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一事我和婉秋的爸爸已经提报上去了,明天市报社的记者和我们工商局会到你那进行一个联合采访,给修路一事造造势。”
她的脸上洋溢着温和的笑容,仿佛在给林建国传递着温暖和力量。
“你今天回去要提前做好准备,千万不可以出现任何差错。”
陈梅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严肃和认真,显然对这次采访十分重视。
由于县里财政紧张的原因,林建国修路一事在县里,其实有着不小的阻力。
不过,为了帮助林建国把他的酒坊发展起来,她还是再给林建国不遗余力地想办法。
但是,这件事仅仅靠他们也不行,也得林建国自己展现出一定的潜力,县里才会顶住其他人的压力顺利拨款下来。
林建国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紧张,连忙应道:
“陈局长,太感谢您和叔叔了!这修路可是我们酒坊一直盼着的大事,能得到你们的支持,真是太好了,我一定做好准备,保证采访顺利进行。”
虽然李婉秋事先已经和他说过,陈梅他们正在帮他们安排修路一事,没想到陈梅他们的办事效率竟然这么快,仅仅几天时间就已经有了动作。
陈梅看了林建国一眼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先去忙这件事吧!这制假窝点的事情我会一直跟进,你不用太担心。”
“好!麻烦您了!陈局长。”
林建国和陈梅说了一声,立马带着朱大春回到原来的地方,把送货的众人都召集了起来,一起往回赶。
“和顺,你去买点菜,明天工商局的领导和市报社的记者来参观和报道咱们的生产作坊,咱们一定要好好招呼一下。”
走到县供销社门口,林建国掏出二十块钱,向他身后的朱和顺说道。
这一次采访不仅仅关系到他们修路一事,还关系到他们在苍南县的影响力。
毕竟,现在的报社可是有着绝对的权威。
“好勒!我这就去安排!”
朱和顺闻言,立马拿着钱进入供销社采购明天的饭菜。
林建国他们也没有继续等他,径直向小石村赶去。
回到酒厂,林建国立刻把所有人都召集在了一起,将明天采访的事情告知大家。
众人听完之后,一个个脸上都充满了兴奋。
没想到他们大半辈子足不出户,这一次竟然要跟着林建国一起上电视了。
“建国哥,咱们需要准备什么吗?”
向冬梅在听林建国说完之后,一脸严肃地看着他问道。
她也知道,这次采访绝对不是一件小事。
如果林建国还有什么安排,趁着现在时间还早,她正好可以把这些事处理完。
林建国满意地看了一眼向冬梅,重重的拍了几下巴掌,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之后,这才沉声道:
“大家听好,明天这采访对咱酒厂很重要,咱们得把酒厂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草一木都不能有灰尘。”
“酿酒的木桶和瓷缸,每一个部分都要尽可能擦得锃亮,让记者以及过来的领导,能看到咱们的干净卫生。”
他的语气坚定而有力,仿佛在下达一道不容置疑的命令。
他们虽然平时也非常注重卫生,但是难免会有些角落没注意到。
在这种时候,他必须要做到每一个细节都尽可能完美。
林建斌拍着胸脯保证:“建国,这打扫的事儿包在我身上,兄弟们今天加班加点,肯定把这酒坊收拾得比新的还亮堂!一准儿误不了明天的事情。”
说完,他就直接带着李元民等负责运货的众人忙碌了起来。
林建国继续把目光看向向冬梅,接着说:“向梅,你负责向他们展示一下咱们的包装制作,一定得展示出我们的酒的安全可靠。”
向冬梅认真地点头,拿出纸笔开始记录要点。
看着林建国把其他人都安排了事情,一旁的朱大春有些坐不住了,他挠挠头问:“建国哥,那我干啥呀?”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急切,显然是希望能得到一个重要的任务。
林建国皱着眉头思索片刻,然后对他说道:
“你明天就负责引导记者参观,把咱们酿酒的流程,从选料、发酵到最后的装瓶,给他们讲一遍。”
“当然,关键的工艺一定要省略,你对酿酒流程熟,这事儿交给你,我放心。”
朱大春闻言,挺直腰杆:“行嘞,建国哥,保证完成任务!”
这时,一直没吭声的李婉秋小心翼翼地开口:“建国哥,咱上电视,穿啥衣服合适啊?咱这一身干活的粗布衣裳,会不会不太好看?”
因为她父母的缘故,她从小就到过不少的厂,知道形象的重要性。
想要看起来正规,还得统一的着装才行。
众人一听,都纷纷附和起来。
林建国笑了笑,安慰道:“大家别担心,衣服的事儿,我已经想好了,大家把自己的尺码报上来,马上我就让大春去供销社,给大家订购统一的工装。”
现在的衣服价格并不贵,再加上他们这边的人数也不多,订个二十来套衣服也才一百多元。
这件事情早在回来的路上,他就已经想好了。
不过当时并不知道大家的尺码,所以只能等回来问清楚之后,再让朱大春进行统一的采购。
众人听了林建国的话,都变得欢呼雀跃起来。
他们现在尽管每天都很忙碌,但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满足感。
跟着林建国做事,不仅有好吃的好喝的,现在就连新衣服也给他们准备上来了。
“建国哥,我有份吗?”
看着众人都欢呼雀跃的样子,李婉秋可怜巴巴地向林建国问道。
虽然她可能在这酒坊呆不了多长时间了,但是还是希望林建国给她也准备一套。
这样她就能多一点参与感。
林建国此时也看出了她的心思,笑着向她道:“你作为咱们酒坊的重要人物,怎么能少得了你的?”
“不过,这工装可没你的裙子好看,你可不要嫌弃。”
李婉秋重重的点了点头:“只要你给我准备了,我就非常开心了,又怎么会嫌弃呢?”
说完,李婉秋也开始帮着大家一起打扫起卫生。
安排妥当后,大家各司其职,酒厂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打扫的人拿着扫帚、抹布,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向冬梅则在办公室里,奋笔疾书,飞快的统计每个人的尺码,并且反复核对。
朱大春在拿到所有人衣服尺码后,立马向县城赶去。
一下要买这么多人的工装,也只有县供销社才满足得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