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苍南县的一张名牌
大漠孤舟2025-08-14 11:182,557

“咱们小石村,别看地方不大,可酿酒的手艺那是代代相传,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们的酿酒师良胜叔从小就在酒缸边打转,是这份手艺的传承者,大师级别的人物。”

“这十二生肖精酿,就是结合了传统工艺和我们的良胜叔这些年琢磨出来的新法子,才酿出了独特的风味。”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仿佛在讲述着一个珍贵的宝藏。

一旁的记者闻言,纷纷把手中的镜头和话筒递到了朱良胜身边:

“老先生,作为国春酒的酿酒师,你能简单地和我们说一下,十二生肖精酿的酿制心路历程吗?”

平日里看起来凶巴巴的朱良胜,到了此时却变得有些吞吞吐吐起来:

“这……这个酒的酿制,没你们想的那么复杂,但是想要酿出一坛好酒,就一定要用心去做好每一个环节。”

短暂的紧张之后,朱良胜越说越顺,目光之中透着对酿酒的热爱和执着。

记者们饶有兴致地听着,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还时不时举起相机,拍摄路边的风景和村民们质朴的笑容。

那一个个专注的神情,仿佛要将这一切都铭刻在时光的记忆中。

走着走着,一个背着背篓的老奶奶迎面走来。

她看见这么多人,有些惊讶,但还是热情地打了招呼。

记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幕,赶紧上前采访。

老奶奶操着浓重的乡音,笑着说:“咱良胜这酒啊,那可是十里八乡都出名的。”

“以前日子苦,喝口自家酿的酒,心里就舒坦。”

“现在有建国和他带着大伙干,咱们村也有不少人跟着他们一起享福咯!”

她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那笑容却如同阳光般温暖。

众人听了,都被老奶奶的质朴话语逗笑了。

这笑声在山间回荡,为这原本宁静的山村增添了几分热闹与温馨。

那笑声仿佛是一首和谐的乐章,奏响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陈梅则是意味深长的看了林建国一眼。

凭着她的经验,自然能够看得出来,眼前这位偶遇的老太太,搞不好是林建国提前安排的。

她倒是并不反对这样的安排,反倒觉得林建国很有经验,让她在心里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对于今天的参观和采访,她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担心的,唯恐林建国这边没安排好出了什么纰漏。

如今看来,她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别的不论,就是林建国他们这一身整齐的行头,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不一会儿,酒坊手写的木制招牌映入众人眼帘。

所有员工都整齐地站在朱大春家两旁,齐声喊道:“欢迎领导和记者朋友们莅临指导工作!”

那声音响亮而整齐,充满了朝气,如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那些记者见状,纷纷开始示意摄影师把镜头对准他们。

他们原本还以为林建国的这个小酒坊会又破又旧,人员估计也参差不齐,根本没办法进行拍摄。

现在走到这,他们才感觉大大出乎意料。

“各位里面请吧!”

林建国看着他们拍摄得差不多了,抬手向众人说道。

跟着林建国走进酒坊,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

那香气醇厚而醉人,仿佛能将人的灵魂都吸引住。

林建国开始熟练地介绍酿酒的流程。

从粮食的挑选、浸泡,到蒸煮、发酵,再到最后的蒸馏和陈酿,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仿佛在讲述一部精彩的传奇。

记者们围着酿酒设备,不停地拍摄,闪光灯此起彼伏。

他们的这些设备,虽然都是一些传统酿酒设备,但是拍摄起来却别有一番风味。

那极富年代气息的设备,在光影中显得格外神秘,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故事。

陈梅在一旁认真地看着,不时地向一旁的记者介绍。

对于林建国的酒,她也了解不少。

以她的身份进行介绍,更具权威性。

她走到酒缸前,轻轻嗅了嗅,赞叹道:“这酒可真不是一般的香,一闻就知道是用心酿出来的。建国,你可一定要把这份事业好好做下去,让他成为咱们苍南县的一张名牌。”

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神中充满了鼓励和期待。

林建国当然也知道,陈梅是故意做给记者看的,赶紧配合的点了点头:“放心,陈局长,我们的每一坛酒都会用心酿造,争取做好最高品质的酒回报广大消费者。”

采访进行到一半,突然有个记者提出疑问:“林老板,咱们都知道现在市场竞争激烈,而且还有假冒伪劣产品的困扰,您打算怎么应对这些问题呢?”

林建国微微沉思片刻,目光变得深邃而坚定,只听他缓缓说道:

“首先,我们会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让消费者一喝就知道这是正宗的十二生肖精酿。”

“其次,我们会加强和工商局等部门的合作,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

“同时,我们也会积极开拓市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酒。迅速走出苍南县,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他的话语条理清晰,充满了自信和决心。

这时,李婉秋补充道:“我们还想利用这次机会,向县领导申请拨款,改善我们小时村的交通条件,方便原材料的运输和产品的配送。”

“未来,不仅是我们的酒,还有小石村的各种特产,都能有机会走出去。”

她的声音清脆而动听,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记者闻言,把手中的话筒对准了林建国:“如果县政府的领导,给你们把路修起来,你们又准备怎么回馈社会呢?”

听到记者的这个问题,所有人的心情都变得有些紧张起来。

这名记者的这个问题问得十分刁钻,如果林建国的回答不够圆滑,他们这路估计很难批下来。

林建国笑了笑,那笑容从容且自信。

他看着那名记者,缓缓说道:“如果县政府的领导能够帮我们把路修起来,除了相应的税收之外,我们国春酒业将会给整个苍南县提供无数就业岗位。”

“争取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整个苍南县的共同富裕。”

记者一听林建国回答得这么完美,顿时眼前一亮,立马又开口向他问道:

“林老板,你现在还是个小酒坊。你凭什么会觉得你的酒坊,会发展到可以提供无数个就业岗位的地步?”

林建国微微一笑,继续道:“绝对的品质!就是我信心的根源,也是咱们这些民营企业的生存根本!”

“除了十二生肖精酿之外,我们后续还会推出葡tao酒,啤酒等各种类型的精酿,而且品质都可以保证。”

林建国的话语充满了力量,让人不由得相信他的决心和能力。

记者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把话筒对准了酒坊里的其他人。

工人们各司其职,展示着酿酒的全过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

那自豪的神情,仿佛在告诉世人,他们正在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采访林建国结束后,陈梅把林建国拉到一旁,小声说:“建国,这次采访很成功,你表现得也很棒,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关于修路的事,我感觉希望很大。”

“但你也别放松,要继续努力把酒厂经营好。如果你这酒坊真能做到你说的那样,也不算辜负了我的一片苦心了。”

林建国感激地说:“陈局长,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把咱们国春酒打造成为整个苍南县首屈一指的白酒品牌。”

正当两人在聊着,外面突然响起一阵歇斯底里的哭爹喊娘叫骂声。

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章 酒坛里捞出了死老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1983当首富:从拒绝顶罪开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