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国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钞票:“酒坊的分红咱们暂且不算,但是原料钱肯定要先支付给你们。”
“大春,你这里的三千多斤粮食和场地使用费,我一共付你八百元。”
“良胜叔,你这八大坛原浆酒你看多少钱合适?”
还没等朱大春开口,朱良胜冷哼一声,看着林建国说道:
“你小子是不是把我们当作外人了?不过就是几坛酒和一点粮食罢了,你算得如此清楚作甚?”
“这些钱你都给了我们,以后酒坊还拿什么来发展?”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认为林建国太过见外。
经过这段时间在酒坊的工作,他早已将这酒坊视为自己的事业。
只要酒坊能够平稳顺利地发展下去,在他看来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而且,林建国给他开的工资相当可观,他的两个儿子又都在林建国这里做事,分别拿着一份工资。
于情于理,他都不会收林建国的钱。
一旁的朱大春听闻,看都没看林建国手里的钱一眼,只是淡淡地对他说道:
“建国哥,我还以为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呢!钱就先存放在你那里吧!等我需要的时候再找你拿。”
他的语气轻松自在,对钱显得并不十分在意。
说完,朱大春头也不回地走向房间准备休息。
林建国见状只好追了上去,强行塞了一百元到朱大春手里:“男人手上必须要有点钱,还有你小子也别只顾着工作,闲暇之时给人家冬梅买点衣服礼物什么的。”
这段时间,朱大春每天都要带领众人去送货,确实累得够呛。
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冷落了向冬梅。
像向冬梅这般好的女孩,倘若错过了,以后可就再难寻到了。
朱大春闻言这才点了点头:“等明天送货回来,我就给冬梅带点礼物回来!”
他的脸上露出一丝愧疚之色,意识到自己确实有些疏忽了。
经过林建国这么一提点,这段时间他确实因为忙着送货,而有些冷落了向冬梅。
长此以往下去,两人的感情必定会受到影响。
所以后面这段时间没有那么忙碌了,他一定要好好弥补一番。
处理好了朱大春这边,林建国同样也给朱良胜那边塞了一百块钱:
“良胜叔,这一百块钱就当是我孝敬您的,以后您有什么需要用钱的地方,随时跟我说,我无论如何都会想办法凑给您。”
朱良胜见林建国说得情真意切,也不好再推辞,只能把那一百块钱收了起来。
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妥当之后,林建国才拖着略显疲倦的身体回去休息。
他躺在床上,在脑海中不停地复盘着今日所发生的所有事情。
其他的事情他自认为处理得还算尽善尽美。
只不过今日林建军和林依依的事情,也彻底给他敲响了警钟。
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并非如他想象的那般容易化解。
相反,这两兄妹现今一直都在帮着江正宏与自己作对,一旦逮着机会就各种给他找麻烦。
虽然每次他都能够有惊无险地度过难关,但是往后他绝不会再被动地承受他们的各种阴谋诡计。
林建国已经在心底暗暗打定主意,只要一寻得机会,他就会主动出击,绝不姑息。
不然,铁了心要跟他做对的林建军和林依依两人只会愈发得寸进尺。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好自己的酒坊,守护好大家的心血,绝不给任何人可乘之机。
“建国哥,起床了,公安的同 志来了。”
第二天,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宛如金色的丝线,丝丝缕缕地洒在林建国安静沉睡的脸上。
那温暖的光线在他脸上跳跃,仿佛是调皮的精灵在轻轻抚摸。
朱大春那急促的呼喊声,犹如一道惊雷,瞬间将林建国从香甜的睡梦中惊醒。
林建国费力地睁开双眼,脑袋还处于混沌状态,迷迷糊糊地瞧了瞧床头的时钟,时针赫然指向了快十一点的位置。
他这才如梦方醒,一个激灵从床上猛地跃起。
三两下套上衣服,胡乱捋了捋头发,用凉水抹了把脸就急匆匆地走了出去。
刚踏出房门,只见两名身穿制服、头顶大檐帽的公安,身姿笔挺地站在门口。
那制服整洁笔挺,帽檐下是严肃而锐利的眼睛。
林建国赶忙快步走上前去,脸上瞬间堆满了笑容。
他分别给那两名公安递上一根烟,随后便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把昨天发生的情况事无巨细、详详细细地向他们讲述了一遍。
对于昨天那档子事,林建国在心底暗自推测,恐怕很难查出什么板上钉钉的结果来。
毕竟,江正宏他们做事向来狡猾,再加上现在的侦破手段有限,肯定不会轻易留下什么有用的线索。
但即便如此,向公安报告这件事依旧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这是为了证明他们自身的清白无辜,让那些莫须有的污蔑和指责无法得逞。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林建军以及他背后的江正宏,敲响一记沉重的警钟。
警告他们往后别再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听完林建国的描述,两名公安丝毫不敢怠慢,立马雷厉风行地开始着手调查。
他们的眼神专注而敏锐,仔细的检查每一个可能留下线索的地方。
然而,正如林建国所料,现场就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抹得一干二净,几乎查不到任何有价值的证据。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在一番仔细的调查之后,语重心长地嘱咐林建国他们要加倍小心,提高警惕,做好防范工作。
并且叮嘱他们,等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务必及时通知他们,并且千万保护好现场。
送走了两名公安,林建国的脸色,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他的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忧虑。
看来以后还是得加强安保工作了。
林建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转身把朱和顺叫了过来,沉声问道:“二哥,村集体仓库那边开工了没有?”
如今,朱大春的家里简直拥挤不堪,好似一个塞得满满当当的沙丁鱼罐头,把一切能够利用的空间,都已经利用上了。
到处堆满了货物和工具,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工作效率。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他们这群人还是尽快搬到村集体仓库那边去,才是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