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细细一琢磨,皆点头,全部都拱手执礼道:“谢酒才子解惑。”
“酒才子才高八斗,老夫远不及也,趁今日酒才子在此,你们心中有何疑惑,快快问出,今日以解惑为主,心中无惑,念头通达,学习便也事半功倍。”姜老笑着撺掇。
邵峰狂翻白眼,这糟老头子是真没底线,逮着他往死里薅啊。
“敢问酒才子,君贵、官重、民贱,我等生而为民,不甘为贱,固努力读书改变命运,然此举却又与书中圣贤意背道而驰,学生甚是迷惘,还请酒才子解惑。”一人站起来道。
不少人都目光炯炯的看着邵峰,显然都有此迷惘。
“错啦,全错啦,这样的念头一开始便错了,非你们之错,乃时代之错,国家政策之错,大乾王朝绝大部分的资源被世家占据把控,朝纲不振,贪官污吏横行,致百姓生存艰难,固百姓方才生出如此念头。”
“正确的理念该是民贵、君轻、社稷次之,一个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便是百姓,要是没有百姓,谁人保家卫国,谁人耕种土地供给粮食啊。”
“君王者,携百官引领国家之走向,如一艘船,君王掌舵,百官为水手,然船体本身乃百姓也,百姓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存在。”
“舵坏了可以换,水手也可以更换,然船体若坏了,这艘船便沉了,真正的为官者,非是压迫百姓,而且领导百姓走向更美好的生活,民强则国强。”
邵峰叹息道。
理念已经崩坏,大乾皇朝已经病入膏肓,想要救,难也。
而书生们已经惊得目瞪口呆。
“酒才子慎言,这话大逆不道啊。”姜雅堂赶忙劝阻。
“慎言什么,君王可以换,官员可以换,然百姓才是一个国家的根啊,当年老夫便在朝堂上说过同样的话,奈何先帝不听,百官不听,以致大乾皇朝落得当下之势。”
“如今之大乾皇朝官员,或贪婪无度,或自命清高,有几个真正干实事的官员,无论世家派还是清流派,皆乌合之众。”
“而这,正是我们读书的目的所在,清除污浊,还世道清平,此路艰难,任重道远,如昨日酒才子所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如此方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前仆后继,不畏死生,为同一个梦想而奋斗,此之谓读书人的风流。”
姜老呵斥一声,亲自做总结。
“归隐十余年,老夫想通了很多事,姜清正该重新出山了,此番复出,老夫必不得善终,但为了心中之正义,为了心中之理想,老夫万死无悔。”
“今日老夫便为你们点明方向,有志同道合者,我们一起为理想而奋斗,尽己所能,改变这个污浊的大乾皇朝,造福大乾百姓,史书永记,志不同道不合者,也望你们留一份正义之心。”
姜老也不再掩饰了,直接坦白了说。
邵峰深深的看了一眼姜老,这糟老头不厚道归不厚道,但确是一代伟人也。
“谨记姜老教诲。”全部书生执礼心中大为震撼,也对姜老更多了一份敬佩。
世家派读书为富贵,清流派读书为清高,姜老读书为改变世道,高下立判也。
这一刻,清流派在他们心中,不过尔尔,一群腐儒尔。
“你们继续。”
姜老微微一笑,他在这些书生们眼中看到了光,种子已经种下,终有一天会生根发芽,多出很多志同道合之辈。
当年他未能改变,因为他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有限,这一次,他要培养更多的帮手,再拼一次。
“敢问酒才子,何为为官之道,他日我们若为官,该如何做。”一人站起来问道。
“选择权在你们心中,我只能是给出你们选择,官分四等,四等官——贪官污吏也,自不必多说。”
“三等官,无远志,按部就班,得混且混,不做事,也不犯错,此为庸官。”
“二等官,有一定志向,然缺大局观,胸无韬略,但他们能把事情做的很好,是很好的实行者,但不是好的领导者,此为良臣也。”
“一等官,胸有韬略,才高志远,为国而谋,制定方针,统筹全局,有经天纬地之才,能够改变一个国家,此之为能臣也,有此能力者,当今唯姜老一人。”
“此四等官,选择权在你们,且看你们要做什么样的官,做不到能臣,可先做良臣,不断的磨练自己,提升自己。”
邵峰侃侃而谈道。
或许是被姜老那一腔热血所感染,他索性也彻底放开了,跟着一起狂,一起疯。
“酒才子谦虚了,汝之才胜我十倍。”姜老笑着拱手道。
“哎,官场非我所愿,我只能是尽我所能的帮一帮诸位,祝各位好运。”邵峰连忙摆摆手,这糟老头又给他下套。
改革变法,注定要血流成河,他敬佩敢于变法的勇者,但他自己却不想参与其中,怕死是一方面,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对大乾皇朝没有多少归属感。
毕竟他的灵魂不属于这里,他没必要为了一个陌生的国家去赴死啊。
他都没出过云都县,云都县之外,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所以他护好云都县就够了,其他地方他管不了,也不想管。
先是柳言,然后宁国公,如今姜老也来了,一个个都想逼着他出仕,不可能的,谁来也不好使,就算当即女帝来了他也不给面子。
只是他没想到,有一天女帝真的来了,越想躲起来,却越是躲不住。
“呵呵,酒才子一腔赤诚,求一个逍遥安稳,然乱象已起,酒才子真的能置身事外吗,世事多不由人啊。”姜老意味深长的笑道。
“您老别害我,我就能置身事外。”邵峰白了一眼姜老。
“行,能置身事外也是一种大本事,老夫拭目以待。”姜老笑了笑,也不强求。
“越长大越感世事多艰,力不从心,便连读书亦不能全心全意,前路渺茫,心常迷惘,还请酒才子和姜老指点。”一人站起来道。
“还请酒才子和姜老指点。”绝大多数人都跟着附和,显然都有同样的迷惘。
书读的越多,知道的事情越多,便会生出更多的迷惘,这是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