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瑶仔细的观察着皇后的饮食喜好,及时的伺候着,时不时聊一些自己发现的小技巧,皇后一生都希望自己能比原皇后好,能把淑妃比到尘埃里,可淑妃到底是比皇后小六岁,年轻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且淑妃生的妩媚精致,皇后撑死,也就是端庄大气而已。
因此,阿娘给她送来的压箱底的养颜膏跟千年人参,她直接用来送给皇后了。
她无意以色侍人,加上如今对赵恫棠毫无想法,留着也没什么意思,不若给皇后,至少能得个偏疼。
一番膳食下来,皇后被伺候地通体舒畅,还了解到了不少对容颜有帮助的事情,加上王靖瑶的恭敬,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听说这个月,温侧妃没少给你苦头吃。”吃饱喝足,皇后躺在华贵的榻上,任由王靖瑶轻柔的帮她按摩着头皮,长年累月的沉重发髻,让她的头跟脖子一直很不舒服,经常疼的睡不着觉。
王靖瑶仔细的找准头部的穴位不断地揉着,这个手法也是从驻颜坊学来的,说来可笑,本来是为了讨好赵恫棠的,结果用到皇后这里来了。
压下心头的讥讽,王靖瑶慢慢的揉向皇后的脖颈跟肩膀,缓解皇后的僵硬跟疲倦。
至于皇后话语里的试探,她反而不在意了。
温心华从前是她的心结,现在已经不是了。
“没有,儿臣哪里会吃苦头呢,温侧妃生养了孩子,殿下多疼些也是正常,只是儿臣肚子不争气,恐怕不能很快有孕,让母后操心了。”
王靖瑶语气里满是无奈跟叹息,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怨怼跟嫉恨。
皇后诧异的睁开了眼,可到底是看不到后边的王靖瑶是何表情,但这样的语气跟说辞,却是大大的让她诧异。
“在母后这里,你是孩子,有委屈不必忍着。”
王靖瑶闻言也不停顿,只感动的轻笑道,“母后疼儿臣,儿臣知道,儿臣不委屈。”
“你啊,总是憋着作甚,温侧妃是个什么人,本宫心里清楚,不过你也不用着急,你还年轻,有的是机会怀上孩子,眼下倒是不用被她刺激了去。”
皇后见王靖瑶毫不犹豫的回答,不由得心中一软,她也是过来人,哪里能不委屈,不过这孩子倒是一如既往的懂事。
说起来,也不必梁檀雅那丫头差的,只不过这孩子不善表达罢了。
想到这,皇后的心越发的偏向了王靖瑶,想起她今日来时,用粉掩盖住的脸色跟眼底下藏不住的乌青,还有红肿的眼,就知道是受了不少委屈的,且距离上一次见她,清减了太多,现在看起来人就跟个柳枝似得,风一吹都能吹跑了去。
“累母后担心了,儿臣真的没有委屈,儿臣只是想起了小檀,心里难受得紧。儿臣自小就跟着小檀一起长大,情同姐妹,当初能一起中选,彼此都觉得开心喜悦,却不想,突然的,就......”
王靖瑶的手微微一顿,不可控制的哽咽了起来。
想起梁檀雅,她就觉得难受的慌,至于温心华,根本不配令她难受,从前是她傻。
皇后见状,忙坐了起来,看着强忍伤心红了眼的王靖瑶,忍不住叹息道,“梁侧妃着实是可惜了,你也莫要伤情,人世间,悲欢离合在所难免。”
“母后,儿臣知道,儿臣只是,只是实在控制不住,那日小檀传了太医,儿臣也问过太医,可太医说不出个所以然,儿臣担心,差人送了东西给小檀,想着等小檀好了,再一起说说话,可这不想,人就去了行宫,不过大半月的光景,人就没了。自小檀去了行宫后,每日传回来的消息,都让儿臣坐立难安,寝食艰涩,儿臣,儿臣......”
王靖瑶说着说着,就捂着脸哭了起来。
皇后诧异的看着王靖瑶,没想到她跟梁檀雅的关系竟是这么好吗?仔细回想,好像从以前开始,两人似乎,一直都是形影不离的......
想到这,皇后的神情又柔和了下来,在深宫里久了,什么妖魔鬼怪,生死手段没见过,可就是因为见多了这些刀光剑影,虚情假意,突然面对王靖瑶的真情流露,才格外的显得特别跟可贵。
“你这孩子,莫要哭,梁侧妃在天之灵,也希望你能好好的。”
皇后轻轻地顺着王靖瑶的背,柔声安抚她激动的情绪。
原以为她的憔悴跟瘦削是被温心华给折腾的,却不想,竟然是因为梁檀雅,仔细想来,梁家办丧事时,似乎王靖瑶送了不少东西过去。
也难怪她会整个人变了一样,看着怪令人心疼的。
“你母亲今日入宫,可是有什么事嘱托你么?”
想起王夫人今日似乎进宫了,皇后便顺口提了一句。
王靖瑶摇头,愈发难过道,“阿娘是听说了儿臣寝食艰涩,担忧之下来看望儿臣,让儿臣放宽心,可儿臣始终记挂着小檀。”
“你阿娘说得对,你就该放宽心,这人生漫漫,多得是这样的悲欢离合,你是太子妃,也是未来的皇后,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你要更坚强才是。”
皇后见状,不由得想起自己当初入宫时,被原皇后压制的动弹不得,母亲时常入宫陪伴自己的日子,自己走过的路,王靖瑶也在走,这便是人生。
不断的有人来,不断地有人走,半点也没有多余的停留。
“儿臣,儿臣失礼了。”王靖瑶拿出手帕擦干眼泪,脸上的妆虽然糊成一团,却也让皇后看清了她消瘦的脸跟憔悴苍白的脸色,不由得心疼起来,这般重情义的孩子,坐在这个位置,实在是太辛苦了些。
“你还小,难免情难自禁。”
皇后有些羡慕梁檀雅,她昔日进宫时,哪里有什么真正的姐妹之情呢。
“让母后见笑了,母后若是不嫌儿臣烦,儿臣想每日来陪着母后。”王靖瑶有些闷闷的开口,整个人看起来像极了霜打过的茄子,恹恹的惹人爱怜。
皇后不由得慈母心起,点头叹道,“你愿意来,就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