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延想了想,也只好答应,“既如此,只从军中挑选五千人马先行即可。”
霸王军现在有一万多人,大部分都是骑军。不过一路征战,军中受伤者也颇多。
项羽一口应下。
姬延冲着霍去病和吴庭芳抱歉道:“骠骑军和然城军且各回驻地,好生休养才对。”
霍去病倒也没有勉强,毕竟骠骑军的确快到了极限,而且骠骑军驻地也极为关键,镇守南阳,就要面对大周朝两个大方向的敌人,秦国、赵国、魏国都在防范之中。
若没有一支强大的野战军团,难保秦赵两国会有什么想法。
至于吴庭芳也没有再坚持,然城军已经经历了数次血战,损失极大,也得要回去休整。
而且然城军以步军为主,一时半会也无法赶到楚国参战。
等到安排完诸事,姬延方才抱歉道:“夷光,不如你随骠骑军一起回去?”
姬延是好意,既要连夜赶路,必要骑马的。
别说施夷光一个柔弱女子,就是他一路奔波也会疲乏不堪。
施夷光却是摇头,“我跟着你。”
姬延无法,只能做出笑脸。
此次行军,除了霸王军的五千人,就只有虎扑营,连辇车等物也都不带上。
甚至连一众宦人都不想带上。
还是周忠给出了一个最强理由,“大王,奴才跟在身边自可以协助空艇动用。”
姬延一想也对,“既如此,你速去准备吧!”
仅仅只是一刻钟后,姬延带着这五千多人脱离了大周军。
五千多匹战马一路急行,也将赵国各处地方惊动不已。
因为姬延有意隐瞒,一路上都没有打出自己的旗号,只让霸王军借用然城军的旗号而已。
项羽虽然不是太乐意,不过为了有仗可打,有功可立,他也只能照做。
一路奔波,直到上了大周朝的水师大船,姬延才算是好过一些。
然而言侯再来消息,孙武果然已经打下郢都,楚王陨于战火之中。吴军入城之后,大肆抄杀楚王后嗣,连诸多贵族也被连累。
张仪道:“大王,这吴王是将楚王恨极,欲将整个楚王的根基斩断啊!”
姬延略感头痛,“只是如此一来,孤倒是对楚灵子爽约了。”
先前虽然没有明言要保住楚王一脉,不过那意思已经摆得很明显。
张仪笑道:“倒是孙武解决了此一麻烦。”
姬延也不接话。
事实如此,这些话却不能出自他的口里。
张仪提醒道:“大王,如今可要给吴王再下一道天子诏,令其退兵?”
姬延应允,“可以。”
天子不可不教而诛,等到过几日再发天子诏书时,他已经回到洛邑,可以着手与孙武的大战。
对于孙武,姬延还是颇为忌惮的。
“孙武军进展如何?”
张仪道:“郢都岌岌可危,数路去支援的楚军皆被孙武大败。”
姬延更道:“越王那边还是音信全无?”
张仪道:“确是如此,不过言侯方面的消息,施姑娘的家人仍只是被禁足,并没有意外发生。”
姬延又道:“越国境内,还是越王作主?”
张仪疑惑道:“大王可是说,别有阴谋?”
姬延点点头。
张仪想了想,“臣以为不大可能。”
如此大的动静,怎么言侯会消息全无?
而且越国方面一不动员,二不增兵边境。
姬延明白了,“越王是以为孙武一定能够打败楚王,甚至是大周朝啊!”
张仪惊讶,“楚王虽是必败,只是大周朝实力如此,越王竟然作此想法?”
姬延叹道:“无论大周朝多么强大,越王那里是感受不到的。在越王的眼里,永远只有大吴国和大楚国两大强者。”
没办法,只有这两大强者会没事的时候暴揍越国一顿。
打得痛了,就会害怕,就会臣服于强者。
而拿下施夷光的父母家小,无疑是想着等到吴王大事成全之时,再以此来要挟施夷光,令其侍奉吴王。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用来保住越王自己的身家性命。
张仪眼角不自觉的看了一眼施夷光。
若说有什么能够打动吴王,使其不对越国下手,恐怕真只有施夷光这样的美女。
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越王一直不回复大周朝的信件,甚至是姬延出天子诏也不管用。
张仪道:“这么说来,越王是算定了大周朝与吴国之间必有一战?”
姬延凝重点头。
现在不只是他想不想打,会不会为了施夷光而打,而是就算吴王不主动找上门来,越王也会再三挑动。
与其这样,那就一并解决吧!
“正好李嗣业和高顺二将也早就按捺不住,孤就领着他们再立些功劳吧!”
姬延最后笑道:“今晚天气不错,一起去甲板上看看北国风光。”
张仪施夷光自无不从。
这艘水师的战舰并非来时那艘水师的指挥舰,而是水师副提督梁起所率领的二号舰。因为水师舰船眼下最重要的任务是在灵县和天河郡之间运输军资,一时之间能够调来的就是梁起的二号舰。
不过现在姬延赶时间,并没有从灵县登上舟船,而是赵国的边境登船,再以舟船直接放到洛邑,这样可以节省不少的时间。
舰船之上,所有的桨位上都有船工划浆。中间还有轮班,所以这舟船速度极快,差不多两天一夜的时间就可以到达洛邑之外。
“大王,这船行的速度好快。”
先前施夷光在船舱之内,还不知道水师的速度惊人。
姬延笑着解释,“如今是全力行驶,当然是最快的速度。只是如此一来,船工就要辛劳许多。”
施夷光哪怕在夜里,都能看到岸边的景象飞快划过。
“倒是大王别忘了赏赐一些。”
姬延点头笑道:“夷光说的有理。”
令了周忠上前,取了一千两银子,分与水师众船工。此次与上回行驶不同,是全员不休息的连夜赶路,有些格外的赏赐也是理当。
张仪却道:“不知下回前来,是再去打匈奴还是赵国?”
姬延笑道:“若是诸侯归心,孤并非不能容人。”
当然这话只是说说而已,姬延与张仪都是知道,大周朝一扫六合,势在必行。
作为大周朝的掌舵人,姬延更不可能把这个重担留给自己的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