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不负有心人,沁颜阁的生意也随着那天皇后给他们亲自题字,一天天变得好转起来了。
这天沈云兮在整理货架上的胭脂水粉和护肤品面的时候,一位面孔很是熟悉的夫人走了进来。而且脚步非常坚定,没有做任何停留,直接就来到了沈云兮的身边。
沈云兮放下手上的东西,说实话,他其实是不太记得这位夫人的名字了。可她通过辨别这个夫人的肤质,以及她的妆容打扮,大概的猜出了点什么。
还没等沈云兮开口,那夫人便说道:“沈掌柜的,多日不见,别来无恙啊,不知沈掌柜的是否还记得我?”
“李夫人你又说笑了,云兮怎么可能会把你给忘记了?”说出这话的时候,沈云兮心里还是挺紧张的,可是面对面的,他也不好什么都不说。
从那位夫人笑呵呵的面容上,她知道自己这一次猜对了。
“不知李夫人今天来是想咨询些什么问题呢?”沈云兮带着李夫人朝着一处小隔间走过去了。
因为李夫人可是沁颜阁开创会员制度的第一名会员,而且一直以来都在沈云兮手下设计妆容以及搭配护肤品。
可能是这一次沁颜阁的打击实在太大了,沈云兮成天就是想着如何让沁颜阁起死回生。而且这李夫人也有一阵子,没有过来了。
不知怎么沈云兮心里有种预感,这次李夫人过来肯定有什么事情要跟她说的。所以没有等李夫人开口她就先问道:“李夫人近来可好?”
李夫人沉默的叹了口气。
“怎么,夫人最近可是又遇上了什么烦心事了?”沈云兮让李夫人轻轻躺下,然后一边给她做面部按摩,一边问她说。
李夫人犹豫了几秒钟,最后还是说出来了:“我觉得我家相公进来有些奇怪,总是会很晚回来,前几日还夜不归宿,去哪了也没跟我说清楚。”
沈云兮一听,就觉得这件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但这毕竟是别人的家事,她也只能慢慢的引导李夫人说出她自己的想法。
“除了这些,他平日里面还有什么让你觉得跟以前不一样的举动吗?”沈云兮这个时候已经开始给李夫人的皮肤开始打分了。
可能是因为有一段时间没有来进行面部的保养,所以李夫人脸上的皮肤有些松弛了,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小黄斑。
李夫人沉吟片刻然后说道:“其他的举动我暂时倒没有发现,不过感觉他有点点不太愿意跟我接触得太过于亲密。”
听到这里,沈云兮已经猜出了个大概,不就是男人的那些花花肠子,觉得自己家的正室看腻了,想去外面尝一尝新口味了。
“夫人,你想怎么做我都可以帮你。”沈云兮把这话说完之后,他才发现自己说的话有些多余了。毕竟在这个时代,就算发现自己的丈夫在外面寻花问柳也是什么都做不了的。
李夫人皱了皱眉毛,然后说:“其实我有在想是不是我现在到了一定的年龄,变得有点人老珠黄了,所以他才会不愿意接触我?可是他当初去我们家向我提亲的时候并不是这样子的。”
沈云兮能够听出来李夫人说这话的时候声音有一点点哽咽。
“他说过不管我变成什么样子,他这辈子都只爱我一个人。”李夫人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了。
沈云兮知道,李夫人对她相公的感情还是非常深的。所以这次李夫人过来沁颜阁的目的肯定也只有一个:她想让沈云兮把自己变得更加年轻更加好看。
“李夫人你放心,这件事情我已经大概明白了,你自己心里有什么想法吗?。”沈云兮问道。
“沈掌柜的,我没有别的要求,我只希望能够让我看起来更年轻一点,脸上没有那多的小斑点。”李夫人下意识的就想摸摸自己的脸,对沈云兮洗手。
沈云兮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好的,李夫人你放心吧,我一定按照你的要求做好。保准你家相公看到你都移不开眼睛。”你别说着,沈云兮开始对李夫人的脸进行了最基础的护肤。
李夫人也闭上眼睛,任由沈云兮帮她拾掇她自己的脸,不知不觉就渐渐睡着了。
等到李夫人再次醒过来的时候,她发现镜子里面的自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就算是用上重返青春这样的字眼也不为过。
“怎么样?李夫人您对我的技术还满意吗?”沈云兮站在一边,欣赏着李夫人脸上的妆容。
李夫人满脸带笑,忙不迭地说:“满意满意当然满意了。沈掌柜您这双手可真是,就像是有仙术一般。”
两人接着再聊几句,沈云兮告诉了李夫人应该要怎样去跟他家老爷相处之类的事宜,李夫人都非常乐意的接受了。
但是就在李夫人离开之后,沈云兮突然笑了一声,自己都不明白如何去跟另一半相处,居然还在这里叫别人。
想着想着,萧衍的身影又出现在了沈云兮的脑海中。
“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干嘛?”沈云兮坐在会员室的椅子上面望着窗外,眼神中有几分落寞。
御前宫内,萧宸坐在他的书桌后面,一边翻阅着奏折,一边望着前面椅子上坐着的两位皇子说道:“怎么样?你们俩想出了什么好办法没有?”
萧衍心里已经有了他的一个方法,但是他知道皇帝最宠爱的还是萧桁,所以他没有出这个风头,想等着萧桁说完之后,自己再给出一些意见。
可是萧桁不知是志不在此,还是他确实对于赈灾这种事情不是很了解,迟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萧宸只能把目光放在萧衍身上,然后说:“衍儿,你的看法是?”
“而且认为发生了旱灾,首先得首先就是要让老百姓的安心。”萧衍回答道。
萧宸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说:“如何才能让老百姓觉得安心呢?”
“最重要的就是老百姓的安身立命之本,吃!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这只旱灾影响最大的也是对百姓们粮食上的一个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