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女贼手劲那么大,少年没有了防备,手臂上便挨了一掌,泛起阵阵酸疼。
“你怎么能打人呢?”少年大声叫道,“这是什么世道,刚刚大战告捷就有人来打劫!”
少年一边揉着酸疼的手臂,一边走到一旁的账台上,点起了油灯。
“咦?怎么是个......这么好看的女贼?”借着油灯的光亮,男子看清“女贼”的模样后,一时间竟愣住了。原来这个不速之客,只有十四五岁年纪,身着锦衣,亭亭玉立,眉目之间带着微嗔,显得婉媚动人。
逸柳一见少年盯着她,便立刻又朝着少年的眼睛上一拳打了过去。
少年的眼睛被打了一拳便立刻“哎呦哎呦”地叫了起来。
“你这小伙计,胡说八道的,难道不知道我是谁吗?”逸柳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
“我哪知道!”少年这时候回过神来,感觉到手臂上传来的阵阵痛楚,他悻悻说道:“一上来就问自己是谁,谁知道你是谁!”少年此刻显得更加气愤了。
逸柳皱了皱鼻头,正色说道,“小伙计,你听好了,本小姐姓方名逸柳,乃汝城城主的三女儿。”
少年一听立刻便慌了神,这整个汝城都是这方家打下的天下。前些日子魔族士兵入侵,还靠方家的解救自己才能活下来。
少年满脸赔笑赔不是,“三小姐,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还以为您是个女贼,我真是该死,该死。”少年说着扇自己嘴巴子。
“好了,行了行了。”逸柳在一旁阻止他。
“不知唐大小姐深夜来访,究竟为了何事?”少年语气变得十分客气。
“来酒家还能干什么啊?吃饭啊!”这时柳若和裴玉泽也走了进来,看这店里空无一人,桌子椅子倒是摆放得整整齐齐,却无人光顾。
“三小姐你有所不知啊,自从上次魔族来犯以后,这晚上出来的人是越来越少,谁都害怕啊,要不是今天老板让我看店,我都只想在家里的床上躺着,都比在这儿担惊受怕强啊。”少年有些埋怨地说道。
“今儿个怕是让三小姐白跑一趟了,连后厨都没有人。”少年面露难色。
柳若一听这个有些担心道,“既然这样,那怕是其他酒家也是这样。”
“是啊,魔族的来袭的后劲还没有缓过去呢。”少年在一旁说道。
“那不如这样吧,”逸柳看着少年说,“你们的后厨食材什么的可还齐全,我们自己做吧,也好让你们两个尝尝我的手艺。”
“齐全,齐全!”少年立刻点头道。
“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你了,大不了我们还是回方家去吃吧?”柳若有些怪不好意思的。
“有什么关系啊,原来就是客,小二,带我去后厨。”逸柳一脸地豪迈,像是要出征的将军一般一下子就消失在了二人的视线中。
柳若本还想阻止逸柳,但却被裴玉泽一把拦住,“没用的,既然她想去就让她去吧。”两人眼中带着微笑。
今天这一天下来,两人对逸柳也多少有些了解,虽然两人都比逸柳年长几岁,但有时候逸柳的眼中却有些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与稳重,但更多的时候,柳若和裴玉泽在逸柳眼中看到的是一个少女的纯真与无邪。
柳若和裴玉泽便在大堂中央的一张桌子前坐了下来,环顾四周,这只是一家普普通通的客栈,但汝城的文化底蕴却在这样一家普通的客栈中也能得到体现。
墙上挂的是名人字画,连写着菜品的牌子背后都是一首小诗,柳若自已一看,账台边上还蜷缩这一条小狗,呜呜地叫着,瞪着蓝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柳若二人。
柳若轻轻一招手,这黑色的小狗便挪着脚步晃动着毛茸茸的身子来到两人的身边,在桌角边打转,尾巴也跟着一晃一晃的。
就在逗狗的这空档,逸柳便来到了桌前,“久等了二位!”她微笑着,额上还渗着些细密的汗珠。看来厨房里的一通折腾出了不少的汗。
“小二,上菜!”说着逸柳在桌前坐定,一拍手,后厨的小二应声而出,端了几盘菜出来,香味便立刻传了出来,引得本就饿得不行的柳若伸长了脖子要看看是什么美味。
逸柳做得菜,虽然食材并不珍贵,也不是什么鲍鱼海参,萝卜青菜但却能被她做成难得的美味。柳若和裴玉泽没等菜上齐便动了筷子,大快朵颐,饕餮般大吃了起来。逸柳看到自己的菜被风卷残云般吃完了,内心很是欣慰。
“逸柳在这里要替全城的百姓,谢过二位灵师了!”说着便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我们也只不过是做一个灵师该做的,你也不必那么见外,”柳若拉着逸柳的手,“我想我们已经是朋友了,便不必那么多礼了。”
“是啊是啊,”裴玉泽在一旁应和着,举起了酒杯,“来,敬朋友!”
“敬朋友!”另外两人也同样举起酒杯,在空中碰杯,大口喝去。
“今天不醉不归啊!”
不一会儿桌上的酒菜就都落了肚,几个人休息了一会儿便要出门。
“再过几日,几大家族便会纷纷到达汝城,到那个时候,我想魔族还是会再度进攻的吧。”逸柳抬眼,看着天上的朔月,仿佛在自言自语。
“到那时,几大家族聚在一起再商讨决策,应该会更容易压制魔族。”裴玉泽轻轻地说道,仿佛是在对自己说。
柳若和裴玉泽都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将所有家族的人都聚在一起,一方面可以更方便保护,但也同样,将魔族攻击的目标都聚到了一起,也更方便了魔族的攻击。而汝城势必会受到比前一次更加重大的打击。
“逸柳,你不要怕,我们会保护你们的。”柳若一把拉住走在前面的逸柳,认真地对她说。
此刻的逸柳眼中早已盈满了泪水,柳若知道这是她对自己的土地的悲哀,是对人民的感怀,“嗯,谢谢你们。”逸柳点点头,露出一个艰难的微笑。
原本安静的水面被风一吹,泛起轻柔的涟漪,就像是有什么人在悄悄抖动着碧绿的绸子。每隔二三十步,就有一座小桥。
三人便在这样的月色中晃荡着回到了方家大宅,街上空无一人,显得十分的安静,仿佛这座城池死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