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京城四大公子之李师师
大闲者2025-07-05 11:311,513

为何今日京城四大公子的名头报出来都不能上三楼?

  那是因为有比他们更厉害的主。这位就是当今圣上赵佶。

  今日李师师在白矾楼献唱,他包下整个三楼,闲杂人等不许入内。

  此刻官家正在三楼极笔奋书,官家擅长书画,尤其自创的“瘦金体”为当今一绝。

  此时写的是一首《念奴娇·雅怀素态》。

  雅怀素态,向闲中、天与风流标格。绿锁窗前湘簟展,终日风清人寂。

  玉子声干,纹楸色净,星点连还直。跳丸日月,算应局上销得。

  全似落浦斜晖,寒鸦游鹭,乱点沙汀碛。妙算神机,须信道,国手都无勍敌。

  玳席欢余,芸堂香暖,赢取专良夕。桃源归路,烂柯应笑凡客。

  这时郓王赵楷走上楼来。赵佶甚喜忙道;“三哥来了,正好刚写了一首新词,帮我参阅一下。”

  郓王赵楷忙上前行礼道;“官家之文采哪是吾等所能比之,待会装裱之后再给儿臣仔细的欣赏。”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难怪赵佶对郓王赵楷钟爱有加,这阿谀奉承的话赵楷是张嘴就来。

  这时李师师出来了,但见一个浓桃艳李、香娇玉嫩的靓丽容颜,丰盈窈窕、增娇盈媚的婀娜身姿,端的是倾国倾城。

  李师师不光容貌出众,而且才华横溢,技艺超群,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故深得赵佶的喜爱。

  此刻李师师弹着一张古琴,边弹边吟唱,这是一首;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琴声悠扬,歌声婉转,仿佛人间仙曲。

  赵佶一时竟是痴迷,半响久久回味。

  郓王赵楷抚掌叫好道;“师师姑娘的曲艺果真不同凡响,能否再奏一曲,好让我等再细细欣赏?”

  李师师嫣然一笑,谈笑之间那绝美的面容犹如仙女一般。师师转而朝赵佶道;“官家此曲如何?”

  赵佶然然点头道;“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难得有几回。师师真是秒人儿,吾还没有听够,但请再奏一曲如何?”

  李师师点头道;“但凭官家所言。”

  清心,静思,神情庄重的开始弹奏。

  这是一首“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曲奏罢,余音袅袅。天地之间仿佛一片肃杀之意,令人无限哀愁。

  李师师惆怅抚琴,背景凄凉。

  赵佶听出了琴声和词曲中的悲亢和离欢,出声道;“上曲写生之恋曲,死之哀歌,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下曲表达了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也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想不到师师姑娘竟然有如此情怀,胸怀,是在难得。”

  李师师道;“官家,如今国难当头,外敌环视。只有强国抗敌,方能保大宋江山。官家请慎思啊!”

  一个歌妓女子,能在大宋天子面前直言不讳的说出自己的主张,这时何等的胸襟,这时何等的气慨。

  比那些整日里在朝廷之上空口白言,夸夸其谈的什么重臣大夫,李师师的这种意境不知要强到哪里去。

  赵佶皱眉沉声道;”国家大事,非尔等市井中人议论。议和与议战,自有朝廷商议。今日就到此罢。“

  说完扬长而去,显然李师师的议论刺痛到了赵佶的心病。

  议和!外敌贪得无厌,用银子显然无法满足。

  议战!大宋长期重文轻武,外表上看经济繁荣,商业科技鼎盛,但这繁荣的外表下是没有一只真正的百战之师。

  西军虽然稍强,但防御西夏,不可轻易调动。禁军虽然号称几十万,但真正的能打之师没有多少。

  堂堂偌大的大宋竟然没有一只能让自己可用的精锐之师,这实在是天子的悲哀。

  赵佶一时没有了兴致,匆匆下楼回宫去了。

继续阅读:第四十三章 京城四大公子之挑衅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刺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