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走远,在距离客栈不远处的回春堂停下了脚步。
她跟小万打听过,在这个时代,医馆和草药房是在开在一处的,寻常人看完了病,便能抓药,很是方便。
柳若深吸一口气,进了回春堂。
药博士热情的迎了上来:“这位公子,您哪儿不舒服?今儿是崔大夫在,让他给您瞧瞧?”
柳若摇摇头:“我不是来看病的,我想买点药。”
“可以啊!”药博士点点头,热情分毫不减,“您要买什么药?”
柳若取出一张纸来,上面写了不少药,但不是配方。
药博士拿着那张纸看了半晌,挠挠头:“公子是来买散药的?我看这张方子,倒不像是正经的药方啊……”
“对。”柳若大大方方的承认,“我是来买散药,自己回去调配的。你们出售吗?”
“卖!”药博士笑了起来,“回春堂敞开门做生意,哪有不卖的道理?您在这儿等着,我这就去给您抓药去。”
柳若点点头,随便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
小万不能理解,他问道:“宿主,我不是都跟你说了吗?那位朱小善人的病是靠西药治疗的,您在这儿买中药,不是浪费钱吗?”
柳若瞪了一眼小万。如今的西药区只开了一种扑尔敏,难道那朱小善人也是过敏不成?
“那你倒是给我开放第二层的商品权限啊!如今西药只开了一种扑尔敏,你让我拿手去给人治病吗?”
“那不行。”小万拒绝,“您得先升级系统,才能获得更多物品。”
“好,那我升级系统。”柳若痛快道。
小万反而有些迟疑:“您确定吗?如果开启系统升级模式,系统将自动花费十个积分点,然后陷入沉睡之中。”
柳若两手一摊,看吧,这就是无解。既然这样,她为什么不去用自己之前采取的草药?
药博士飞快的将药捡好包装好,送到了柳若的手上:“公子,您要的药都在这儿了。”
柳若接过去,装作不经意的问道:“药博士,我看着城里的医者都往朱府去了,朱小善人的病还没好吗?”
“没呢。”药博士擦了擦脸上的汗珠子,“朱小善人得的病是顽疾,这么多年了,看了不知多少个大夫,也没见好转。如今哪儿能有所好转?”
“那您知道朱府怎么走吗?”
“知道啊,您从这儿出去,往前面走,过了街左转就是了。”药博士热情的将柳若带到门口给他指路,“朱大善人是我们这儿最最出名的人了,住的地方也显眼。你左转了之后,一眼便能看见了。”
柳若心中有底,点点头,告别了药博士。
柳若没有直接去朱府,而是在路上探听了一些消息。
这儿的医者很多,大部分又都是已经给朱小善人把过脉的,凑在一处就只能谈朱小善人的脉象了。
“朱家是真的可惜了。我看朱小善人那脉象,不是长寿之像啊……”
“人都已经躺在床上这么多年了,就算是傻子,也该看得出他不是长寿之像了吧?你搁在这儿说笑话啊?要我说啊,朱小善人原本该是有救的,只是被那些庸医耽误了,这才拖成这个样子!”
“我看未必,朱小善人的脉象虽然弱,但并非毫无生机,若是调养得当,应该能再活个一年半载。”
“那也只是拖延生命罢了,就他那副身子骨,稍微动一下便疼痛难耐,如何能支撑得住?还不如早早去了,也省些心。”
……
柳若听得云里雾里,那些表征倒是有几分风湿的意思,只是风湿并不致死啊!
柳若带着满肚子的疑惑到达了朱府,她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之后,立刻被门口的小厮毕恭毕敬的引进了正厅。
“大夫,我家老爷正在待客,烦请您在此处稍加等待,小的这就去通报老爷。”
柳若点点头,目送小厮走了。
柳若个坐不住的,在原地等了一会儿,便四处转转。她绕过屏风,隐隐约约的听到了里面传来高谈阔论的声音。
柳若嗤了一声,还说自己爱孩子?
孩子现在都躺在床上生死未知,他却有心情在此处高谈阔论,还真是爱孩子爱到了骨子里啊。
柳若“鬼鬼祟祟”的凑近前去听,只听一个十分熟悉的声音传来。
“朱先生是文坛大家,虽然人不在朝野之中,却名声远播,圣上曾说过,若有幸见到先生,必定叫我们好生同先生学习一番才是。”
“我此番前来,一是为了小公子的病情,二来,也是想跟在朱先生身边学习一阵。不知朱先生意下如何。”
居然是江秣陵?
柳若瞳孔微缩,好家伙,怪不得会在山上碰见他,想必洗澡是个幌子,他真正的目的是锡兰星夜吧!
柳若下意识的捂住了自己的腰,那里正藏着装有锡兰星夜的盒子。
朱大善人谦虚道:“不敢。在下不过一介山野村夫,会的也都是些寻常之道,哪里如传言那般厉害?”
“外面的那些传言,不过都是以讹传讹罢了。老夫也曾有心制止,只可惜人言可畏,说的人多了,制止反倒惹了小人,这才不敢再管。不曾想,竟传到了圣人的耳朵了,实在惶恐啊。”
江秣陵见朱善人并不吃他这一套,也不恼,当下直入主题,“朱先生有才,不必过谦。如今我朝看似河清海晏,实则内忧外患,正是需要先生出山的时候,不知道朱先生意下如何?”
这朱大善人脸上仍是古井不波,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老夫岁数大了,精力也多有不足之处。朝中那么多能人才干,自然多老夫一个不多,少老夫一个不少。”
说话间,朱善人见江秣陵神情拳拳,似是求才心切,话音一转,“况且老夫的小儿如今正在病中,老夫多是焦心之处,恐无力帮扶殿下。殿下若是有心,不如老夫为殿下介绍几位?”
“虽多是与老夫一般的闲云野鹤,却比老夫多一份忧国忧民之心,想必,对殿下来说,最是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