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请天子诏书
小猪2022-04-10 17:442,109

  洛邑,昆吾宫。

  两边的文武百官再一次的议论之后,姬延放弃了。

  都有道理,也都有问题。

  还是万古流最后提出一个中庸之道。

  “大王,老臣以为,天子诏可以下。但如何行事,先须缓行慎行。”

  至少不能马上把大周朝和魏王绑到一起。

  这也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姬延一路上其实也仔细想过,只怕就是这样了。

  “既然如此,传魏国使臣晋见吧!”姬延最后决定。

  下面,万古流众臣一起行礼道:“大王英明!”

  下一刻,殿前执金吾的汉将清楚传声,“宣,魏国使者要召,昆吾宫晋见!”

  很快,一道道声音传下去。

  “宣,魏国使者要召,昆吾宫晋见!”

  其实只是两道声音之下,魏国使者要召已经听得清楚。

  昆吾宫的宫门外,他一直竖起耳朵在留意里面的动静。

  来自魏国的消息,还是飞鸽传书而来。

  照常理,是应该等到邺城方面正式行文,加玺加印,再由八百里加急送到魏周两国边境,再由周朝驿站的官员一道急行送来。

  然而现在形势不等人。

  等到正式的公文送来,只怕是连邺城也危矣!

  三十万秦国虎狼之师,这已经够得上是一场灭国之战,哪里还能迟疑半分?

  要召也相信,魏国驻各国的使臣应该都是接到如此严令。

  此时听到宣诏声音,要召端好衣冠,一路向前急行。

  这不是要召第一次踏上大周朝昆吾宫的台阶。

  只是这一次,一定是他心情最为急切的一回。

  要知道昔日里,各国留驻在洛邑的使者,近乎就是来公费游历。

  大周朝虽然实力不济,到底还是天下中心,总有各国使者及各路行商至此,也是一时繁华之地。

  至于使者身上的责任,也不过是给周家天子献上祭礼而已。

  然而这一次踏上昆吾宫的脚步,要召只觉得脚下沉重无比,好像拖着一百斤的生铁。

  无论是以距离论,还是以当下的国力强大,大周朝和赵国两家都是应该全力争取的对象。

  而且哪怕对方不能答应出兵,也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很简单,打秦国有后顾之忧,打魏国总是没有问题的吧!

  这一点,信中也是强调再三,不可造次半分。

  才踏上昆吾宫的最后一道台阶,要召身上的朝服已经湿透三重。

  本来就天气炎热,加上这朝服里外三层,已经足够折磨人。

  再加上内心的忐忑和不安,要召还能正常行走已经算是不错。

  一边向前行去,要召一边深吸了几口气,总算将心神敛住。

  踏!

  一脚入殿。

  踏踏踏!

  三步之后,要召倒下便跪,三叩。

  咚咚咚!

  “魏国无知小臣要召,见过天子!”

  姬延淡淡道,“起身说话吧!”

  要召却是不敢,仍仆俯于殿下,“天子!魏地百姓先前得蒙天子仁德,解救于水火之中。然而秦王无礼无义,全然不顾天子法度,妄而伐魏。魏地百姓正受其祸,无知小臣无面目敢见天子。”

  这番话,也是要召来时,思之又思之。

  第一句,先给天子套上仁德之名,第二句,直指秦王无视周家立下的规则,第三句,以魏国百姓来打动天子。

  救人救到底,送人送上道。

  只是姬延到底也是当了一年的大王,这些心思还不会放在眼里。

  “爱卿免礼!魏地百姓之苦,孤已经知晓!”

  “既然魏王也有担心,倒是最好不过。孤,可派一军,将魏境处于水火中的百姓尽数迁来。”

  要召身躯一僵,差点一口老血喷出。

  没有魏民,哪里去征兵?

  这比秦王还狠!

  秦王只是占地,天子这样,不但掠去了魏国人口,还要落得一个仁德天下的名声。

  不得不说,姬延这一句说出来,就是万古流等人都是不由哑然一笑。

  大周的天子,越发的有手段了啊!

  先前万古流见姬延急冲冲的赶来洛邑,而且回来就是大朝,心底其实是有些不以为然的。

  身为天子,承重天下。

  第一条就是处变不惊。

  身为中枢,岂可轻易着急乱套?

  然而现在一看,大王到底还是成熟多了。

  再说要召听到姬延这么一说,顿时心头大急。

  “大王,若是魏国无民,哪里来大军对抗秦军?”

  姬延淡淡一笑,“爱卿先前所说,不过担心魏国百姓而已。”

  这?

  要召自知失言。

  更没有想到,天子如此年轻,竟是如此的不好对付,当下只能先陪罪,“天子,先前乃是小臣失言。只是如今秦王征伐正急,还请天子出面,再解魏国之困。天下诸侯,无论大小,莫不是出自周朝天子,只要天子诏书一下,不愁秦王不会退兵!”

  要召想的是,只要天子诏一下,就算是把姬延绑到魏王的战车之上。

  姬延却面带惊讶之色,“只要天子诏书?”

  要召神色一整,“正是如此!以天子名义要求罢兵,区区秦国一个蛮夷,何胆不从?”

  姬延缓缓点头,深深看了要召一眼,“既如此,孤便下天子诏书,以令诸侯。”

  殿下,要召大喜过望,“臣要召,代表魏国万民,叩拜天子仁德!”

  当下再次三叩,方才起身。

  既然事了,身后吴典直接宣布退朝。

  礼乐声中,姬延当先自下辇,由屏风处绕出。

  才一转身,姬延就是暗自摇头。

  魏王竟用这样的人来打发他,后果只能由他自己承担。

  陈地,据县城南的粮仓处。

  “大人,这里便是!”

  一路上,吴化林都是这样的点头哈腰,鞍前马后。

  牛家山面无表情,只轻轻一挥掌,“打开吧!”

  真要打开?

  众衙役和那管粮的吏目身躯明显一僵。

  “还怔着作甚?还不快开门?”吴化林急切催促道。

  这一切,都被牛家山落在眼里。

  那几个粮仓管事的小吏这才上前,打开了眼前的粮仓。

  粮仓内,填满了大包的粮食。

  战国时期的粮仓,其实更应该被称作粮窖。外面看到的仓库模样,实际上并不是用来存粮,而是用来隔绝湿气与炎热高温。

  真正的粮仓是在地下。先在地下挖出一个深井状的大坑,再沿壁用夯土充实,这些夯土的作用至关重要,不但要隔绝外间的湿气和高温,还要能够挡住一般的田鼠等物,甚至有人从地下来盗仓也近乎是不可能。

继续阅读:第二百五十五章 据县大鱼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