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毕竟是县城,无论是人流量还是有钱人的数量,都要远高于一个小镇子。
赵一甜一看到繁华的街道,看谁都像有钱人,看什么都觉得能挣钱,现代时候没想过要做生意,穿过来之后,满脑子都是发家致富。
当下赵一甜就决定,一定要将自己当年学习的东西,学以致用!
“二姐,你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太丢人了。”赵一成没好气的说着。
他家二姐,时而正常,时而不正常,难啊。
“赵一成,你是不是欠揍啊,敢说你二姐,小心我今晚不给你吃饭。”
赵一甜一恐吓,赵一成躲在大姐身后,寻求姐姐能教训一下二姐。
“大姐,你带着小弟你们去茶铺喝口茶,在树下等我,我去租房,办好了马上来找你。”
赵一甜才说完人就跑了,赵一娇连她影子都没看着,身边有个五岁弟弟,脚边还有些行李,在这陌生的县城里,一时间有些举目无亲之感。
人赵一甜跑的快,身上带了百文钱一直捏在手里,城里绕了一圈,又问了几个做生意的伯伯婶婶,最后直接找了城西边,向人打听可有人出租房屋,不过百文的那种。
城西百姓大多平民百姓,做生意的价格都不若城东的贵,她们初来乍到,倒是可以选择,毕竟这县城中有一点好,那就是治安,县主治理的井井有条,不到路不拾遗,却也是能安稳度日。
终于,在太阳都快落山之际,费劲心力的赵一甜终于找到了一处屋子,交了二十文的定金,带了家人过来。
赵一娇提心吊胆一个下午,见着她回来也赶紧带着东西过去,最后才知道,房子一共一百五十文,其中五十文是押金,一百文乃是月租金,就这个价格,还是赵一甜嘴甜讨价还价后得来的价格。
赵一娇觉得贵了,在李家庄才十文钱,她就险些拿不出来,这一百文……
“姐姐安心,我一定让你当上小富婆!”
赵一甜知道姐姐的心中忧虑,却也不觉得是问题,古话说的好,勤劳的人民有饭吃,她赵一甜一定会成一方女富婆。
“你还说笑呢,家里一共也就一百几十文钱,给了房东,如今只剩下二十文钱,日后如何……”
“姐,有我。”
赵一甜可不担心未来生活,她的未来光芒万丈。
看着那空无一物的泥院子,还有那一独个单间,厨房都只是架了个棚子,下雨也不知道会不会漏,她就觉得忧心。
其实一家三口的家当并不多,一人一身换洗衣服,还有些碗筷和竹筒,若不是赵一娇舍不得,赵一甜早就扔了。
棉被更是拮据,一床,再无其他,还是缝补过多次的。
赵一娇带着弟弟收拾家当,赵一甜从她手里要了五文钱出门了,一开始不愿给,可想到这钱毕竟是一甜挣的,也便给了。
赵一甜带着五文钱,其实身上还有十文钱的私房钱,就是怕遇上事情没个退路,其实也是自己卖酒糟,人家给的,她送人家尝过,便也卖过,只是未告诉姐姐。
一开始就卖酒糟,是不可能的,最近天气没到需要喝热水的地步,她打算入冬后搞糯米圆子掺着卖,十文钱一碗,爱吃不吃。
现在,得动用最简单也最朴实的赚钱方法。
秋天到了,不少人家收了豆子,尤其是黄豆,早先想过要做豆腐的,可豆腐做了十分的伤手,她读书的时候见过村里卖豆腐的,一年四季沾水,手上苍老的不行,比魔芋豆腐要伤人多了,这也就是她一开始不愿做豆腐的原因。
姐姐要好好养,要知道,她若是做豆腐,姐姐岂会看着自己做,所以才断了想法。
如今要动用这个营生了。
豆腐好做,可做成一般豆腐、嫩豆腐,还能卖臭豆腐,臭豆腐再卖不出去,还能成腐乳,只是辣椒她至今没看到有卖。
抹黑前赵一甜三文钱一斤的黄豆,摸了三斤回来,更加笃定她要为商,村里一文钱两斤的黄豆,到了这里竟然三文钱,太暴力了。
豆腐她决定了,五文钱一块,一块半斤那种,她就不信了。
不过,三斤豆腐,两斤做豆腐,一斤熬了豆浆她专门兑了水,要做嫩豆腐,嫩豆腐就便宜了,一文钱一碗,碗只能按着她的碗来。
石膏浆点豆腐,和魔芋豆腐异曲同工,刚好家里有一口井,水不缺了,就是磨豆浆全靠人力,赵一甜在大姐和弟弟都在收拾家里的时候,已经泡好了黄豆,洗好了锅,备着明日一早用。
赵一娇看她风风火火的做着事情,以前听说旁人家会做豆腐的都是家传的,如今一甜,去了一遭地府,竟然也会了,也更觉得日后一家子做做豆腐,倒也是好的。
心想,等二妹做出豆腐来,她也学,多做些出去卖,日后有钱了,给一甜置存点嫁妆钱,弟弟也可以送去学塾,她也对得起父母的在天之灵了。
还好赵一甜不知道她这么想,若是知道,一定会语重心长的说;“姐,你脑子瓦塔了!我说了我养你!”
当晚匆忙搬家整理,入住新房子,隔壁邻居林大娘看他们兄妹三人实在可怜,又挑了些家里不用的家当送过来。
赵一甜当晚做不了豆腐,便做了魔芋豆腐送了挨边几家,深夜姐弟三人终于安心睡下。
清晨别家的鸡一叫,赵一甜就麻溜的起床开始干活,赵一娇起来看到她穿戴好要出门,也赶紧跟上去,也不知为何,好几次赵一娇都觉得,二妹一夜长大了,好多时候比自己还要能担当,有些惭愧呢。
姐妹两人推磨磨豆子,过滤豆渣熬豆浆……
做豆腐最难的不是点豆腐,是挤豆浆,碾碎的豆渣混着豆浆,用热水烫过,然后再挤,这过程中,纱布里面的豆浆滚烫,赵一甜先是手都烫的红彤彤的,后来是赵一娇看不下去,亲自上手。
赵一甜在一边实在懊恼,这具身子好吃懒做惯了,手上没几个老茧,非常不耐烫,但是作为姐姐的赵一娇,平时不是在地里干活,就是做手上活计,老茧满手都是,她看了都叫一个心疼。
赵一甜决定了,等豆腐脑走上正轨,一定不让姐姐做豆腐,卖酒酿小圆子都好过这个。
做豆腐就是辛苦,当天煮豆浆点豆腐,一应做好了,下午赵一甜才带着一桶嫩豆腐出门了。
一桶新鲜豆腐脑,加一把锅铲和一个碗,还有隔壁林大娘家借的独轮车,赵一甜浑身斗志。
才出了门,周围的邻居们就听到了赵一甜清甜的声音。
“新鲜豆腐脑,一文钱一碗!新鲜豆腐脑,一文钱一碗……”
豆腐脑一文钱一碗,确实吸引了不少人过来,原先大家以为碗是自带,想着她这是要亏死,结果一出来,看到赵一甜拿了一个普通碗筷,就说是这么大一碗,打出来再转移到大家自带的碗里。
一文钱倒也不贵,城西绕了几圈,赵一甜的豆腐脑也就卖光了,主要是现场还能尝尝,尝一口也值得,不过只许一口,不许多。
还没半个时辰,赵一甜的豆腐脑就卖光了。
回家一数钱,发现收入几十文。
赵一娇当场就要去买黄豆做豆腐脑,可赵一甜制止了,今日是赚点本钱,这城西的市场价总是要遵守的,不能让人家豆腐坊的豆腐脑卖不出去吧,得来了饥饿营销。
赵一甜的想法,赵一娇不理解,好说歹说人家就是不让再做,说是辛苦,一点点来,最后只好作罢。
但是当天晚上原本是要吃炒豆腐渣的三兄妹,一个吃了两大碗的豆腐脑。
豆腐压了一夜,将酸水压了出来,赵一甜就留了酸水,省得日后用石膏浆,总觉得不得劲。
第二天一早,赵一娇带了十文钱又推着独轮车卖豆腐去了,没让赵一甜去的缘由是,大姐生气了。
赵一甜还记得,大姐说:“我才是大姐,我该做到照顾你们,你还小,不许你去,我去。”
这一次赵一甜拗不过,也就没多说什么,她想做个市场调研,看看自己到底可以实施哪些东西,回古代当工业霸主那不现实。
但是以前也听宿舍里头天天看电子书的舍友说过,这穿越党,人家不是制精盐,就是做肥皂,还有造火药的,她到不想做这些,也不在自己的知识范畴,她还是安稳的搞点植物学的东西比较实在。
就那魔芋豆腐,等她日后发现辣椒,她可是打算要做个魔芋爽的,就是得实验,看看劲道口感,后期好实施。
只是至今没见到辣椒,好多做不了,火锅卖不了,豆腐乳都做不出来。
赵一甜着实的心疼古代人,辣椒都没得吃。
赵家姐妹做的豆腐毕竟好,就算是按行情价,也卖光了,回来前,赵一娇又买了十斤豆子,赵一甜看到的时候,可心疼姐姐了。
不过没关系,她还把做豆腐的时候从豆浆上捞起来的一块豆皮好生晒在了院子里,近来天气好,早就风干了。
【作者题外话】:文中所有食物制作过程皆有考究,有可行性,但是量不考究。
没现代设备做豆腐是真的辛苦,作者君打小就看人做,真真是辛苦钱啊。
又是美好的一天,奈奈上。
对了,发表第一条评论的小可爱,我将给你发个小红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