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宗望的金国东路军第一次围攻开封不果,加上西军十万大军勤师来到开封。
完颜宗望决定退兵,在勒索完金银钱财等物后退军。
完颜宗望退军之时,种师道之弟种师中率领的西军精锐秦凤军三万人开到东京开封。
种师道即命他率部尾随金军之后,俟其半渡而击之,完全消灭其尚在南岸的一半,将金国最精锐的东路军打残以消后患。
李纲也建议用澶渊故事“护送”金军出境,密告诸将有机会就纵兵追击。
宋钦宗也同意李纲表面上的建议,派军十万,紧紧“护送”。但吴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又最终压倒了主战派,派人在黄河边上树立大旗,严令军队不得绕过大旗赶金军,否则一概处死。
以后种师道又提出亡羊补牢的办法,建议集合大军驻屯黄河两岸,防止金军再次渡河,预为下次“防秋”之计。
宋钦宗准奏施行,不久又被吴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大臣压到,认为万一金军不来这笔巨大的军事费用会被浪费,拒绝采用种师道之言。
以后种师道气愤致疾,以至病死。李纲则被外调河北河东宣抚使,无所作为,最后被逐到江西。
金兵围攻开封未果退兵后,主和派占据上风。京城酒楼又开始歌舞升平,夜夜笙箫。
东京白矾楼楼上,太学四公子又在一起饮酒寻欢。
官宦之家出身的孙有望说道;“李兄,这次打跑了金兵,禁军功不可没,令尊是否可有高升和赏赐?”
禁军统领之子李靖道;“哎,要不是西军种帅前来,东京城是否守得住都是个问号。虽然金军暂时退兵,但指不定哪天又打了回来啊,还赏赐,连李钢李大人都被贬了,朝廷官库都被金人搜刮空了呢,以后拿什么打战?”
盐商之子钱俊道;“那也不一定,我大宋富甲天下,一时的百万,千万银两换得京城的安宁,还是值得的。
我朝之人口已达到2千万户,1亿多人,耕地达到7.2亿亩,宋神宗熙宁十年国库收入为7070万贯,最高达到1.6亿贯文。
现在已可达到8000-10000万贯文,其中农业占30%,主要是工商业发达,达到70%。
尤其盐、茶、酒、矾和进口商品。实行禁榷专卖与合买,也就是国家垄断。
这些垄断经营获得的利润,在我大宋的岁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另外我大宋还有朝贡贸易。大宋以来华朝贡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有:高丽,交趾,占城,三佛齐,大食,于阗,龟兹。
与宋保持朝贡关系的海外国家还有注辇、蒲端、婆、渤尼、真腊、拂等。
所贡之物包括国王贡物、王室成员贡物、贡使及随行人员贡物等几部分,主要是本国土特产。
如高丽贡金银器、娟、布、马、刀剑、人参、硫磺;交趾、占城。
三佛齐等东南亚国家贡象牙、犀角、玳瑁、珍珠、驯象以及各种香料、香木。
大食贡玻璃器、水晶、织锦、香料;于阗、龟兹贡骆驼、马、玉器、乳香等。
宋朝对贡物采用“估价酬值”的办法,贡物估值后,回赐金、银、钱、丝织品等以偿其值。
所以只要大宋在,这些钱财随时滚滚而来。”
“哦,想不到钱俊兄还是有点研究啊,我以为你只会花钱挥霍,不曾想对经济还是有所了解。”孙有望说道。
“那是,既然家里供我上太学,就要对得起家里人的期望。
何况太学是名副其实的学问之地,我以前就算是个草包,读了几年太学,也算半个书生了。”钱俊说道。
“天下书生出太学,天下学问出书院,我等就算没进书院,但太学也是天下学问之地,别说你以前是个草包,就算是条狗,进了太学也会叫的有模有样!”赵步凡鄙视的说道。
“呵呵,呵呵”钱俊不以为耻的干笑道。
“听说禁军中出了一件大事,林冲好像被贬边庶了,李兄可有消息?”孙有望说道。
“是的,林冲被贬到广南东路南海县。”李靖说道;“原本要贬到郴州去的,后来有人不依,要贬到雷州,还是高俅帮忙说话,才贬到广州南海县。”
“嘶,”众人听罢,皆倒吸一口凉气。
宋朝时期,跟历代官场一样,官员在朝为官是极易获罪的,获罪免不了受到处罚,其中贬谪外放是最常用的处罚方式。
因为林冲是太上赵佶提拔的禁军官员,在钦宗赵恒继位后即不受重用。
虽在开封守城中林冲的“金枪营”表现英勇,却更被赵恒所幾彀。
朝中主和派弹劾林冲居功自傲,不服将令,故赵恒将林冲贬谪发配。
因南岭阻隔,古时郴州为偏远蛮荒之地,历代朝廷流放贬官,从来就没有忘记郴州这个地方。
雷州地处大宋最南端,气候炎热,漳气弥漫,为荒夷之地,流放到那里的人十之六七难以活命。
宋朝极少对大臣使用死刑,流放到雷州就和死刑没什么两样了。
想不到高俅还是挺仗义,帮林冲说了好话,才没有被贬到雷州。
若真是贬到雷州,饶是林冲有一声好武艺,恐怕也受不了那里的气候之苦,基本上算是废了。
这时赵步凡说道;“禁军太尉高俅亦是有趣之人。
高俅原是前朝大家官至礼部尚书的苏轼身边的书童,为人乖巧,擅长抄抄写写。
不仅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有一定的诗词歌赋的功底。
且会使枪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础,而高超的蹴鞠技术只不过是他多项旁骛的杂学之一。
苏轼将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诜。
王诜是神宗皇帝的妹夫,与在一旁坐冷板凳的端王关系密切,两人经常在一起切磋书画。
端王爱踢球,但只是业余水平。而高俅是踢球的高手,一来二去,高俅成了端王赵佶的亲信。
不久,哲宗皇帝去世,端王成了大宋的徽宗皇帝。徽宗原本是一个坐冷板凳的人,一上朝看到的全是新脸孔。
下朝后看到高俅这个长期在一起玩的朋友,自然特别亲切。徽宗有心提拔高俅。
但大宋朝提拔干部有一套制度,并不完全由着皇帝的性子来。
七品县官要有进士出身,而高俅没有功名,文官这条路走不通。
徽宗就让高俅走武官之路。因为武官对出身要求不严,只要有功名就行,一句话,伸缩性较大。
徽宗的意思是让高俅到下面去“镀金”,时刘仲武为边帅,便格外帮衬。
恰好,高俅在边关的时候,大宋朝在边境打了几个少有的胜仗。
高俅升迁的资本,毫无疑问当是出于在刘仲武军中的经历,并最后做到了殿帅,掌管禁军达20余年,这还是要有真本事的。
其次,高俅这个人有一个好处,就是对有恩于他的故人不忘报答。
之前有刘仲武在边关对他的提携,之后他与刘仲武家一直保持密切关系。
刘仲武有次打了败仗,但他的仕途却没有受到影响,因为有高俅在朝中替他说了好话。
刘仲武死后,高俅又极力向徽宗推荐其子刘锜担任大将。
蔡京等残酷迫害苏轼及其家属,同为一殿权臣的高俅对苏轼一家并未落井下石,而是伸出了援手,“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恤甚勤”,颇为时人赞许。
再者,高俅与当时权倾朝野的大奸臣童贯、蔡京等也非一党。
时人对他的评价是大节无亏,总体上尚算是一个好人。所以高俅能帮林冲说好话并不奇怪。“
众人听完皆道;”哦,原来是这么回事,高俅也算有心了。“
”知道林冲为什么贬到广州南海县吗?”赵步凡道。
“为什么?赵兄大才,请指教。”其余三人忙问道。
“知道大宋家族左林右李吗?”赵步凡道。
“这个知道,林家和李家。”三人说道。
“大宋家族有左林右李之说,这左林说的就是林家。”赵步凡道;“林氏一族乃商朝末年名臣比干的后裔,属于王侯赐姓为氏。
商末,纣王无道,比干犯颜直谏被杀。比干夫人陈氏逃入长林山中,生下了儿子泉。
周灭商后,因泉生于林中,其父比干坚贞不屈,被周武王赐以林为姓。林家历朝历代出忠臣出名臣。
林皋,战国时赵国宰相,德高望重。他有子九人,各有才能,德才兼备,九子皆有大夫官职,被时人称为“九龙”。
唐代林披生有9个儿子,他们是:林苇、林藻、林著、林荐、林晔、林蕴、林蒙、林迈、林既、皆成进士,分别担任八个地方的刺史(也称“州牧”)。
这时林披已定居莆田。一个家族里一下子出了九位官刺史,可说是创了历史纪录,是家族的无上光荣。
故后世称莆田林氏为“莆田九牧,双阙之荣”。
而宋代林杞生九子:景渊、景佑、景默、景辉、景泰、景瑞、景元、景贞、景亨,先后为知州,世称“九牧林氏”、可以说林家世代出人才。
因林家历代成为名门望族,故招人嫉恨,多次受到政治迫害。中原林姓在东汉末、三国时期大批南迁,迁入江浙一带。
至西晋末年,中原林姓开始进入闽粤,主要集中在福建。
唐宋时期,林家的主要势力已迁移到东南沿海一带。
据大宋尚书省档案记载;宋朝时期,林姓大约有7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98%,排在第19位。
福建为林姓的第1大省,约占全国林姓总人口的58%,约占福建总人口的9%。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浙江、广东三省,这三省林姓占林姓总人口的85%,以福建为中心的林姓聚集区已经形成。
从这里可以看出,林家家主深谋远虑,早已知道中原地处战乱之地,汴梁无险可守,所以将家族迁徙到东南沿海一带以躲避战乱。高,是在是高!”
赵步凡说道。
“那李家呢,请赵兄赐教。”孙有望等三人问道。
“李家,源自嬴姓,始祖皋陶为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直系后裔。如果说林家出名臣,那李家则是出帝王。
在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等国与朝代。李姓不光出皇帝,
还出名将名人。先秦李冰,李牧。秦,李斯,李信。汉李广,李陵。三国李典,隋李密。
李姓之唐代达到高潮。唐朝时期,皇室赐予大臣或武将为国姓,再后来沙陀、氐、回纥、契丹、高车、吐蕃以及犹太、安息、高句丽、党项等外来少数族裔因功或者内附,多被封赏为李姓。
李姓族群急剧膨胀,唐宗室后人多达官贵人,李氏人丁兴旺,在当时已成为全国大姓。
至大宋,名将李继勋、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一代名相李沆,当今朝廷重臣尚书右丞李钢,太学博士,吏部侍郎李若水,还有书院好像新收的学生叫李无涯。”
“到底是太学高足,知道这么些典故和故事,赵兄领教了。”孙有望等三人齐声赞道。
赵步凡抿须自言道;”这次林冲有意到南海县,必有深意啊!“
“什么深意?”孙有望三人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