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缓缓停下来时,围着公告板的百姓们纷纷让开来,紫雁掀开车帘,扶着温心雅下马车时,温心雅还是被这乌泱泱一大片人惊到了。
少说也有千百来人了。
“大家都是来参加征集的吗?”温心雅心中唏嘘,神情却是半点也不露,只一派温和。
百姓们还是有不少人没见过温心雅的,虽然猜到了身份,可目前依然没有办法很快的习惯天朝的参拜礼,她们只点了点头,没说话。
温心雅也不介意,指着后面缓缓而停的马车道,“里头是一车的棉花种子,愿意参与征集的且随我来。”
百姓们彼此对视一眼,许是没见过这般平易近人的王妃,当下心里的忐忑也松弛了不少。
男暗卫闻言,便搬了一袋种子跟上。
赵厉晟扶着温心雅,紫雁则负责去查看公告板处登记的手册,暗十五挠了挠头,小声道,“紫雁姐,王妃怎么亲自来了呀。”
“王妃要展示如何正确栽种棉花。”紫雁翻了翻册子,有些诧异,竟然登记了快两千多人。
暗十五闻言有些担心道,“人这么多,会不会冲撞了。”
“不要紧,王爷跟王妃心里有数呢。”先前紫雁也是担心过的,可经历了栽种药材后,就没了这个担心了。
暗十五闻言这才松了口气,跟着紫雁追上了温心雅。
温心雅自上次栽培药材后,对黛城的山地有了了解,在藏城时,她凡是有空,都会研究黛城的山地图。
因此,如今她已经不需要百姓指引,都能靠自己寻到大片大片的空地了。
黛城的山林分布十分均匀,一般中心都是树林茂密,木房子也密集,但周围却都是空地,可惜黛城虽然盛产药材,却不能当饭吃,这边没有什么粮食种子,因此全靠每一条河流里的鱼为生,而其他物资则是每一年从各路小国以及西北抢,粮食种子太贵,基本都是买不起的,又如何能在黛城发展种植业呢。
温心雅寻到大片空地后,转过身来,让暗卫打下手,向众人展示棉花种子。
“大家且瞧,这就是棉花的种子,栽种棉花的好处自不用多说,棉花可以用来做棉袄,棉被,棉裤等,而栽种棉花的步骤并不难,就是需要仔细一些。首先是整地,对耕地深耕大约两个手掌到三个手掌的长度,因黛城的土壤湿润肥沃,因此将耕地耙平,并偶尔灌溉湿润耕地即可。”
温心雅让暗卫示范的开始挖土栽种,让众人能看得清楚一些。
“其次就是挖种植钩这一步,待土壤干燥即可挖种植钩,种植沟宽为一个手掌长度左右,种植沟之间的间距为半米以上一米以内,关于催芽则是将棉花种子用温水浸泡两到三个时辰,倒去水后用湿布闷盖两个时辰或者两个半时辰,置于通风环境下保持温暖的温度下培养,等待一到三日即可发芽。现在马车里的种子,都是提前泡好的发芽的种子。但是这个过程还是要教会你们,你们要牢牢记住。”
温心雅语速缓慢温和,十分有耐心,众人听着听着就入了迷,加上暗卫有意放慢的动作,众人都看得很清楚,也很容易能记住。
“接下来便是种植,将已经发芽的棉花种子放置到种植沟里,芽朝上,并在发芽的棉花种子上面覆土一指深;每株放置两到五粒棉花种子,保持株距为半米出头,并灌溉湿润耕地,种植后连续灌溉润湿耕地七日到十日左右即可。”
温心雅发现示范的暗卫许是下过地,手脚十分麻利熟练,忍不住思考起来,倒是可以让这个暗卫专门负责棉花的培植。
众人听得很是着迷,没想到棉花的栽种竟然这般讲究,他们从未见过,今日也算是大开眼界了。
“接下来,登记了参与种植棉花的人,可以来领种子,去尝试了。”
棉花种子很贵是不假,包括培育发芽的过程,都十分麻烦。
若不是这段时间太阳晴朗,温度有些热,还真是弄不好。
也算是老天在帮自己了。
温心雅暗暗的想着,很快就指挥紫雁跟暗卫协助分发发了芽的种子了。
百姓们十分郑重的接过种子,开始学着方才暗卫的方式,开始挖土栽种起来,一时间,空地上全是乌压压一片忙碌的人群。
温心雅对着擦了一把汗的暗卫开口道,“我瞧你手脚麻利,可是从前下过地?”
“启禀王妃,属下的家中,以前几代都是种水稻的。”暗十二恭敬地垂首回复。
紫雁一看就明白温心雅这是打算重用这个暗卫,来负责这个棉花栽种的事情了。
她忙提点这个有些憨的暗卫道,“还不快去忙,王妃这是让你以后负责棉花栽种的事情了,你跟暗十五一起配合,好好做好这件事。”
“谢王妃。”暗十二跟暗十五对视了一眼,纷纷颔首领命。
温心雅闻言笑道,“接下来几日我会每日上山来看着,期初肯定会有许多问题,你们不明白就问。”
“是,王妃。”暗十二跟暗十五松了一口气,其实他们也是有些忐忑的。
赵厉晟见安排的差不多了,便扶着温心雅上了马车,轻声道,“今日有些晚了,先回去。”
“嗯。”温心雅对着赵厉晟点头后,又嘱咐两个暗卫道,“太阳落山时,便让他们回去,明日再继续,黑灯瞎火的也弄不好,左右已经发了芽儿,不着急。明日辰时再继续。”
“是,王妃。”两人对温心雅向来爱护百姓的事情都很清楚,因此也不觉得意外。
温心雅这才放下心来,紫雁上了马车,缓缓地驾着马车下山。
“紫雁,近来黛城可有出现什么问题吗?”
温心雅十分关注黛城的发展,因此对于黛城的一点一滴的动静跟变化,都希望能了解到。
紫雁想了想,这才道,“大事倒是没有,就是似乎想去学堂的人很多,大大的超出了原本的计划人数,这是其一,其二便是笔墨纸砚,这么庞大的名额所需要的笔墨纸砚,也大大的超出了计划,恐怕原本计划要投入的银两,会增加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