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令月说罢,又思量片刻,说道:“狄相,驸马爷信中提到,要尽力争取逻些城的吐蕃人的支持,你觉得应该怎么办?或者我们可以调配更多的物资支援驸马爷?”
狄仁杰想了想,说道:“吐蕃人物资匮乏,这是举世皆知的,给吐蕃人更多的物资,应当能够取得他们的支持,只是这般办下来,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
李令月:“安西都护府应当全力支持逻些城的战事,安西城应当不遗余力支持大都护。”
狄仁杰:“臣明白。那就将原本决定调配的物资增加一倍,二十万匹棉布,一百万斤粮食,加上翻倍的茶叶,这般的供应量,将超出逻些城的需求。安西城会因此受到颇大的压力,但是只要逻些城一战能取胜,这些压力不是问题,我们占领逻些城和吐蕃高原获得的新的资源能弥补我们的损失。”
李令月笃定道:“很好,不惜代价,一定要取得逻些城一战的胜利。”
狄仁杰:“第二个要点是向逻些城增兵,但是眼下安西城能够增援的兵力有限,毕竟重要的仍是维持安西城和伊犁河谷的秩序,这些日子我等加紧征新兵以补充兵力,大概能够再向逻些城增援三千兵员。”
李令月听见“三千兵员”这个数字,她忧虑地皱眉,说道:“驸马爷在攻打逻些城一战多有折损,那满打满算,驸马爷这一战能够动用的兵力最多不足一万五千人。”
狄仁杰:“正是。以一万五千兵力,在敌国国都作战,对付噶尔钦陵手下的八万同仇敌忾的精兵,胜算必定是相当有限的。”
李令月叹道:“狄相可还有办法?”
狄仁杰:“公主殿下,如果说办法,眼下只有一个办法。”
李令月:“狄相快说!”
狄仁杰:“这个办法就是,求得大唐的助力。”
李令月愣愣,说道:“求得大唐助力?狄相指的是请长安调拨力量支援西域?”
狄仁杰:“正是,如若大唐长安朝廷能够发动举国之力增援西域,那么我们的胜算会大得多。”
李令月:“愿闻其详。”
狄仁杰:“大唐的增援,分两步走,第一步,号召全国百姓往逻些城移民,并且放开全国人民前往逻些城的限制,也就是说,只要人民愿意移民去逻些城定居,就给该人民发放度牒,他凭着这张度牒可以通过大唐的任何关隘,进入吐蕃高原,去往逻些城。”
大唐虽说是华夏历史上最为开放的朝代,但是基于农业社会的属性,仍然有着户籍的限制,基于户籍制度的要求,人民不能在国内行走过远,原则上不能离开自己的户籍地,大唐天下有多座雄关,这些雄关一大功能就是限制人口的流动,人民如果要通过关隘,就必须持有“度牒”,必须凭着度牒过关,才能去到其他地区。
至于人口出国,这更是有严格的限制,前往吐蕃高原更是被严格禁止的,这属于“偷渡”行为,依律法是要被处以重罪的。
大唐人民知道吐蕃高原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大唐商人认为吐蕃高原是整片“蓝海”,到吐蕃高原做生意是能够发大财的,如今安西都护府攻占了逻些城,必定会有大批有野心的唐人愿意登上吐蕃高原,前往逻些城。
狄仁杰接着说道:“第二步,大唐西线军队全线集结,攻击吐蕃王朝东线,夺取吐谷浑故地,这想必能给噶尔钦陵要害的打击,让噶尔钦陵后方的大本营失火,就算没法让噶尔钦陵回师救援,但也能让他军心大乱。”
李令月思考着狄仁杰的计策,点头道:“狄相说的在理,这两条计策想必都有很好的效果,大量的唐人移民涌向逻些城,这些人中十有八九是商人,这些商人都是带武装的商团,他们在武力上能够给安西都护府帮助。唐军西线全线猛攻,火烧噶尔钦陵的后方,这想必对驸马爷大有助力。”
狄仁杰:“只是这两件事情,必须殿下亲自向天皇天后开口,此前老臣已经上过三回奏章,向天皇天后提及这两件事,但天皇天后没有表态,这也是可以理解,毕竟广州都督府、安西都护府尾大不掉已是事实,帮助安西都护府占领逻些城,朝廷权衡利弊,不一定会配合我们,尤其是让大唐发动西线全部兵力进攻吐蕃王朝,这在朝廷看来更是难以配合,因为发动大军征伐势必要耗费大量的财力人力,而且这般做的话,是让大唐配合安西都护府的进攻,在长安的朝廷看来,恐怕没有这样的道理。”
李令月思量片刻,说道:“我必定要向朝廷禀明此事,但狄相的意思是,用上奏的方式禀明此事还不够?还得……进长安面圣?”
狄仁杰:“正是。公主殿下所说正是臣之所想,书信奏章毕竟是死物,简单来说,每一封书信都得经过朝廷各部,朝廷群臣群起反对,天皇天后有什么想法都不敢说出口。公主殿下若是亲自往朝中面圣就不同了,公主可以以女儿的身份向天皇天后说明想法,也探明天皇天后的想法,如此一来,双方沟通,想必能够取得天皇天后更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