐,什么事?”

  办公室是两个人办公,另一位老师没在,苏杭便道,“老师,我想给学校捐点款。”

  “捐款?”刘胖子大惊,水木每年都会收到校友捐款,但在校生捐款可从来没有过,惊讶过后,他问道,“你想捐多少?”

  “一亿。”苏杭道。现在他账户上共有期货仓位和现金大概2.3亿,年底还能分不少钱,苏杭那天受到那位同学肚子咕咕叫的启发,决定捐出去做善事,手里留太多钱还不如捐出去一点。

  想起昨晚那股温热心酸的情绪,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是突兀出现的,但苏杭越想越觉得可行。

  想到类似的同学,如果能在学习到很晚的时候,能到窗口买一份热牛奶和面包,边吃喝边学习,苏杭就感觉心里很暖和很舒坦。

  刘成林知道苏家有钱,也知道苏杭能赚钱,但一亿这个数字还是惊着他了,他想了想,拿起电话拨了出去,然后领着苏杭来到系主任姚芳办公室,姚主任听了情况后自然也是吃惊。

  “苏杭同学,你的捐款方向是什么?”她问道。

  苏杭没听懂,她就解释道,“这笔钱你想捐给哪个部门或者实验室?”

  “我想捐给同学的饭卡。”苏杭道,见二人不懂,自己也没说明白,苏杭就解释了他的想法,学校后勤统计一下经常去食堂吃饭的同学,再统计一下每次吃饭花的钱数,如果总是在食堂吃饭,而每餐花费非常少的,这笔钱就捐给他们。

  姚芳和刘成林听完后,互相看了看,他们都是水木毕业的,从学生时代一路过来,自然什么都见过了,贫困生的情况各式各样,学校也想了不少办法,但穷的是学生背后的家庭啊,学校能做的事情就不多了。

  姚芳摸了摸苏杭的头,柔声道,“真是好孩子。”

  她马上联系院长,然后三人又赶去院长办公室,经管学院院长基俊闵听了情况后,问道,“苏杭,你们公司怎么样了?现在经营的现金流如何?”

  苏杭道,“都挺好的,院长。”

  院长赞许地对苏杭道,“苏杭同学,你有一颗善良的心,能考虑到贫困同学的生活,我们做老师的都很高兴,”他看苏杭还背着书包,又道,“这件事我得跟学校汇报,看看学校收不收你这笔捐款,你先去上课吧。”

  苏杭嗯了一声,又道,“院长,要是学校接受了,我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要说出去这件事,不要提我的名字。”他想起那次拿给寝室哥仨钱时,他们的反应了。

  基俊闵轻叹一声,跟苏杭握了握手,又拍拍他的胳膊,道,“好孩子,去上课吧。”

  刘成林和苏杭离开院长办公室,陪着他走到四教,一路上辅导员找着话题和苏杭聊天,主要是学习和生活方面,又问问公司的情况,以及他做的期货交易,看着苏杭走进教室,他返身向自己办公室走去。

  苏鹏国请他吃过饭,还给他送过礼,但刘胖子觉得受之有愧,因为他没帮过苏杭什么,苏杭也从不主动找他。刚刚苏杭的行为,他在考虑自己的“政。绩”同时,也很感动,他上学时,班里就有每顿饭只买饭喝免费汤的同学,有的困难同学,即使拿到了奖学金,也大部分汇回家里,自己生活拮据的很。

  基俊闵两天后才找到时间,向常务副校长郑立汇报了此事,周五,在校务会议上,郑立提起了苏杭捐款的事情,校长彭刚等领导听了苏杭的捐款意向以及要求后,非常感慨,以前的捐款都是捐给教学楼、实验室,或者某个具体项目以及设置奖学金的,苏杭这样的捐款还没收到过。

  而且,那些捐款都是需要留名的,比如某某教学楼,某某图书馆,某某奖学金等等,当然,这些都是正常的,公益捐赠行为需要宣扬。

  但苏杭不仅考虑到了贫困同学的生活,又考虑到了他们的感受,所以不想留名。

  “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到位啊,同志们,要我们的学生来提醒我们。”校长彭刚道。

  “他以个人名义捐赠,还要求保密,说成是学校的补助,我们的学生有出息,还不能往外说,这多难受!”常务副校长郑立道。

  大家呵呵笑了,可不是嘛。

  “不接受会伤害孩子的一片心意,接受了,他的那个微博不需要资金嘛?”副校长耿国强问道。

  “基俊闵都问了,他说公司那边挺好的。”

  “为什么不以公司名义捐赠哪?怕外界说炒作?”

  “以后学校应该把这件事做下去。”

  “这算是后勤服务的创新了。”

  “……”

  水木大学第十食堂被称为听涛园餐厅,09年9月17日上午6点半,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大三学生杨斌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拿着水杯来到十食堂,已经来了不少学生,他找到一个安静的位置,放下书包和水杯,去买早餐。

  他的早餐从大一入学就没怎么变过,一碗小米粥一个馒头,划卡,0.8元,杨斌划完卡,发现卡里剩余金额居然是526.3元!他凑近又看了看,是的没错,就是526.3元!

  他端着餐盘回到座位上,从书包里拿出从老家带来的咸菜,还有《材料学》,一边吃一边看书,但不同以往,今天他怎么也看不下去。

  黔省西南有无数个大山沟,其中一个极普通的山沟沟里有一个小杨村,村里有几十户人家,小杨村是贫困县的贫困镇的贫困村,杨斌就是从这里走出来到水木大学念书的,杨斌有奖学金,但大部分要汇回家里。

  他每天吃饭大约需要五六元钱,每个月向食堂饭卡里存200元总是有剩余的,五百多元!他的卡里从来没有过这么多钱!很明显,他的卡里多出来500元。

  会不会是别的同学存钱时存错了?要么就是学校后勤搞错了?杨斌家里还有三个弟妹,父母靠采山货卖钱供他读书,500元在他家,在他都是大数目,要不要跟食堂说一声?

继续阅读:第150章 打拐成果(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财富狙击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