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帅睡到日上三竿,小丫头已经来叫了一次,他困的要命,实在是不想起,来到古代,才觉得没有闹钟的日子真好,夕儿这人肉闹钟却天天准时来闹。
康帅也不是不想起,现在习惯了小丫头总是哄小孩儿般的催促,小丫头总说:“你快起来,如果你乖乖听话,中午做扁食或者其它的什么好吃的给你吃。“
就像哄贪吃的小孩儿吃糖,后世康帅没有体会过的这种感觉,他觉得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也是似乎不错。最后终于再小丫头的帮忙下,才穿好了衣服。
累的夕儿脸蛋红红的,额头还冒着汗,康帅把她拉到身边,伸手轻轻帮她擦去了额头的汗,夕儿瞬间脸就变红了,头也不敢抬,嘴里的声音细不可闻。
“大郎你真好…”
“哈哈,夕儿你也好。”他又伸手轻轻刮了一下小丫头的鼻子这才出了屋。
前面的门已经开了,阿爷已经在查看药柜中药品,好迎接一日里的伤患。
康帅来了十多天,也发现了这老爷子平常话不多,但是对孩子的爱却总埋藏在深处。
由于睡不惯硬床的原因,来了10多天,他总睡不安稳,所以他知道老爷子每天夜里至少有一次去自己的房间。只不过每次知道他进来的时候他总是装睡,有时候老爷子就静静的看着自己,多数时候是帮他拉好被子才会离去。
而到了白天父子相见却又相顾无言,人心都是肉长的,再坚硬的石头也会被捂热。康帅也感动了,也真的认可了这陌生的父亲。
“阿爷吃饭了!”老爷子明显没想到康帅会主动叫他过去吃饭,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人明显的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哦,好。”随即又转回身,手足无措的把微笑隐藏在了身后。
等老爷子和夕儿都在桌上坐好,康帅正了正身说道:“阿爷,夕儿,我想说件事。”
两人听了都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阿爷,我从小不喜欢学医,你也未曾逼我,如今我长大了,每日见你独自一人支撑着医枋,甚是辛苦,所以我想我可以回来帮忙。也许我不能帮你寻医问药,治病救人,我想能做些别的,给家里尽一份心。”
“我儿真如此想?”
“嗯。”康帅点了点头。
“我儿终于长大了,长大了…”老爷子泪流满面,手也激动的直发抖,
“从小你娘娘走的早。我总觉得欠了你,怕再娶后娘对你不好,我便不敢再讨。终日里,只要觉得你喜欢开心,你便做任何事,我便不做阻拦,只想着你开心便好。我还常为你以后发愁,所以平日里拼命挣钱,只为了死后多留些财物给你,让你日子过多一些,没想到…”老爷子伸手擦了一下脸上的热泪,“没想到老天保佑,让我儿终于长大。”
看了一个半百的男人在自己面前哭成这样,康帅心中难受,夕儿也低声哭泣起来。
康帅握住老人的手说道:“阿爷不要伤心,以后万事有我。”又很自然的伸手帮夕儿擦去眼角的泪水。看康帅当着阿公的面与自己如此亲密,夕儿羞红了脸。
老爷子看他俩感情如此很是欣慰。
“我留下夕儿,本就是想着给你提前说个媳妇,如今我儿有心了,再等夕儿大上几岁,便把你们的事办完,赶紧再给我生上一个大胖孙子,我就算明日走了也是开心的。待我见了你娘娘则好有了交代。”
老爷子平常没什么话,今天高兴之下话多了起来,却说的都是些爆炸性的话语。
夕儿是知道老爷子的用意的,听可阿公的话脸红的更厉害可,只是低下头不做声。康帅可有些不愿意,夕儿才14岁,再大些也还是个孩子,在后世可算是未成年,这可是犯罪。
他心里过不去那道坎,但他确实不知,古时人们结婚都早,12岁的嫁人比比皆是。
“阿爷你别瞎说,夕儿儿还先,等过上几年我把药坊弄好,咱们挣上了钱,再给夕儿找个好婆家,多些陪嫁,风风光光把媳妇儿嫁出去,你说好不好夕儿?”
康帅自顾自的说着,说完的时候才把目光赚向了她,却见汐儿面如纸色,眼中泪水滚滚而下,起身掩面而走。
“汐儿你怎么了?”
汐儿边哭边小跑回了自己的房间,身后康帅的问话她也不理。
“阿爷汐儿怎么了?可是我说错了话?”
康帅一脸不解的问老爷子,老爷子伸出手指指了指他说道:“痴儿…”似乎也生气了,扭头也走了。
“嗯,怎么回事嘛?阿爷?汐儿?都还没吃饭呢…”连声呼唤,却没有一个人理他,他爷不知道哪句话得罪了人。本是很感人的家属感情联络会,如今竟然变成了这样,康帅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
他来了后院敲了敲汐儿的门,无人应答。轻轻推了推发现里面锁了。
“汐儿,你怎么了?我是不是说错了话?”
屋内汐儿用被子把自己蒙在被中,只是一味的哭泣,并不答话。
“汐儿,你先开门我有话说。”叫了半天依旧是不闻一声。康帅无奈地摇着头走了。
听外面没了声音,汐儿知道他走了,却哭得更凶了。
“女人心海底针啊!”康帅感慨的嘀咕了一句。
去了前厅和阿爷说话,没想到老爷子也生了气也不搭话,只用眼来瞟他。康帅碰了一鼻子灰,觉得好尴尬。
无奈走到门口看外面的风景,街上人来人往已经热闹起来,康帅心想不如出门走走看,和阿爷交代一声便出了门。
来到街上康帅随心而行,此刻多数坊市的门都已经开了,都在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做生意。各处酒肆的招子也都挂了起来,已经有人开始卖吃食。
远远看去,火炉子升起烟雾飘飘渺渺,和正在慢慢散去的薄雾混合在一起,再加上古色古香的和美建筑,看起来就像一副山水画,犹如后世看过的[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场景忽然活泛了起来,生动了起来这一切都给康帅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
康帅家的医坊离东市不远,之所以在这个位置不是他阿爷选的,而是唐朝的规划如此,多远的距离会設医枋,多远的距离会有眼水井。多远的地方会布置兵防等等,像是后世的公共设施一样,分配的很合理。
比如水井,平时可以用作居民取水,若有火情时可以为火龙续水之用。兵防也是如此,平时可以防治宵小,弹压地面。若有战时,则寸土寸兵。
医枋更是如此,一个医枋可以管多少居民,范围大了顾不过来,范围小了收入不行,生活难以为济。要那样还有谁愿意开医枋?长此以往苦的还是百姓。
来自后世的康帅无不感叹唐代人的智慧,繁荣,开放,包容和强盛。居民安居乐业,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来了十多天也确实对这个时代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个朝代和自己后世的世界很像,也许这是强盛国家的共同点。
他来到河边找了一处坐了下来,他一边感叹这时代的伟大,一边思考自己做些什么,想抓住处处是商机的时代,让自家依法赚钱。
自己不懂医术,多的只是1000多年后世的经验,那又如何让自己家的医坊赚钱呢?长安城内医枋的位置分布是固定的。像是后世的诊所,它不是大医院,只是附近坊里的人会知道此处有一间医坊,所以人流量不大,来来去去的就是那么几个人。
只靠着这几个人却如何能发大财?做下去,最多只不过混个一日三餐,肚子温饱而已,发财真的是休想。
如今之计,是想办法提升自家医坊的名誉度,知名度。让长安城有病,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家的医坊,并且同时要增加人流量,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运转,想到此处康帅心里有了个大概。
可卖什么药,是平常不生病的人也需要的药呢?康甩不了解医药,确实不知道什么药品可行。
康帅挠了挠头,他对药品真的不太了解,这就直接影响了以后的布局,唉,回去问问阿爷再说吧。
他在河边坐了一会儿,觉得无趣,就沿着东市街往西市街走。街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他一边闲逛,一边也观察着市边两边的商铺,希望从中找些灵感。正走着,前面迎来过一个年轻的男子,年龄大概20岁左右,穿一件夏新色线布圆领袍,外面用绦子挽了个腰带,头上戴了黑色硬翅璞偷,看见康帅面漏喜色,远远地就施了一礼。
康帅赶紧还礼,男子走上前来说道:“大郎原来在此处,我正要前去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