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一直不知道,为什么她会这般喜欢赵曦光,这样一个顽劣不羁的人。
但是她这般喜欢,莫家也不会反对,只是心疼她一个人,千里迢迢远嫁去京城,没有娘家在身边撑腰。
这对于莫离来说,一直是个心结。
“这两日我还有许多事忙......”莫殇一句话还未说完,眼泪就有些摇摇欲坠。
莫离见状,微微躬身,轻轻拍了拍莫殇的肩膀,点头道,“我知道,你且忙着,苏杭我很熟悉,会做好安排。”
“嗯。”莫殇强行把眼眶里的泪花憋回去后,两人各自回了马车上,在苏杭知府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入城,在百姓们的围观下,莫家跟林家入住了王府,餐厅里摆好了丰盛的午饭。
莫殇一直挨着莫离,两人有说不完的话,赵曦光被冷落在主位上,看着不停的跟莫离说话,时不时跟一旁神情温和的林家以及莫家的长辈说上几句,他心中愤愤,觉得莫殇是有了亲朋在,就不爱搭理自己了。
可他也知道这样的场合,对于莫殇来说,是极为难得的,所以哪怕心里有些失落,也没有表现出来。
对于莫殇来说,本该是回门的,却拖延到现在。
他心里是觉得,莫殇是委屈的,出嫁时,亲朋不在身边,连所谓的三日回门,也没有。
其乐融融的一顿午饭,宾客尽欢,饭后,莫家跟林家人去休息,莫离则是出去安排莫家跟林家的府邸,从前的一切都没了,都得重新开始,好在他对苏杭格外熟悉,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寻苏杭知府帮忙,倒也不至于让忙碌的莫殇分神。
莫殇跟赵曦光如昨日一样,继续在书房忙碌。林家跟莫家的长辈们忙着逗两个玉雪可爱的孩子,不亦乐乎。
夜色深沉,喧嚣渐息,忙碌到深夜的两人缓缓歇下,星辰寥寥,日子飞梭,两日一眨眼就过去。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而紧凑,莫殇许久没有这般高强度的忙碌,人也跟着瘦了一圈,这日她坐在会客厅主位,看着下边的一群官僚,心想着,可算是忙到头了,接下来几日可以松散松散,兄长那边也筹备好了新的莫家府邸跟林家的府邸,在赵曦光的藩地里,林家跟莫家,不再需要躲躲藏藏,连石家都平反了,莫家跟林家更是不用担心什么。
这对于莫家跟林家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原本争分不休的林家,也恢复了从前的团结一致,这对于兄长来说,也是少了许多压力。
敛下心神,手中的热茶去了大半,莫殇终于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淡淡的微微抬起,语气平和道,“都起身罢。”
“是,王妃。”知府们纷纷送了一口气,看莫殇这神色,事项册子应该是没有引起她的反感的,但是估摸着整改的地方应当也是许多的,否则她也不会是这样冷淡的神色。
揣摩了一番的知府们各自坐下后,看着桌上被整改过的事项册子,谁都没敢现在翻开,等着莫殇先开口。
“整改的地方,本宫跟王爷已经用朱笔批注过,你们只管照做就行,没什么其他的事情,就可以各自回去了,但碍于你们并不熟悉本宫与王爷的处事习惯,你们可现在翻开瞧瞧,有不明白的也可以现在问。”
莫殇浑身酸疼,觉得这三日果然还是太勉强了,累的她有些不适。
知府们闻言,这才拿起事项册子,开始翻阅了起来。
莫殇微微放松,捧着茶杯缓缓地品着,也不觉得无聊。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知府们的神色,也随着翻动的页数,变化莫测起来,但谁也没有先开口询问,只一页一页的往下翻,偶尔彼此交换一下神色后,又继续。
午时时分,终于有知府坐不住了,率先开口道,“敢问王妃,这城民木牌,可否四个月内完成?”
他们也看出来了,上面许多整改的地方,几乎都是参照了安王的藩地制度去进行整改的,这倒也没什么,可问题就出在,安王的藩地,百姓人数并不多,可江南不一样,不仅人口众多,且若要实施起来,着实需要大量的时间去一一落实。
不提别的,光是这个城民木牌,首先要去挨家挨户去登基百姓名讳,然后逐个统计过后,交由建造坊去制作,再落实到每一个百姓手里,这其中需要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见这个知府提出来了,其他知府也眼巴巴的看着莫殇,也认为四个月的时间,已经是他们最快的时间了。只是他们不敢提出来。
“可,但是一定要严格统计,进行落实。”莫殇也知道四个月已经是知府们最快能给出的时间,所以一开始她的批注是三个月,为的就是给他们一些压力,看看他们的弹性是多少。
如今知府们报出来的时间跟她计划中的差不多,自然她也就点头了。
不是她想这样急促的完城整改,而是不想给赵恫棠半点插手进江南的机会。
“启禀王妃,这个封城的政策,若要施行,可能时间上要做一些调整。江南的主要命脉是商贸,日夜往来的商队数不胜数,骤然提出封城的政策,需要一些适应时间,若是太突然,怕会影响今年江南的总银流。”
苏杭知府也提出了自己最为担心的一点,虽然一个月封城两次,一次三日不算很长,可对于商队来说,这却是一个不太能接受的事情,这三日累积的事情,会导致结束封城后的城门口,出现拥堵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官道的出入。
如果要解决,势必需要商队们自己去进行事物的调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晋王刚来藩地,这般大的动静,难免不会引起百姓们的反弹。
“如何缓和?你且说说。”莫殇心里清楚苏杭知府在担心什么,但这个政策是绝对不会取消的,不定期封城搜查核对,谁知道有没有赵恫棠的眼线暗哨混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