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腻的酒液滑过喉咙,李婉秋微微挑眉:“嗯,口感确实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我上一次尝到的又有了明显的进步。”
“而且和我以往喝的酒都不太一样,怪不得你们一推向市场就大受欢迎!”
“现在不但在桃花乡集市周围不少人在打听你们的酒,胜利炼钢厂那边更是火爆。”
林建国有些诧异的看向李婉秋,他显然没有料到,对方对这些了解的如此清楚。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究竟是她刻意的关注,还是真的消息灵通。
朱大春在一旁看着,满脸得意:“那可不,为了这酒,建国哥和良胜叔可费了不少心思。”
林建国赶紧说道:“我就是帮忙出出点子而已。真正辛苦的其实还是良胜叔。当然大春和元明哥也出了不少的力气。”
李婉秋一听立即笑了起来:“你们两个就别相互吹捧了。反正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到这一步,只能说明你们都用心了。”
林建国赶紧转移了话题:“对了,你最近忙啥呢,都没怎么看到你。”
李婉秋叹息了一身,原本还挂着笑容的小脸瞬间被无奈填满:“还能做什么,每天都在无聊中度过,所以今天才想着到你这来看看。”
听了李婉秋的话,林建国也听出了一点弦外之音,顿时来了精神。
他这才想起来,李婉秋也是刚毕业。
只是原本他以为,像李婉秋这样背景,虽然没有去读大学,但是中专毕业生,在这个年代仍然是抢手货。
家里稍微运作一下,无论是从政还是去企事业单位,都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
她的妈可是县商业局的局长,能量绝对不小。
可现在听这口气,李婉秋似乎是对他这里有意思?
局长家的女儿要来自己这里打工……
他简直求之不得。
林建国一脸笑意的看着李婉秋道:“要不,后面来我这给我帮一段时间的忙?这样既能够帮助你打发一下时间,还能够帮你赚点零花钱。”
他可不敢把话说的太满。
毕竟,他这里庙小,人家李婉秋刚才的话也有可能是开玩笑。
又或者只是因为等着家里的安排,需要点时间,以至于最近有点闲。
李婉秋可能并不差他这点工钱,但能够帮李婉秋打发一下时间也是一件好事。
而且,李婉秋聪慧又有见识,他们好好的聊聊,说不定能够拓展出什么新销路。
李婉秋歪着头,点头答应下来:“这倒是个好主意!工钱倒是不用了,我就是过来学习学习,拓展一下眼界。”
“话说我也没干过什么活,完全就是个新手。到时候要是干砸了,你可不许怪我,更不能笑话我。”
林建国笑了笑:“只要你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怪你?”
“再说了,就算你不干活也没关系,咱这儿氛围轻松,大家都很好相处,你就当换个地方解解闷儿。”
李婉秋闻言,兴奋的点了点头:“好呀,那我就试试,咱什么时候开工呀?”
从小就没干过什么活的她,自从中专毕业之后,对于干活这方面的事十分热衷,所以她现在就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试试。
“现在就行!你先让冬梅教你一下如何贴标吧!应该很快就能上手了!”
“不过,已经安排好了,她跟大春他们要赶着去县城那边送货,不然就来不及了。”
“趁着这会儿工夫,冬梅你就简单的指点一下婉秋。”
林建国把李婉秋带到一旁的向冬梅身边,面带笑容的作出安排。
在其他事情上,李婉秋这种小白肯定帮不上什么忙。
只能安排她去和向冬梅他们学习贴标做包装。
正好,他们现在在这方面也缺人手,能帮上一点是一点。
为了跟林大山他们断绝关系,已经耽误了一上午。
“没问题!我也正好想和冬梅姐好好地学习一下如何贴标签。看起来就挺有趣的。”
李婉秋微笑着点了点头,那双灵动的眼睛里充满了期待。
在向冬梅的简单指点下,李婉秋很快就上手了。
向冬梅站起身来,跟林建国等人招呼了一声之后,叫上已经准备好的朱大春一起出了门。
今天,是她第一天去县城那边送货,她还是相当重视的。
为此在吃过饭之后,她还特意抽出时间,穿了一身崭新的的确良衬衫,配上一条深蓝色的直筒裤。
裤脚整齐地挽起,脚下踩着一双自己纳的千层底布鞋。
她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用一根红绳绑在脑后,整个人看起来精神又利落。
送走了向冬梅和朱大春,林建国也忙活起来。
眼下的任务极重,即便喊了不少的帮手,林建国也不敢闲着。
趁着白天多干些活,晚上也就没必要熬得太久了。
一次两次还行,太久了大家的身体肯定吃不住。
尤其是向铁根夫妻,还有朱大春的大伯大伯母,这些长辈年纪也都不小了,更不能熬夜。
在朱良胜的监督之下,林建国和来搭手的朱和顺,按部就班的将那些原浆酒勾兑成成品酒。
看得出来,原本这个在朱良胜口中对酿酒技术毫无兴趣的长子,如今已经改变了观念。
这也完全可以理解。
朱良胜手上的酿酒技术确实过硬,可即便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他自然觉得,就算是把这份本事继承过来,除了能够给自己弄点解解馋。
关键这个时代在农村,粮食金贵着呢!
朱良胜手上那些存货,还是早些年朱大春爹妈还在世的时候,兄弟二人合伙酿造的。
这也是朱大春家中有这么个小作坊的由来。
后来因为特殊年代格资本主义尾巴,变废弃掉了,弄成了柴房。
朱良胜为了让自己这门手艺不至于失了传人,所以才重启了这个作坊,言传身教的教授朱大春,这些年陆陆续续存些粮食酿了些酒。
亲兄弟明算账。
朱良胜本性就是一个刻板固执的人,哪怕是跟侄儿也算得很清。
所以朱大春手上一开始那些用来试水的原酒。
如今陆陆续续消耗殆尽,已经在用之前朱良胜送过来的那批。
林建国计算了一下,刨除那些饭馆预定的那三四千瓶十二生肖精酿,供销社那边也要做足准备工作。
若供销社王主任那边送检合格了的话,他们预计还要在供销社上架两千瓶。
这样算下来,朱大春家的这个小作坊生产压力不可谓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