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么说,只不过,眼下这样的情况,还是不要贸贸然出手,打探清楚再看看要不要援助一番。”莫离看出了陈瑾萱的担心跟想要帮忙的意向,担心她冲动行事。
陈瑾萱闻言,觉得有理,便点头同意了,“那就先看看。”
两人彼此相视一瞬,默契扬起笑意。
莫离离开了房间,去安排查探的人手,陈瑾萱慢慢的用过晚饭后,沐浴更衣了一通,刚从净室走出来,便闻到一阵诡异的香味,她先是一愣,随即瞪大了眼想要屏住呼吸时,却来不及了,眼前阵阵发黑,然后晕了过去。
一个如同鬼魅般的黑影从暗处走出,迅速抱起昏迷的陈瑾萱,悄然的从窗户离开,无声无息,半点动静都没有留下。
因一路上都格外顺畅,加上城内传染性风寒泛滥,莫离没有让暗卫把客栈团团围起来,而是集中到他的房内安排查探以及应对有可能突发的情况。
也正是因此,才让黑衣人得了大好机会,顺利的把陈瑾萱给掳走,安置在京城郊区的一座不起眼的庄子里。
待莫离安排好一切后,夜色已经浓郁的化不开,他原本打算去看一眼陈瑾萱,可夜深了,大约是睡了,也就没去了。
次日清晨,没有日光,乌云密布的天空,带着风雨欲来的征兆,空气里的闷热让人汗流浃背,有种难言的压抑与窒息感。
而缇城的风寒人数,比起昨日竟是一夜之间,多了数百人,这样快速的传染速度,已经堪比*了,唯一的区别就是,没有*那样,一旦被传染,几乎就是等死的结局。
风寒只要按时服药,养上几日光景,几乎都能好。
可问题在于,这样快速的传染,缇城里的大夫人手,不仅不够,连同治疗风寒的药材,也已经告急,最令人崩溃的莫过于,缇城里的高门直接垄断了大夫们的症治,寻常百姓家根本轮不上,也就酿成了,原本只是轻微的风寒,一下子变得愈发严重,加上买不到药,缇城终于爆发了新一轮的出城人潮。
庆贺县主的十万士兵几乎都住在缇城,如今全都染上了风寒,却又出于职责,不能像大多数百姓那样离城逃离,反而要强忍着病痛封城,防止更多染上了风寒的百姓跑出去,传染到其他城池里,引起新一轮的爆发。
而封城的举动,更是让百姓们暴乱了起来,处处都是抢夺争骂,乱成一团,缇城的知府因染上了重度的风寒,倒在床上一病不起,更加没人去主持这场因风寒引起的动荡跟暴乱。
莫离醒来时,得知了一切后,脸色沉得化不开,虽然他有预知性的让暗卫们连夜去其他城池调动治疗风寒的药材跟带些大夫过来,可如今几乎全城都染上了风寒,这样的情况,恐怕很难稳定下来了。
唯一比较庆幸的是,虽然缇城的知府倒下了,还有庆贺县主的十万士兵忍着风寒的难受封城,没有让缇城的大部分百姓逃出去,否则,后果简直不堪想象。
天色尚早,莫离没有去喊陈瑾萱,这样的乱象,不适合当着她一同前去了。
莫离安顿好家中长辈后,命令死士们守护好陈瑾萱跟莫家人后,才戴上口布,提着药箱坐在了客栈门口,让染病的百姓们排好队。
为了安抚百姓们,莫离把已经差人去调药材跟大夫的消息说了出来,原本动荡的百姓们这才冷静了下来,自觉地排起了队伍。
可一个人的力量到底是有限了,没多久,莫家的长辈们也都下来了,一同给百姓们看诊。
因着一下子多出了十几个人手,莫离也算轻松了不少,而百姓们的心也安定了下来。
最后,那个一直没能见上面的老游医也提着药箱下来帮忙了。
原本乱七八糟的缇城,又恢复了平静的秩序,封城的士兵们听闻之后,送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在翘首期盼着药材跟大夫们能及时赶来缇城。
因着缇城情况严峻,士兵头领已经把缇城的状况,以及逃跑的百姓人数,飞鸽传书给了庆贺县主以及远在西北的温心雅。
好在暗卫们办事快速,几十车的药材跟被他们强行绑来的几十个大夫已经开始陆续出现在缇城的城门口。
守城的士兵们远远瞧见,顿时喜极而泣,仿佛在地狱中看到了希望之花一般,城门立刻打开,通报的士兵们带着好消息跑进城里四处传播,给翘首以待的百姓们注入强心剂。
药材车队跟大夫车队终于缓缓入城,每一个暗卫的手里都提着出鞘的长剑,神情严肃冷厉,暗卫头领盯着马车队伍进去后,让风寒严重的士兵护送马车队伍进城安顿,以免出现什么差错,然后他们来替代风寒严重的士兵们守城。
风寒严重的一部分士兵闻言,又是感激又是兴奋,护送马车队伍入城后,立刻把不情愿的大夫们押送到莫离落脚的客栈门口坐下,百姓们看到一下子来了几十个大夫,整整齐齐的摆好问诊桌在一侧时,几乎大部分百姓的眼眶都红了。
马车里的药材也被护送进客栈仓库里,莫家奴仆们负责抓药,伙计们负责煎药,分工合作,整齐有序。
终于拿到汤药喝的百姓们,一刻悬在半空中的心,逐渐落实起来。
在这样的有序安排下,仅仅一日,就有数千名百姓得到了救治,而问诊结束时,已经是深夜子时。
莫离等人累的有些头晕脑胀,起身回客栈休息时,原本不情愿的大夫们也没了期初的不情愿,许是这样的阵势过于感人,许是看到了莫离等人的坚持而感到羞愧,但这些,都不是莫离想去关心的,他简单的用饭后,沐浴更衣一番,才轻手轻脚去看一眼陈瑾萱。
其实,在忙碌的时候,一直没有看到陈瑾萱下来,他心里是有过猜测的,好的猜测是陈瑾萱不舒服,不好的猜测就是陈瑾萱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