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李云飞带兵回来,陆攸带二子拜见女帝。
“臣陆攸,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既然答应邵峰要为大乾皇朝效力,陆攸也不来虚的,直接以臣自居。
“陆相平身,陆相之事,朕已听大元帅说过,陆相有大才,慕容皇室不知珍惜,愚不可及,朕便却之不恭。”
“陆相可愿为我大乾之相,助朕先收复河山,陆相之仇,便是朕之仇,大乾皇朝之仇,朕必助陆相报之,马踏大元皇朝,肃清大元皇室。”
女帝霸气的说道。
群臣皆惊,陆攸也是大吃一惊,他怎么也没想到女帝会直接聘用他为相。
“陛下,不可,臣初到大乾皇朝,怎能胜此重任,臣一路上已听说姜相事迹,大乾之相,非姜相莫属。”
陆攸非常感动女帝的信任,但他不能越矩。
“哎,老夫一把年纪,当不当丞相无所谓,能看到大乾皇朝越来越好,一身抱负得以施展便足以。”姜清正洒脱的笑着摆摆手。
“无人规定相只能有一人,朕今日便特设亚相一职,丞相确实非姜相莫属,但亚相之职非陆相不可。”
“陆相莫要再推辞,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信得过陆相为人,更信得过陆相能力。”
“大元皇朝失陆相,如猛虎失爪牙,朕得陆相,如虎添翼也。”
女帝霸气而真诚的说道。
眼看女帝如此看重陆攸,清流派一官员钱谦不乐意了,开口道:“陛下,他是他国之臣,怎能一来便授此重任,若是他有异心如何是好。”
“放肆,休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之话语是在亵渎陆相,你被辞退了,以后不用再来上朝。”女帝沉声厉斥。
邵峰都无语了,女帝刚放过你,你又出来蹦跶,这不是自己找抽吗。
“陛下,臣皆是为了大乾皇朝着想啊。”钱谦委屈的跪在地上。
“陛下,臣多谢陛下信任之恩,然这位大人说的有理,臣为一小吏便可,若因臣而使这位大人革职,臣心不安,还请陛下收回成命。”陆攸恭声道。
“陆相真君子也,看在陆相帮你求情的份上,这次朕不追究你,以后休得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女帝瞪了一眼钱谦。
钱谦也是一根筋,还要说,但一抬头就看到女帝眼中怒火升腾,赶忙把话憋回去,弱弱回了一句:“谢陛下。”
女帝眼神这才缓和下来,开口道:“朕非昏聩之君,以陆相之才却任为小吏,岂不让天下人耻笑,自今日起,卿便为我大乾皇朝亚相,陆相切莫再推辞,朕信得过。”
“是,臣定万死以报陛下信任之情。”陆相声音有些哽咽,这种信任是他在大元皇朝都未曾感受过的。
哪怕先帝在位时,亦是多疑,防着慕容克,亦防着他这个百官之首。
就冲这份无条件的信任,便是别人猜忌又如何,这份知遇之恩他得报。
“这便对了,不知陆相二子可曾为官?”女帝满意的点点头,看向陆攸两个儿子,陆攸这样的人教育出来的儿子肯定不差。
邵峰嘴角狂抽,连人家儿子都不放过,真是往死里薅,要榨干陆攸的每一分价值啊。
“犬子年幼,还不曾为官。”陆攸回道。
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死了,剩下两个才十八岁,尚未考中功名。
“陆相教出来的儿子肯定不差,不知你二人尚武还是尚文。”女帝铁了心的要把父子三人榨干净。
“尚文。”兄弟俩齐声回道。
他们倒是想做将军为家人报仇,可惜未曾接触过兵略。
“这样吧,你们二人到昭州,跟随宁国公在下面历练历练如何,你们若是不想离开陆相,也可留在陆相身边聆听教诲。”女帝很和善的说道。
“四弟,我去历练,你留下照顾父亲。”陆寻开口道。
“好。”陆节点点头。
“嗯,如此也好,陆相觉得如何?”女帝点点头,给足陆攸敬重。
“谢陛下,愿由陛下做主。”陆攸感激一拜。
“今日朕得贤相,甚是欣喜,今月诸卿月俸翻倍,黄卿,为陆相安排府邸,一切开支从户部支出,切不可怠慢陆相。”女帝笑着开口道。
让你们都承了陆攸的情,以后还怎么好意思针对人家。
“是,谢陛下隆恩。”黄益忠应了一声。
“谢陛下隆恩。”其他官员连忙跟着拜谢。
“劳烦姜相帮朕照顾好陆相,为陆相介绍我大乾皇朝如今之国策。”女帝吩咐道。
“是,臣遵旨。”姜清正应道。
“诸卿今日有何事启奏?”女帝这才开始谈正事。
“陛下,收到影密卫传信,东边大燕皇朝发兵攻打幽州,精兵十万,来势汹汹,扬言要夺回幽州。”柳言汇报道。
“哼,唐坤那群废物若是守不住,朕非掘了他们祖坟不可。”女帝冷哼道。
幽州本来是大燕皇朝的,别看大乾皇朝近十年来经常挨打,几十年前还是很强的,大燕皇朝先挑起战火,反而被大败,被夺了幽州。
而主导那场战役的便是李云飞的爷爷李固,一战成名,大燕皇朝几次发兵想夺回幽州都被李固打退。
当然,现在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幽州是大乾皇朝夺来的,便是大乾皇朝的,唐坤那群废物打她的时候很来劲,要是守不住幽州,那是真该死。
“另外,萧侯贼心不死,在商州练兵,大有挑衅之意。”柳言汇报道。
“我看他是又欠揍了,陛下,臣请旨再去揍萧侯一顿。”李云飞傲气的站出来请旨。
女帝一乐,‘揍’这个词用的她很喜欢,不过,打仗的事还得专业的人来办,于是她看向邵峰道:“大元帅觉得如何?”
“开春的时候才大败,如今又来挑衅,明知道打不过还来,萧侯图什么呢?”邵峰皱眉道。
九分有十分的不对劲,萧侯不是病糊涂了就是有阴谋。
“不管他图什么,不理他他便图不了,今粮食紧缺,不宜发兵,还是以民为重,坚持大元帅所提战略,以防守为主,待秋收之后有粮了再发兵。”姜清正开口道。
“嗯,有道理,不用理会他,让他自个儿蹦跶吧,传令给边境加强戒备便是。”女帝赞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