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流伏首道:“大王,此事虽有源头,理当处置。只是姬随卖官数量太大,这可是大半个周朝的根基啊!”
吴理也道:“大王,虽是这些官员是买来官职,却并非人人贪墨无耻,也有为朝廷尽心做事的好官。”
姬延哈哈大笑,都笑出眼泪来。
你丫的,赶情都是花钱来为大周朝学雷锋做好事来的是吧!
姬延发出灵魂拷问,“几千两银子买官,换了你们,会不想先把本钱赚回来?”
这是战国时期,几千两银子,真是很大的家底了。
甚至一般的大户人家都拿不出来这么一笔费用,毕竟市场的活力不足,只是守着些土地生财。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做买卖赚大钱的。
万古流无法退让,又道:“大王明察,确是有些好官在任上做的不错。”
吴理也道:“比如道郡的郡守齐真,还有道郡全郡的县守,并不算差。”
万古流道:“还有下徕四郡,也都是忠心为国的好官,下徕连遭天灾人祸,却是一直没有出大的漏洞。”
除了这些,卫郡、甚至蔡地四郡,随地三郡,也都是尚可。
最能说明问题的,秦魏百万联军来攻伐大周朝,也仅只有陈地出了大乱,已经算是不差。
这些郡县都是才收服不久,能有如此安稳,当地的主官是功不可没的。
眼见两位丞相大人带头苦劝,六部尚书也一起跪伏,力劝道:“大王,为国所计,还请三思啊!”
都要反对孤么?
姬延的眼里,光芒闪动。
已经在暴走的边缘。
姬延努力平息着自己的怒火。
只是越想平息,却越难做到。
真是越想越气,越气越恼。
万古流又建议道:“大王,众人买官,确是有过在先。以臣下之见,可先将这过失记下,以后将功折过。另外可派实干官员四下寻访,各处若有滥权敛财的官员,一概拿下,两罪并罚,甚至再从重处置。”
吴理附和道:“大王,丞相大人金良之言。如今大周朝扩疆无数,正是用人之时。若以重刑加之,怕是再无法吸引人才。大周朝现在郡县数目已达数百,都是朝廷的根基啊!”
姬延闭上眼睛。
大周朝是他的家底,他会容许旁人撬动自己的根基?
只是万古流吴理等人也是有一些道理的。
道理虽在,气却难平。
好半天,姬延才缓过气来。
“令御史台立刻组织人手,分赴各郡查访,查实一个官员,立即处置一个。”
“令刑部细查姬随案,务必将所有涉案人员落实,不可放过一人,也不得冤枉了好人。”
“牛家山,你的吏部不可再有此事出现。吏部要从制度上从严断绝此例!”
顿时,众臣松了一口气,“大王圣明!”
姬延苦笑。
圣明个毛线。
总不能连面前这些大员也一起砍了吧!
让外面那些将军来治国,也不是件好事。
“都散了吧!”姬延手掌一挥,有些意兴阑珊。
众人也识相,默默行礼而退。
只有万古流有意落在最后。
片刻,姬延一抬头,才发现万古流还在。
“爱卿还有事情?”
万古流上前两步,轻轻一笑,行礼道:“老臣恭喜大王!”
姬延老脸一黑,差点就要翻脸。
恭喜啥?
恭喜大周朝快要完蛋了是不?
万古流眼见着姬延脸色黑掉,只作不知,开口道:“大王以为,清官好用,还是贪官好用?”
嗯!
姬延一怔。
这么玄妙的问题?
略想了想,“清官也好用,贪官也好用。只看君主如何用法。”
这些都是得自后世的经验。
清官好,好在一身清廉,刚正不阿,怎么用都放心。却有一点,治理的本地必是官清民晏,虽无断却口粮之忧,却也不会极致的富饶。
这是资本的本能。
资本是逐利的。
只有与权力相结合,资本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而贪官,不得不说,有些贪官是能够办事的,有些贪官却是只会坏事。
怎么用好这两类官员,其实只在君王本身的能力。
大凡一位千古帝王,身边是少不了这两类官员的。
而一位昏庸无能的帝王,却只有贪恋权财的人在身边。
万古流听到姬延的话,更是大喜,“老臣恭喜大王,大王已得治国精髓的一半。”
姬延乐了,“爱卿,你这意思可是说,孤少杀几个贪官倒是天下太平了?”
万古流正色道:“并非仅此。”
在万古流看来,现在有人愿意花几百两甚至数千两银子在大周朝为官,并非一定是为了钱财。比如有些人才,的确是想要为大周朝做些事情。
比如齐真这样的郡守,风评好到了极点。
道郡接连受到的天灾人祸够多够大吧!换一个人去,敢说能比齐真做得到更好?
“大王,齐真情愿倾尽家产也拿出买官之财,正是看到大周朝的前途,看到大王的英明仁德啊!”
这么一说,姬延心里可就舒坦了。
遂笑,“爱卿倒是没有早些说出来。”
万古流却道:“大王,此这些,都是帝王心术,岂可为外人道?”
姬延不由点头。
就说这个齐真,原来是郑国人,郑国难道就没有买官卖官的?当然不是。实际上,在战国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问题。
小士族依附在大士族身上,大士族又得要依附在贵族身上,方才有出来为官的机会。
像齐真这样的人,为何不在郑国买官,应当还是看不到郑国的前途。
万古流又道:“就是那些为官只为钱财的,也未必不可使用。”
回到先前的清官贪官论上,贪些钱财不是太大的问题,但一定要发展当地的经济才是,不能穷尽民力。
“相反,现在大周朝的诸地主官,等于都有把柄落在大王手里。如此之下,大王更能随心差使这些官僚。”
姬延沉默。
万古流这一说法,明显还是有漏洞的。
好在他接着也说了,“老臣知道大王心里还有怀疑,只是事已至此,就是要拔出其中毒瘤,也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动摇朝廷根基。最好那些能干之士,还能留任下来。”
姬延苦笑,“爱卿所言,孤都记下了。”
万古流又道:“大王,老臣还有一件恭喜之事。”
姬延轻哦一声。
万古流道:“刑部报来,姬随府里各处地产田产,价值三十九万,另有银票现银等等,共计十八万之多。”
说到钱的事,姬延当然是高兴的。
“这些银票、现银,再加上秦国的赔款,差不多能够抵得上各处大军的恩赏了!”
万古流道:“大王圣明,以老臣之见,这些恩赏已经拖过了一些时日,须得尽快。”
姬延点点头,“这些事项,内阁直接拿方略出来,照章去做就好。所有开支也由这两项补上。”
万古流谢恩退去。